情满高城 “塘塘合作”一路生花
发布日期:2024-05-10 09:28 信息来源:钱塘新区报
2021年6月,随着新一轮对口支援工作的全面启动,钱塘区驻理塘县工作队的2名挂职干部以及数十名专技人才,怀着一颗赤诚的心,从钱塘江畔来到金沙江边,开启为期三年的对口支援工作。
“塘塘合作”这三年,钱塘区驻理塘县工作队坚持融心、融智、融力、融情,展现了铁军担当,让“山海情深”在这广袤的高原之上结出累累硕果。
“援川为什么?在川干什么?离川留什么?”自入川之后,这三个问题一直是钱塘区驻理塘县工作队每名工作队员的必答题。
“变输血为造血”
通过视频拍摄记录和母亲的“日常”,账号收获了10万多的粉丝、100多万的视频点赞量……如今,22岁的达洼已经是理塘一个小有名气的“网红”。
两年前,大学毕业的达洼选择回到家乡,开始尝试拍摄短视频。如果说那个时候只是自己的“小打小闹”,而几个月后的达洼,终于等来自己的机会。
2022年,钱塘区驻理塘县工作队借助成渝一体化国家发展战略,积极引进川渝地区优秀电商运营团队——重庆本酷科技公司,推动理塘投入100万元资金完成大学生电商孵化园的提升改造,并积极争取钱塘区援助300万元用于项目扶持,按照“1+1+N”的模式打造塘塘数字电商直播示范基地,助力理塘的高原农特产品走出雪域高原、走进千家万户。
“理塘县是甘孜州南部交通、商贸中心,具有重要的经济和地理位置,由于位于高原气候区,这里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拥有丰富、独特的物产资源。”钱塘区驻理塘县工作队工作人员介绍。但是,由于地域、交通、经济水平的限制,当地的农特产品无法有效打开销路、开拓市场。如何将资源变现,成为一道关卡。
在视频平台开始“冒头”的达洼,被电商基地的负责人“一眼相中”,成了第一批被孵化的电商主播。
有了专业的团队,达洼正式开始了他的电商事业。“三二一,上链接!”很多人通过藏族男孩达洼的视频,真切感受理塘的风土人情;也有很多人通过达洼的带货,了解并购买当地的特产。曾经,这个被认为“不务正业”的年轻人,在家乡这片热土逐梦奋斗的青春。
“丁真是一扇窗,把理塘带进了大家的视野。作为年轻人的我们,要接住他带来的流量,共同助力家乡的发展。”达洼说。
达洼的IP打造,让塘塘数字电商直播示范基地运营负责人、重庆本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善平看到了更多可能性。
重庆本酷科技公司得以落户理塘,离不开钱塘区驻理塘县工作队的“三顾茅庐”。但起初,对于事事要考虑周全的王善平来说,将公司落户在海拔4000多米高的理塘,是一个挑战与机会并存的重大抉择。
“说实话,一开始心里没有底,但是通过对理塘的进一步了解以及工作队的相关政策讲解,我这个做了近20年电商工作的人,不仅感受到了他们满满的诚意,更感受到了他们做好这件事的决心。”王善平说。
除了直播间的火热,318国道旁,钱塘区对口援建的康南(理塘县)物流基础设施和仓储物流体系建设项目现场,厂房建设同样热火朝天。“该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于2022年12月开工,目前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6月将投入使用。”理塘县经信商务局工作人员李刚告诉记者。
事实上,该项目将立足甘孜、服务川滇藏青、面向全国,打造318国道线智慧陆上冷链物流集散中心。同时,这里还将开辟理塘县到亚丁机场的绿色通道,届时理塘农产品有望在12小时内到达全国各地消费者的餐桌。
在理塘不到两年,对于扎根发展,王善平已信心十足。而他们的“试水”探索,也吸引了越来越多人把目光投向理塘,跨越河山,读写共同富裕的新篇章。(记者 徐红燕 朱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