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哥码”如何叫好又叫座?
发布日期:2024-11-26 09:37 信息来源:钱塘新区报
原标题:“小哥码”如何叫好又叫座?
钱塘74个小区集中推广 让6400余名小哥与城市双向奔赴
最近,“小哥码”在我区74个小区集中推广使用。
近年来,“小哥码”始终坚持数智赋能,聚焦进门、找楼、休憩等多个难题,不断迭代升级、拓展功能。作为全市首批试点城区之一,7月,钱塘率先在30个试点小区挂牌“小哥友好小区”,实现扫码免登记进门。
“小哥码”,又不止于解决“进门难”——作为产业新城,钱塘外来人口集聚,据统计,全区共有外卖小哥、快递小哥6400余人。2024年,围绕小哥的衣、食、住、行,钱塘打造八大友好场景,出台“小哥畅行”十条意见、“小哥关爱”十大举措等,而这些幸福全部汇聚在这个小小的二维码上。
一个“小哥码”,究竟有多神奇?
小区的“安全码”
小哥赢得身份认同 小区不再门难进
下沙街道新沙社区望金沙小区东门,身穿蓝色工服的小邓在专属停车位里停车、取货,随后拿起手机对准墙上的“小哥码”扫了扫,向保安出示后顺利进入小区,全程耗时不到30秒。
“扫码很方便,每单大概能节省1到2分钟,平均下来一天可以多赚几十元。”小邓笑着说,有了“小哥码”,再也不怕门难进。
过去,小哥因进门问题,与保安、交警、社区、居民等群体的矛盾冲突时有发生。以望金沙小区为例,作为金沙湖畔的住宅小区,这里入住了1200余户居民,以年轻人为主,每日外卖单量约300单,原有的纸质登记耗时长,信息真实性也得不到保障。自从“小哥码”投入使用后,小哥只需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完成进门实名认证,“凭借电子通行证,可以实现从门卫到侧门再到单元门的一路畅行。”望金沙小区物业相关负责人王先生说。
“小哥码”依托浙里办App设置专门入口,小哥在注册时不仅需要经过平台的实名认证,还需要上传个人及车辆照片。对此,王先生点赞道:“后台实名制、配送全程可追溯的功能,有效降低了门卫审核及物业监管的工作压力,可以说,‘小哥码’为小区安全‘加码’。”
望金沙小区还只是钱塘“小哥友好小区”建设的一个缩影。2024年,钱塘区委组织部、区委社会工作部积极开展深入基层行动,足迹遍布50余个小区。其间,与业主、物业、站点工作人员以及快递小哥等群体展开广泛交流,征询意见人数累计200余人。在充分收集整合各方现实诉求的基础上,对“小哥码”系统提出优化意见,推动功能更趋完善、适应性更强,与此同时深入推进“小哥友好小区”建设。钱塘共有小区182个,其中需登记进入的小区74个,目前,“小哥码”已在需登记小区集中推广。
借助数智力量,“小哥码”嵌入的小区楼幢导航图也让小哥不再“找楼难”,其内置的“暖新导航”功能涵盖全区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点位及地图,可为小哥提供实时路线导航,方便他们就近获得免费休息、充电等服务。此外,钱塘迭代升级“小哥畅行计划2.0”,发布“小哥畅行”十条意见,通过加强行车安全教育,鼓励人车分流小区划定专属车位、提供接驳工具,切实将“小哥畅行”推行到底。
小哥的“幸福码”
免费体检小哥套餐 这里有“家”的温度
完成午间时段配送后,文泽和达城站点的外卖小哥杨杰抽空去了一趟医院。
38岁的杨杰,于2018年起便在下沙送外卖,“早7晚8”是工作常态,他之前听人说,附近的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下沙院区是小哥“友好医院”,“站长在工作群里通知有免费体检,我就报名了。”
在医护人员的全程引导下,杨杰完成了包含血压监测、心电图检查、颈椎理疗等项目在内的多项免费体检服务。人生第一次参加这么全面的体检,他直呼“体验感很不错”“忙点累点全靠好身体扛着,以后可得好好对它”。
“我们希望通过免费体检帮助小哥提升健康管理意识,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下沙院区门诊部副护士长马荣荣说。除了新就业群体专属挂号窗口、绿色就医通道外,医院还为小哥们设置“躺睡”休息区、专属停车区,通过一系列暖心举措打造小哥“友好医院”新名片。
“小哥码”不仅是小区的“安全码”,也是小哥的“幸福码”。
最近,白杨街道云涛联合社区大食堂上新了冬日暖“新”9.9元“小哥套餐”,两荤一素非常划算,出示“小哥码”即可享受优惠。“这里便宜、健康、管饱,而且每天菜品都不一样,我每天都来吃。”外卖小哥小李一边打包午餐一边说。
在小哥们乐享暖心午餐的同时,下沙街道晓城天地微笑亭里,正上演着一场路边的暖“新”行动。上沙百莲花志愿服务队的阿姨们用灵巧的手,一针一线钩织出了90余件御寒手套、围巾、帽子等保暖用品,在冷空气来临前送到了小哥们的手上。
眼下,钱塘正积极落实新就业群体关爱服务“双十条”等举措,配合“小哥码”倾力打造“小哥之家”“友好食堂”“友好医院”等一系列可感、可及、可享的服务场景,切实为身边“最熟悉的陌生人”打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大环境。
城市的“平安码”
小哥变身“吹哨人” 基层治理汇“新”力
“小哥码”让小哥有了身份认同,能更好地被信任、被尊重。在善的“回馈力”下,小哥们也解锁了更多新身份,以基层治理的“新”力量回馈予社会安定、温暖。
“您的骑手正在‘接警’。”据河庄派出所民警孙凯回忆,前不久,派出所接到一位妈妈的求助电话,称其与8岁的孩子在超市走散。“家长当时话语间流露着焦急、不安。”孙凯说,“我们考虑到超市位于帝景园小区附近,周边外卖员较多。”于是,值班民警在调取监控寻找的同时,将附有照片的寻人启事发布在了“河庄骉骉义警美团分队”微信群中,小哥们秒回“接警”。不到10分钟,一位小哥便在距离超市200米左右的街道上发现了小朋友,在警民合作下,妈妈最终将孩子领回。
据了解,这支由200余名外卖小哥组成的“义警队伍”,通过构建线上聊天室,畅通警员与外卖员的联络渠道,“小哥义警”们多次捡到群众丢失物品、报料道路出现安全隐患的位置、小区业主车辆未关车窗等线索,不仅发挥了小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也让小哥在志愿服务中逐渐找到归属感、成就感。
义警只是小哥的新身份之一,在下沙街道,外卖小哥作为“文明轻骑兵”,也在走街串巷中争当文明路上的践行者和传递者,助推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比如,“饿了么”下沙高沙站点副站长赵敏因拾金不昧,收到了来自总部颁发的荣誉证书——“蓝骑士社区侠”。他回忆道:“我在新加坡科技园送餐时捡到了一个30斤左右的大袋子,里面有多部未拆封的手机、衣服等快递包裹,想着应该是某个快递员的货物掉了。”随后,他便将包裹送至闻潮派出所交由警方处理,从派出所离开时,他并未留下个人信息。
他在下沙送外卖10余年,捡到手机、快递包裹已经是司空见惯之事,“很惊喜,这次居然收到了奖状,因为我只是做了每一名小哥都会做的事……”据统计,眼下钱塘共有625名小哥受聘担任文明政策“宣讲员”、安全巡防“监督员”、老年食堂“送餐员”、邻里矛盾“调解员”等。
为使“小哥码”更为顺畅地推广应用,下一步,区委社会工作部将在外卖配送站点、小哥之家、暖新驿站等地,放置宣传资料和二维码贴纸,并安排工作人员为小哥进行现场讲解和演示,耐心解答他们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疑问与困惑,为小哥能够娴熟运用、灵活驾驭“小哥码”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持与保障,助力他们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畅行无阻,高效完成每一次配送任务,同时也更好地融入城市的生活与治理体系之中。(记者 雷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