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位一体”治污水 水清村美颜值高
发布日期:2023-03-08 12:20 信息来源:钱塘新区报
绿树环绕,溪流慢行。在义蓬街道火星村,一幅田园牧歌、诗意栖居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水变干净了,怎么看都美!”家住附近的村民道出了心里话,眼前的火星村环境优美,生活悠闲。但在几年前,想看到这样的美景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儿。
以前,由于化肥、农药的使用,火星村土壤盐渍化,农田灌溉后,多余的水分将土壤中的氮、磷等元素带入河流,造成河水富营养化。加上不少村民的生活污水未纳管集中处理,直接排入河中,导致火星村河水黑臭、环境较差。“根本不敢开窗,尤其是夏天,简直‘臭气熏天’。”说起改造前,村民止不住地摇头。
得知这一情况后,市生态环境局钱塘分局联合区住建局、义蓬街道办事处及专家组成联合小组,对水质进行检测并多管齐下进行治理。近年来,共投入1000多万元,在火星村改造增设了7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并将村民生活污水接入处理。一套“组合拳”让污水成了“清流”,小村也变了样。
水变清、村变美,这样的蜕变也在新湾街道共兴村上演。
“我们基本每周都会来检查一次,主要是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还会不定期抽检水质。”负责共兴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日常运维的工作人员钱汇庆说,共兴村有10多个生活污水处理终端。近几年,共兴村对终端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进行升级,增加调节池,增设沉砂沟。“现在,污水处理完成后,基本能达到四类水标准,有的还可以进行中水回用。”
据了解,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投入使用以来,我区建起了以区住建局、市生态环境局钱塘分局、街道办事处、行政村(社区)、农户(出租户)以及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六位一体”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体系,厘清了各责任单位的职责边界。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60座,其中220座为终端处理设施,涉及5个街道、59个行政村,日处理能力约1万吨,行政村管网覆盖33.7万余米,2022年,设施全年合格率约85%。
此外,我区还通过创新运营管理模式、构建智慧运营管理平台、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碳减排课题研究等多种举措,为农村污水治理工作打开了新局面。(记者 蔡依卢 通讯员 何佳滨 韩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