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版入口
退出老年版

奋力打造“污水零直排”创建的“钱塘样板”

发布日期:2022-04-15 15:09    信息来源:钱塘生态环境

污水零直排创建,实现了从治标向治本、末端治理向源头治理的转变,通过科学治水、依法治水、全民治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

如何保持住“一渠碧波”,成为当前治水工作的重中之重。“污水零直排”创建是一项长期、动态的系统工程,既要注重创建成效,更要注重长效管理。钱塘区坚持“三分建,七分管”的工作理念,积极总结各街道在创建过程中的有益探索和有效经验,不断探索长效管理机制,凝心聚力助推管理闭环,有效强化零直排创建全生命周期监管,奋力打造“污水零直排”创建的“钱塘样板”。

勠力同心:“上下齐动”  彰显红色引力

在白杨街道景园社区,经常能见到一群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们在河边走走停停,时不时还蹲下身捡起点什么,凑近一看,才发现这些志愿者每回捡的都是河道边的垃圾。

据了解,这支队伍为该街道的“党员巡河护水志愿队”,日常巡河是他们的“必修课”。志愿队经常前往6号渠和12号渠河道“打卡”,拾捡河道周边的垃圾和杂物,认真检查河段沿岸是否存在污水排放、绿化损坏、管网损坏等情况,如果存在问题及时上报处理,将“河长吹哨,部门报到”联动机制落到实处。

“无论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无论是晴天还是下雨天,河长们都坚持一线巡河。”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自“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开展以来,治水战线广大党员奋勇争先,率先垂范,攻坚克难完成创建任务,并自觉带头维护“污水零直排”创建成果。这支“党员巡河护水志愿队”便是白杨街道汇澜社区党支部与钱塘区人民检察院第四党支部、杭州东部湾总部基地建设有限公司党支部结成党建红色联盟,三方携手成立的护水先锋队,大家共同开展“污水零直排”创建成果维护活动,为碧水亚运增添红色动力。

党建引领、勠力同心的前提,离不开完善的制度作为“基石”。我区一方面成立区级和街道层面“污水零直排”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由区治水办做好统筹协调,全力推进工作落实,另一方面,科学的制度设计是保障。结合省市创建要求和钱塘区实际,紧盯创建目标,出台区级层面年度《“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行动方案》,坚持“零盲区、零直排、零容忍”标准,为创建验收及长效管理提供系统全面指导。同时,各部门强化协同,区治水办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综合行政执法局等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指导各创建主体做好“污水零直排区”创建验收及长效管理工作,为治水护水工作保驾护航。

独出心裁:机制创新  激发护水活力

新和小吃店(化名)是义蓬街道新镇路上的一家普通餐饮店。以往,像这样的街边小店铺,很少会有人关注其厨房排水是否合乎规范、油烟排放有否扰民。但近两年,在创建“污水零直排区”过程中,整治利刃指向了像这样的沿街小店铺。

“这类店铺业态杂,变化频繁,一直以来是污水排放管理的难点。”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我区积极推动街道、社区和物业联动联治,激发各排水单位主体自觉做好“污水零直排”工作。建立“两个前置”制度,严格管控污水源头。把牢餐饮店准入关,对新开餐饮店提出验收要求,凡新开餐饮店必须开挖设置隔油池,对没有设置的新开餐饮店不予通过,并把牢商铺住宅装修关,下发文件《沿街商铺(住宅)装修备案管理办法》,要求社区物业做好沿街商铺(住宅)装修监管,确保符合“零直排”标准要求。

在此基础上,我区还通过建立“五大机制”,切实抓好长效管理。通过社区物业自查自检,街道科室人员每月抽检、专业队伍不间断排查等形式建立日常巡查机制,确保及时发现问题、整改问题。街道每月召开专项会议,对各社区物业进行通报讲评形成讲评通报机制,压实各级责任,形成“管理无缝隙、责任全覆盖”的管理体系。

另外,还有社区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网格覆盖作用,城管专员协调作用,社区书记总负责作用,压实网格员、城管专员和社区书记的社区三级责任。以及物业考核机制,将“零直排”纳入到物业考核中,设置红黑榜,督促物业做好管网的日常养护和管理。执法监督机制,对排水户违规违法行为从重从严查处,形成监管的高压态势。

“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工作落到了实处,也落进了群众的心里。据悉,我区还注重舆论宣传,全心全意,凝聚公众群力。积极开展多个层面、多种形式的“全民护水”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关注、人人参与、合力创建的良好氛围。2021年,区治水办联合街道已开展各类宣传推广活动162场,有力营造了全民护水的良好氛围。

别具匠心:数智赋能  强化科技助力

依托智慧河道云平台,我区采取无人船走航、手机巡航等智慧巡河模式。已在2条重点河道排水口处安装“智能河长”浮标式水质自动监测站,利用无人船走航5次,走航监测100公里,且其可探测河道两侧排水口,同时发现并解决3次夜间水质数据异常预警。 

从过去的单一治理到现在多元化数智治水,如今,通过科技助力,我区试点探索污水零直排智能化长效管理模式,走出了一条“智慧治水”的新道路。

在管网信息方面,我区落实专业队伍对下沙片区市政雨污水管网数据进行测绘完善,完成下沙片区市政雨污水管网电子信息库,实现数智管理,形成了管道“一张网”,为“污水零直排”建设及运维打下坚实基础。

基础打牢后,污水数据也“紧跟而上”,实现智能呈现。全区重点污染企业实时在线监测企业排水情况,水质水量数据即时抓取并接入“数字环保”平台,截至目前已安装在线监测110套。

与此同时,我区还进行了雨水入河试点的智慧溯源。通过在雨水入河口试点安装智能管网监控设备,对水质水量进行实时监测,目前也已覆盖1个重点工业园区和4个重点生活小区的雨水总排口,22处市政观察井。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