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版入口
退出老年版

义隆横河:一泓碧水漾清波 十里风光分外明

发布日期:2020-08-04 15:04    信息来源:钱塘新区报

河流,是城市发展的血脉,也是城市气质的生动体现。“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以水为脉,条条河道贯穿义蓬,河道的干净整洁尤为重要。本期义蓬河道整治栏目聚焦义隆横河,看河道整治工作如何有亮点,出成效,还义隆横河一片水清岸绿。

碧波荡漾,树影婆娑,义隆横河的美丽景致引得不少行人驻足欣赏。原先,义隆横河由于自身流通不畅、周边村民的生活污水直排等原因,水体及河道环境较差。经过街道的全力整治之后,义隆横河如今河道整齐宽阔,环境明显改善。

治理无止“境” 河道无止“净”

自“五水共治”工作推进以来,义蓬街道以“水清、岸绿、景美”为总目标,通过治源控污、截流纳管、清淤疏浚、活水入河等手段,让义隆横河恢复了清秀的“容颜”。除了日常的清淤工作以外,街道还利用充氧设备以增加河水的含氧量,并用水泵定时抽换水的方式,让河水“流起来、活起来”。为促进长效管理,义蓬街道在河道中还栽种了美人蕉、鸢尾、香菇草、聚草等多种水生植物,进一步增强河道的生态修复能力,依靠水生植物“吃掉”水里的磷、氨、氮等污染物,从而净化水质,最终让河水“美起来、绿起来”。

治水不仅是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大事,更是提升居民生活环境的实事。为了全面提升义隆横河沿岸景观,街道依托河道沿岸人居环境、文化历史和人文资源等,沿河规划建设了景观走廊、墙绘等,给居民提供了一个茶余饭后纳凉休闲的好去处。

如今,义隆横河一改往日的杂乱无章,形成了一幅“一湾清水,两岸绿荫”的美丽画卷。河边,一条长约675米的“五水共治”文化墙上画着精致的治水宣传画和宣传标语,既美化了环境,又向路过的行人宣传着治水思想和环保意识。一条诗意的漫步小道蜿蜒而过,旁边安装了栏杆,布置了花卉小品,宛如一条丝带,在义隆横河边不断伸展,成为了一道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线。

家住义隆横河附近的居民吴阿姨说:“原先这条河环境一般,就算住在边上也不太关注。自从河道绿化和沿河景观改造之后,家住附近的人都喜欢傍晚过来散散步、锻炼锻炼。”

“走心”服务营造全民参与氛围

为了河道能保持长久的美观和整洁,义蓬街道形成了一套长效管理机制,同时加强治水环保意识的宣传,让居民也参与到治水工作中来。街道积极利用“河长+”机制,将河长制分为街道级河长、村级河长、民间河长三个层次。三级河长联合行动,切实落实“治、管、保”职责,对水质变化、河道保洁、重点项目等进行全程监控,在“全民治水”的过程中起到了“领头羊”作用。同时完善监督考核机制,竖立河道牌,公布责任人,引导居民参与监督管理。设立“红黑榜”,开展“绿币积分赛”,建立以河道整治积分竞赛为抓手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整改,明确街道级河长、村级河长、民间河长的职责。

同时,街道始终围绕“五水共治”重点工作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居民治水护水的意识,积极营造“全民治水”的良好氛围。随着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河道旁边的违章建筑需要拆除,居民种植在河道两岸的蔬菜也要全部清除,这起初让许多居民难以接受。街道各级河长始终坚持“走心”服务,“耐心”听取群众意见,“精心”提醒群众从身边事开始保护河道,“真心”实意与群众进行沟通探讨,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帮助群众改变生活方式,积极引导他们融入城市生活,做好群众的贴心人和知心人。如今,治水护水已经成为了每一个义蓬居民的责任,“经过整治以后,河道的环境确实有了很大的改善,我们居民也受益很多。美丽的河道是每个义蓬居民共同的财富,需要大家一起来保护。”义隆横河附近的居民王先生对记者说。(见习记者 蒋馨怡 通讯员 沈志芳)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