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大户”变“节水能手” 新区企业向技改谋效益
发布日期:2020-07-14 10:28 信息来源:钱塘新区报
近日,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浙江省节水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35年,全省水资源节约循环利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实现水资源利用与发展规模、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的协调发展的目标。《方案》的发布,对于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水资源利用效率,衡量着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技术水平先进性和经济现代化水平。新区横跨钱塘江,水资源丰富,作为制造业企业聚集的产业平台、杭州市重要“菜篮子”基地,如何将自身打造成“两山”理论的生动诠释,让绿色成为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成了新区打造长三角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的题中之义。
长期以来,化工企业都戴着“水资源消耗大户”和“污水排放大户”的帽子。但是,近年来杭州电化集团有限公司,通过设备更新和工艺调整,走出了一条化工企业节水减排的典型路子,成功获得“省级节水型企业”称号。
“启动节水创建工作以来,公司投入200多万元进行了覆盖生产和生活用水系统的改造,目前已经实现蒸汽冷凝水和冷却水收集后利用,还在公司实行食堂和生产用水分开计量,提高公司员工在生产、生活上的节水意识。”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珍惜“省级节水型企业”荣誉,持续在公司执行管理层、部门、车间班组节水三级管理网络,形成长效节水机制。据了解,除了杭州电化集团有限公司外,恒逸、东南新材料等新区头部化工企业近年来也在节水减排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部门会持续通过多种方式支持企业开展节水技术改造及再生水回用改造,并对高耗水工业用水户定期开展水平衡测试及水效对标,组织实施一批重点用水行业企业节水改造项目。”经发科技局能源管理科工作人员表示,要进一步提高新区工业用水效率,还需在新项目建设时统筹供排水和循环利用基础设施,逐步推进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绿色升级。
农业方面,新区农企也在不断进行技术更新的节水尝试,发展精品化、高效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
“以葡萄种植为例,新区不少农企逐渐停用传统的大水漫灌种植模式,转而使用‘滴灌’技术。”据新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有关工作人员介绍,滴灌是通过滴头点滴的方式,缓慢地把水分送到作物根区的灌水方法,相比地面沟灌,可以节水40%左右。与此同时,杭州悦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一批新区葡萄种植基地,还采用水肥一体化的灌溉系统,不仅实现节省劳动力成本,还能在葡萄种植的花前灌水期、开花控水期、秋冬灌水期等不同生长阶段,定时定量按需精准灌溉施肥,在避免水资源浪费的同时,水果的产量和品质也都得到了提升。
此外,为进一步解决农业用水粗放问题,新区还积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充分发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牛鼻子”作用。通过改善田间灌排工程、蓄水池、U型渠等农田水利工程设施,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和灌溉服务质量;同时,水价改革还为居民厘清了水价成本,普及了“用水有价”的理念,从而提高农民节水意识,减少灌溉用水浪费和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村水环境。(记者 刘龙龙 吴宇翔 通讯员 周佳 戴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