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抓手齐发力 今年新区乡村振兴再升级
发布日期:2020-03-24 16:05 信息来源:钱塘新区报
农业增加值增幅1.5%,完成粮食播种面积8.31万亩;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2.6亿元,比上年增长12.51%;农民人均收入4.11万元,比上年增长8%,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91万元,比上年增长15.6%……2019年,新区乡村振兴交出了一份成效可观的答卷。
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年新区又将破解乡村振兴命题?新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给出了五大抓手。
产业提质 环境优化
打造乡村亮点工程
“十佳好味稻”品牌、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019年,新区农业品质赢得不少赞誉。以产业提质为抓手,就是要继续培育精品,全面加快农业农村齐发展。“新时代的现代农业,要向高效化、生态化方向转变。”据农发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新区拥有市级“菜篮子”基地18个,今年,新区将进一步加大粮食功能区扶持力度,积极推广机械作业、育种供秧、病虫害防治、机械收割、社会烘干等服务模式,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率达90%以上的目标,把维护好百姓“米袋子”“菜篮子”作为头等大事。“同时,我们计划在今年培育一批‘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11个市级美丽田园体验区、美丽农牧渔场,鼓励农业企业不断提升知名度,实现新区农业品牌化发展,提升农业产业整体效益。”
以环境优化为抓手,新区要全面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亮点”。为此,新区积极研究乡村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塑造“一村一特色”的美丽乡村新风貌。如今的义蓬街道火星村,休闲公园建设完工,卫生服务站、沿路景观带、田园机耕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樱花大道等环境提升工程规划设计快马加鞭,也成了新区全力打造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2020年,新区计划完成2个市级精品村,2个区级精品村,10个改善村的建设任务,同时全域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巩固“五水共治”成果,真正把“洁、序、美、绿”四字融入新区农民生活。
文化兴盛 基层善治 综合改革
全面激活振兴要素
向公村的“相公”渊源、头蓬社区的围垦风光、新庙前村的红色基地……打造亮点工程是乡村振兴的“面”,文化兴盛则是其“根”。“要通过培育农村文明新风尚、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传承弘扬农村优秀文化,全面塑造新区农村乡风。”农发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新区将继续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计划在2020年完成全区52个行政村文化礼堂建设。“建设文化礼堂,要充分结合本村文化底蕴,弘扬新区沙地文化,并积极开展群众文体活动,真正把文化送到家。”
以基层善治和综合改革为抓手,是要在全面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的基础上,全面激发活力谋富裕。新区将在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同时,推进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引导农民自我管理、教育、服务、提高。“当然,平安建设不可或缺。新区流动人口众多,农村地区也是这样。”为此,新区着手打造基于物联网等技术的“智慧乡村”,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全面提升农村区域安全防范水平,最大限度消除安全隐患。
与此同时,把综合改革作为农民谋富裕的“问路石”。一方面,继续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另一方面,多元化开发村级留用地,引导各村因地制宜地实现经济增收。“今年,我们还将继续吸引高校毕业生等‘新农人’,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并继续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农发中心有关负责人如是说。(记者 吴宇翔 通讯员 左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