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版入口
退出老年版

穿透时空与硝烟 看见军魂永驻

发布日期:2020-10-14 11:55    信息来源:钱塘新区报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一首雄浑激荡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直叫人热血沸腾。走进历史的隧道,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脚印清晰地留在路途中。

从战争年代到今天,93年峥嵘岁月,人民军队的职能使命在不断拓展,但军人为党、为国家、为人民的初心却永恒不变。八一军旗下,是不屈、是无畏、是奉献、是担当……信念汇聚成力量,军人终身为脊梁,他们值得被铭记。在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血性

不忘初心使命 军人的热血永不凉

“强烈要求到前线,为保卫祖国出一份力。”“没什么挂念,打仗就去打仗,为保卫祖国,没有害怕。”“国防建设搞好了,国家就愈加强大,再苦再累都值得。”……老兵们一句句话语铿锵有力,深情诉说着入伍的初心,声音在历史的长廊里久久回荡。

正值青春年华的热血男儿们,因为国家的一声诏令,义不容辞,请战上前线。“我当兵那时候,越南侵略者在中越边境不断搞侵略活动。1978年11月份左右,上级下达支援前线的命令,我们要进行自卫反击。”老兵屠友相回忆起那天的场景,声音激动起来,“我们所有战士都手写了请战书,请求到前线打击敌人,保家卫国。”他们是军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只要国家有需要,一声命令足以让他们奋不顾身。

89岁的老兵张忠桂,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还在舟山嵊泗参与过国防工程建设,当问及他志愿参军入伍的原因时,他不假思索地回答:“为了抗美援朝,为了国家安全!……当兵去就是为了报效国家,我很高兴!”

时代在更迭,保家卫国的精神却永不泯灭。人终会老去,但军人的血性却一脉相承。2000年11月,沈建峰从上海军械库39512部队退伍后就扑在了新区公路养护一线,一干就是10余年,期间,他饱尝了养护工人的酸甜苦辣:夏天顶着烈日,冬天寒风刺骨,经常累得浑身像散了架一样,双手磨出水泡,胳膊也肿起老高。但退伍不褪志,沈建峰始终无怨无悔的坚守在一线。

军人,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只要穿过军装,胸腔流淌的就永远是军人的热血。

“我是退伍军人,但是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若有战,召必回……”今年7月9日,由新区106名退役军人志愿者组成的白杨老兵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我们将保持军人的血性,为了同一个目标,同一个大家庭,去挥洒汗水、服务群众、实现价值。”在成立仪式上,退役军人们郑重宣誓。之后,这批退役军人将围绕创业就业、政策指导、矛盾纠纷化解、主题活动、社会服务等方面继续发挥余热,为居民们做好志愿服务。

血性未改,热血不凉,国富民强是每名军人心中自始至终的愿望。为国家,为人民,他们竭尽忠诚。穿上军装,他们随时准备牺牲一切;脱下戎装,他们依旧不忘造福社会。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军人的初心从不动摇。

艰苦

前路生死未知 他们的背影却坚定

翻开历史的书页,重回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战争”这个词,生于和平年代的人们总是难以想象,而对新区许多抗战老兵来说,却是熟悉且沉重的。

“艰苦”是老兵们人生经历的一部分,他们脸上的沟壑代表了曾经所遭遇的硝烟和苦难。“翻山越岭、趟水过河……那时真的艰难。”回首往事,他们喟叹着,不知不觉地,眼角湿润了,“但让我再来一次,我还是会这样选择。”

曾参加过朝鲜战争的朱友相颇为感慨:“那时候物资贫乏,吃的是毛豆饼和一点火烤肉,要是水喝完了,就只能吃雪解渴。行军途中,每个兵都必须背够七天的粮食、一壶水和子弹。”

“我们喝的是山沟里的溪水,吃的是压缩饼干,睡的是又黑又潮的猫耳洞。一个月时间里,我没刷过一次牙,没换过一次衣服。”63岁的屠友相回忆起1979年他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时的艰苦经历,“打仗的时候,我们没那么多讲究,趟水趟泥,都不在话下。”

战场上枪林弹雨、炮火连天,朝夕相处的战友们接连受伤,生死仅在一瞬间。在面对战火时,那些士兵们没人能保证自己一定可以活下来。

“对越自卫反击战时,我是一名炮兵。”时隔41年,老兵屠友相的耳边仿佛还有此起彼伏的枪炮声,“有一次,我们被敌人袭击了。在途经越南的一个村庄时,对面几百号敌人向我们攻打过来。我们听到枪声赶紧趴下隐藏起来,就在那一瞬间,有一发子弹打在我的钢盔上,我的命差点没了。”战火平息后,屠友相再想起那枚射在钢盔上的子弹心有余悸,但他说在战场上时,他根本想不了那么多,“敌人打完一波后会有个缓冲期,我们趁机占据有利地形并找到水沟掩护,随后狠狠地向敌人进行了炮击。”

1985年3月,在云南八里河与越军作战的张均和,其左臀部、左外踝等多处不幸被敌人的炮弹炸伤。“当时耳边一震,只感觉天上有一股热浪,我就直接躺在了地上。”张均和说,对于战争的残酷,他早就有心理准备,“身负重伤,我不后悔。在前线流血或牺牲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作为参战者,对上前线杀敌卫国感到光荣,也不会有顾虑。”

行军难,打仗难,却难不倒这些钢铁战士。为保卫祖国、捍卫疆土,他们告别亲人,踏上征程。即便前路环境艰苦、生死未卜,他们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姿态,冒着炮火冲锋向前,从未想过退缩。

铭记

心怀万千感恩 致敬铁骨忠魂

新区的这些退役军人们,他们为祖国付出青春年华、献上满腔热血。战争时期,人民军队浴血奋战;和平时代,人民子弟兵在危重险急面前不惧艰险、冲锋在前。值此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新区各街道纷纷开展致敬退役军人活动,关怀人民英雄,铭记抗战和革命历史,弘扬军人奉献精神。

“穿上这身军装,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当兵那个时候。”今年7月28日,在河庄街道建设村退役军人服务站,10余名退役军人重新穿上军装,拍照留念。他们观看微视频《我是老兵》,并向在场的小朋友分享各自不同时期的部队故事。

这是一场“忆往昔峥嵘岁月、绘未来美好蓝图”的主题活动,旨在让小朋友们了解英雄事迹,居安思危,爱民报国。活动结尾,小朋友们为这些退役军人献上一曲葫芦丝吹奏的《龙的传人》,并为老兵们系上红领巾,向他们表达敬意。

日前,杭州市发布上线“老兵码”,通过数字赋能,让退役军人服务更加精细。新区退役军人领取个人专属“老兵码”,即可享受免费保险、指定医院免费停车、线下优惠等服务,还可与杭州市县两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业务专家进行线上交流,在线了解相关政策,实现退役军人“少跑腿”“不跑腿”。

据了解,新区共有114所退役军人服务站,它们承担众多服务职能。以下沙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为例,“军人退役回来后,服务站负责转接手续的办理、来访接待,以及日常的心理辅导。”下沙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说道,“我们也会邀请第三方入驻,协助策划组织文艺汇演、座谈会、茶话会等活动;针对年轻退役军人群体,还会开展创业就业培训。”

“我们街道以及各村都有退役军人服务站,日常开展走访活动,了解退役军人的生活情况,遇到有困难的我们会尽量帮他们解决。”河庄街道相关负责人如此说,军人退役后,无论是选择学习、就业或是自主创业,都有相关的优惠扶助政策,而对于重点优抚对象,街道每月发放价格补贴,每季度发放生活补助。(记者 张雨 冯玥 吴宇翔 通讯员 张杰 郑雅鲡 沈小斐 张佳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