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钱塘区政府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履行法治政府建设责任情况的报告
发布日期:2025-04-02 21:36 信息来源:钱塘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李中富
(2025年3月28日在钱塘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下面,我将本人2024年依法履行法治政府建设责任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开展学法普法情况。一是强化内部学法用法。我局制定了详细的年度学法计划,每季度组织一次集中学习研讨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系统研读《退役军人保障法》《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与退役军人工作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全年累计集中学习时长超过800小时,党员干部撰写学法笔记人均3篇。二是拓展外部普法宣传。充分利用 “线上+线下”双渠道,开设“退役军人法治课堂”专栏,定期发布法律法规解读文章、政策问答短视频等内容,累计阅读量突破1万人次。线下,结合“法律进社区”“宪法宣传周” 等活动,举办退役军人法律法规专题讲座35场,直接受益退役军人及家属达6000余人。三是严格执法人员培训考核。针对退役军人事务领域执法岗位人员,全年组织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执法业务培训1次,邀请专家学者到局里开展专题讲座1场,内容涵盖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执法实务操作以及最新法律法规解读。
(二)开展依法履职情况。一是扎实推进核心业务依法执行。在退役军人安置工作方面,严格按照《退役军人安置条例》要求,2024 年,共接收退役军人67名,提供安置岗位15个,优待抚恤工作做到精准规范,确保优待抚恤资金按时足额发放。二是健全执法质量管控机制。建立了完善的执法质量和检查考评机制,成立内部执法监督小组,定期对全局执法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从文件的起草、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到发布实施,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三是强化执法队伍建设。持续加大对执法队伍的培训与管理力度,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提升执法人员素质与能力。邀请资深律师、业务骨干开展案例分析研讨会,剖析典型执法案例10个。
(三)崇法守法情况。一是高效办理人大建议、检察建议。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和检察建议办理工作,将其作为改进工作、提升法治水平的重要契机,明确责任分工和办理时限,有效推动了退役军人工作的法治化进程。二是妥善应对行政诉讼与复议和信访投诉。严格规范行政行为,加强依法行政意识,全年未发生因我局行政行为不当引发的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案件。2024 年,共接到执法类信访投诉19件,均在 24 小时内启动调查处理程序,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三是坚决落实人大决议决定。始终把区人大决议决定、审议意见作为推动退役军人工作的重要指引,第一时间组织学习研究,结合实际制定详细的贯彻落实方案,主动接受人大监督,根据人大反馈意见及时调整优化工作措施。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一是普法精准度有待提高。尽管在普法宣传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仍存在部分退役军人对与自身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了解不够深入、全面的情况。普法宣传内容针对性不强,未能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不同服役经历退役军人的个性化需求,导致部分宣传效果不佳,退役军人对一些重要政策法规的知晓率和理解度偏低。二是新兴领域执法应对能力不足。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权益保障等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业态和问题,如退役军人投身新兴互联网行业后的劳动关系认定、军创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等。我局执法人员在应对这些新兴领域复杂问题时,专业知识储备不够,相关法律法规研究不深,执法经验欠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执法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三是部门协同联动不够顺畅。在退役军人工作中,涉及与多个部门协同配合,如与教育部门联合落实退役军人子女教育优待政策、与税务部门共同推进退役军人创业税收优惠政策实施等。但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存在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及时、协调联动不够紧密的问题,导致一些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出现衔接不畅、进度滞后的现象,影响了退役军人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原因分析。一是普法调研不深入。在开展普法宣传工作前,对退役军人的法律知识需求调研不够细致全面,缺乏精准的受众分析。没有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深入了解退役军人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关注焦点等信息,导致普法内容和形式的设计未能充分契合退役军人实际需求,无法做到有的放矢,影响了普法宣传的实际效果。二是培训体系不完善。面对退役军人事务领域不断涌现的新兴问题,现有的执法人员培训体系更新较慢,缺乏前瞻性和针对性。培训课程设置未能及时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对新出台的法律法规、政策解读以及新兴领域执法实务操作培训不足,导致执法人员知识结构老化,无法快速适应新形势下的执法要求。三是协同机制不健全。虽然建立了一些跨部门协同工作机制,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缺乏统一高效的协调指挥平台和常态化的沟通联络机制。部门之间职责划分不够清晰明确,在一些交叉领域存在推诿扯皮现象,信息共享渠道不够畅通,工作流程繁琐,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部门协同联动不够顺畅,影响了退役军人工作的整体推进效率。
三、2025年改进措施及重点举措
(一)改进措施及重点举措。一是提升普法精准化水平。深入开展退役军人法律需求调研,精准掌握退役军人的法律知识短板和实际需求,建立退役军人法律需求数据库。根据不同群体特点,量身定制普法内容,如针对年轻退役军人制作短视频形式的就业创业法规解读,针对老年退役军人开展上门一对一政策法规讲解。二是创新普法形式。打造退役军人专属的法治文化品牌,利用退役军人服务站等阵地,展示退役军人相关法律法规和典型案例;举办退役军人法治文化节,开展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法治文艺演出等活动,确保普法宣传深入人心。三是强化新兴领域执法能力建设。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执法人员培训体系。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邀请专家学者为执法人员开展新兴领域专题培训,全年计划举办专题培训不少于3次,累计培训时长不少于200小时。四是鼓励执法人员自主学习研究新兴领域法律法规。建立学习交流机制,定期组织内部研讨分享会,让执法人员交流学习心得、探讨疑难案例。同时,设立新兴领域执法研究专项课题,组织执法骨干开展课题攻关,为解决实际执法难题提供理论支持,切实提升执法人员应对新兴领域复杂问题的能力。五是优化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建立退役军人事务跨部门协同指挥中心,负责统筹协调全区退役军人工作。明确中心职责权限,制定详细的协同工作流程和规范,确保在面对退役军人重大问题、紧急任务时,能够迅速整合资源,实现统一指挥、高效协同。六是搭建退役军人事务信息共享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与教育、人社、税务等部门的数据实时互通。简化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流程,建立常态化的联络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工作进展、协调解决问题,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退役军人各项政策落地见效。
(二)对推进法治钱塘建设的相关建议。一是加强全区法治宣传统筹规划。建议区政府由依法治区办牵头,整合宣传、司法、文化等多部门资源,制定全区统一的法治宣传中长期规划,明确各部门在法治宣传中的职责分工,避免各自为政、重复宣传现象。二是完善法治建设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优化法治钱塘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突出对部门协同法治工作成效的考核权重,将退役军人事务等跨部门协作领域的工作成果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