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国道河庄互通及配套设施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
发布日期:2025-04-14 10:17 信息来源:钱塘区交通运输建设发展中心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104国道河庄互通及配套设施项目。
建设地点:杭州市钱塘区河庄街道。
路线走向:本项目为杭州都市区中环(104国道杭州河庄至衙前段)与江东大道交叉设置的互通,104国道杭州河庄至衙前段工程设计起点桩号K1+319.539,设计终点桩号K2+910.041,互通区主线长度1590.502m;被交路江东大道设计起点为桩号K0+317.98m,设计终点桩号K0+831.28,互通区被交路长度1149.26m。
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本工程为互通匝道工程,为单环苜蓿叶型互通,设有8条匝道桥梁,分别为SW匝道1032.9m、SE匝道330.5m、EN匝道186.7m、NW匝道248.6m、WS匝道586.5m、NE匝道805.3m、ES匝道1009.4m、WN匝道784.6m,合计匝道长度约4984.5m。此外本工程设有管理用房1处,占地面积7734.8平方米,建筑面积1716.44平方米。
项目总投资:本项目估算总投资约69102万元。
二、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
工程评价范围内仅涉及河庄街道文伟村等声环境保护目标。本工程不涉及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及自然保护地,项目沿线未穿越或占用杭州市“三区三线”中的生态保护红线。
三、主要环境影响预测情况
1、地表水环境
施工废水经过沉淀池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标准后回用于生产过程,对水环境影响较小。施工生活污水依托附近民居的污水处理设施或在施工现场设立临时厕所收集处理和清运。
本工程营运期对水体产生影响主要为桥面径流,经截排水沟后收集排放,对沿线水体影响不大。
2、大气环境
施工期废气主要为施工扬尘、沥青烟气、施工设备燃油废气,通过加强施工管理,采取洒水、加盖篷布等措施后,扬尘等废气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不大。
本工程公路营运期废气主要为过往车辆排放的汽车尾气,汽车尾气影响区域局限在道路两侧,通过加强公路两侧绿化等可减缓汽车尾气影响。
3、声环境
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和施工车辆,产生噪声污染的施工过程主要包括建桥打桩、施工机械设备车辆运输等。施工期噪声源具有间歇性、间断高强度、无规则等特点,根据影响分析,施工期对沿线环境保护目标的声环境质量有一定影响,随着施工期结束,施工噪声影响也随之消失,故施工期应采取相应污染防治措施加以控制,减轻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本工程营运期通过对敏感路段设置声屏障和绿化降噪等措施可减缓对沿线保护目标声环境质量的影响。
4、固体废物
施工期固废主要为弃渣、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等,剩余土方用于互通区绿化,钻渣泥浆通过泥浆沉淀池及固化离心机固化后外运处置;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由垃圾箱定点分类收集,委托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是养护垃圾,公路维修维护产生的废物应妥善处理处置,进行综合利用。
5、生态环境
施工期:本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桥墩、施工营地及临时场地的建设,将引起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原有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同时施工过程中设备噪声等均会对生态环境及生物活动产生一定影响。
运营期:设计采用永临结合、合理调整土石方平衡等一系列措施,从源头上减少了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工程施工将造成永久占地内植被的永久性消失和临时用地内植被的暂时性消失。由于这些植物种类均为区域内常见种,分布范围广,分布面积大,不会造成区域植物种类的减少,也不会造成区域植物区系发生改变。
6、环境风险
公路营运中需制定风险防范措施,预防事故风险影响。
四、拟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以及预期效果
1、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生活污水依托附近民居的污水处理设施或在施工现场设立临时厕所收集处理和清运;合理安排好桥梁施工时间,尽量安排在枯水期或平水期施工;施工期生产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加强设备维护,保证物料运输车辆工况,减少油污的跑、冒、滴、漏。施工机械严格检查,防止油料泄漏;合理设置施工场地位置,远离河道,设置集水沟和沉淀池。
营运期加强对桥面的日常维护与管理,保持桥面清洁,及时清理桥面上累积的尘土、碎屑、油污和吸附物等,减少随初期雨水冲刷而进入到桥面径流污水中的SS和石油类等污染物量。
2、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加强汽车运输管理和维护,规划好运输车辆的运行时间,尽量避免在交通集中区和村庄等敏感区行驶;道路定时洒水降尘,及时清扫;合理设置物料堆场等施工场地位置,物料进行围挡。
运营期做好公路养护、加强沿线绿化等工作。
3、声环境保护措施
加强施工管理,采用低噪声施工机械和低噪声施工工艺,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施工区域做好临时围挡,如确需夜间连续作业,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办理相关手续,并公告居民。
本工程采取声屏障和绿化降噪等不同措施减轻项目对声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4、固体废物防护措施
施工期施工单位加强施工工区生活垃圾的管理,将生活垃取分类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置,并定期予以清运;剩余土方用于互通区绿化,钻渣泥浆通过泥浆沉淀池及固化离心机固化后外运处置。
运营期加强对公路养护单位和养护工人的管理力度,妥善处理处置公路维修维护产生的废物。
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严格限制施工范围、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优化施工方案;桥梁桩基施工做好钻渣泥浆的处理,禁止将废水排入水域;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地要及时复耕、复植。
6、风险防范措施
公路营运中需制定风险防范措施,预防事故风险影响。
五、环境影响评价初步结论
104国道河庄互通及配套设施项目是杭州都市区中环(104国道)的重要配套互通,工程建设符合《浙江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和《杭州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也符合沿线城市总体规划,同时符合杭州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动态更新方案要求。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但工程建设和运营期间将会对工程沿线区域的声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产生不利环境影响,建设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环境保护法规,切实执行本报告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把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管理,科学施工,本工程对环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可以得到控制的。因此,本项目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论证是可行的。
六、征求意见的内容
征求意见的对象:主要为评价范围内的居民、企事业单位。
征求意见的范围:工程在环境影响、环保措施、对工程建设所持态度等环保方面的意见。
期限及公众意见反馈途径:相关单位及个人可在公示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可通过电话、信函等方式表达对本项目建设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
七、联系方式
(1)建设单位:杭州市钱塘区交通运输建设发展中心
地址:杭州市钱塘区智慧谷;联系人:魏工;联系电话:0571-82987892
(2)环评单位:浙江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浙谷深蓝中心;联系人:王工;联系电话:0571-87996052;邮箱:1303961197@qq.com
杭州市钱塘区交通运输建设发展中心
2025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