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庄街道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5-03-14 11:11 信息来源:钱塘区河庄街道
一、2024年工作总结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街道全面落实市委“深化改革、强基固本”、区委“创新提质”工作部署,聚焦聚力“江城河庄 田园新城”目标定位,稳中蓄势、精准发力,品牌建设开局有力、成效初显,推动各领域工作取得新发展、实现新突破。
(一)在“党建引领”上融合赋能,战斗堡垒更加坚实。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有序推动110个基层党组织、2134名党员将规定动作做到位、做扎实。实施“争星晋位、全域建强”行动,完成25个村社精准评星,创建1个五星示范村、1个争先晋位村。结合区“红领钱潮·夺旗竞跑”行动,实现6个村社6面旗帜全覆盖。推动“头雁领航”、“群雁齐飞”、“雏鹰成长”,全年调整优化干部16名,储备村社后备力量143名。持续推行支部书记领办“三件事”,71件重难点事项顺利销号。做透流动党员管理品牌,打造同一村流动党员星动驿站“逢五逢十”培训课堂;做优邻里共治品牌,探索破解混合型社区融合治理难题;做深网格议事品牌,纳入快递员、外卖小哥等兼职网格员40余名,累计解决小区软硬件升级等关键小事1600余件。深化“党建+”内涵,推进党建工作与新兴领域融合,成立新就业群体流动党支部1个、小哥友好小区5个,建成共富工坊25个。
(二)在“产业转型”上挖潜提质,经济发展更加稳健。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5亿元,同比增长8.9%;规上工业总产值77亿元,同比增长4.4%;规上服务业营收8.9亿元,同比增长5.2%;固定资产投资47.9亿元,同比增长21.8%;限上社零1.37亿元,同比增长21%。聚力实施低效整治行动,44块低效用地、440亩宗地完成整治,11个增资扩产项目有序推进,全年挖潜投资1.1亿元,贡献工业产值1.9亿元,提升税收超500万元。强势推进平台招商,落地中国计量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河庄数智产业园,新增企业43家,入驻率超52%;落地花间网等一批电商直播项目,实体化运作“田城汇”电商直播产业园。精准高效服务企业,解决企业难点问题367个,新认定国高新、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5家,推动20家工业、服务业、社零企业升规纳统。
(三)在“千万工程”上脚踏实地,乡村振兴更加有力。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加速建设区域农产品交易市场,导入草莓精酿、盆栽蔬菜、花卉直播等一批延链项目,推动新江草莓、新创蔬菜、远鸿花卉等土特产品牌全链发展。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开发边界外美丽乡村全覆盖,街道获评省3A级景区镇。村集体经济迈上新台阶,行政村经营性收入百分百突破120万元目标。深度融合农文旅,以田城汇18大项目为主线,打造30余项“文旅+”系列活动,激活民宿、露营等新业态,吸引游客30余万人次,吸纳周边村民就业600人以上,带动增收超1000万元。激活人才引擎,发布《河庄街道现代“新农人”培育发展计划》及“新农人”IP形象“河新新”,引育“新农人”1254名、农创客83名。解码乡村文化基因,成立省级文化特派员漫画工作室,开展公益漫画课堂,落地全省首个艺术乡建跨区共建项目,创建市级艺术特色品牌4个。
(四)在“社会治理”上多元协同,基层基础更加牢固。实施街道网格队伍改革,深化“队伍一员多能、指挥一体联动、事项一网集成”的运行机制,实现全域“一支队伍管到底”,事件平均处置时长缩短到15分钟以内。出台全区首个工业企业消防安全ABC分级管理办法,对503家工业企业精准施策、重点整治,C级企业完成整治升级(清退)12家。依托架空层电动车停放管理区级试点,新建改造16处1615平方米充停场所,多措并举破解小区电动车充电安全难题。优化矛盾调处机制,持续发挥“河解会”力量,辖区内社会矛盾纠纷总量同比下降9.9%,非警务类矛盾纠纷警情同比下降11.3%,万人成讼率36.7%,为全区最低。
(五)在“为民惠民”上共建共享,民生幸福更加有感。全力保障104国道杭州河庄至衙前段、杭州机场高铁沿线(钱塘段)等重大项目,建设完成潮闻天下东侧市政道路、东潮云庭配套道路和街道文化街区(广场)提升改造等工程项目,有序推进流动摊贩管理、集镇停车治理等民生项目。街村干部“5+2、白加黑”连续作战,平稳推进安置房四期分房工作,实现拆迁跨度近10年的1235户未安置户“全面清零”。落实困难群体定期走访制度,累计开展探访关爱和幸福清单送达6783人次;推进“一老一小”服务场景建设,累计建成7家婴幼儿驿站、7家老年食堂,建设省级多功能运动场、区级健身点等项目10个;优化便民服务中心办事流程,实现集成服务、一窗通办,累计办理425类承接事项共计36900余件,群众满意度100%。
二、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也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的关键一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十五届六次全会和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政策取向和重点任务,持续深化“八八战略”河庄实践,深入实施区委“146”部署,紧扣区委建设产业新城、一流新区工作要求,进一步增强“勇闯新路抓落实 追求卓越创品牌”的责任担当,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打好“十五五”开局基础,奋力推动“江城河庄 田园新城”建设实现新跨越、谱写新篇章!
(一)挺膺担当、凝聚合力,构建党建引领新格局。要提升先锋堡垒组织力。压实各领域党支部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两企三新”党建工作,推动党的建设、行业发展和社会治理有机融合,实现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覆盖有形有效。聚焦思想引领、关爱赋能、服务凝聚,开展新就业群体“全域友好”行动,拓展“党建朋友圈”、巩固“最小作战单元”。要强化党建赋能作用力。围绕多村安置社区治理难点,进一步摸准诉求矛盾、整合资源要素、创新服务体系,以构建“熟人社区”推动“陌邻”变“睦邻”,破解混合型社区治理困境。打造星级共富工坊,深化强村富民、强社惠民等集成改革。要锻造硬核队伍战斗力。实施选优育强行动,培育村社干部头雁队伍,加快“雏雁成长”,持续推进机关干部“转作风、提效能”行动,以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持续推动党支部和党员干部队伍素质能力全面过硬。
(二)抢抓机遇、强劲动力,实现产业发展新跃升。要坚持腾笼换鸟。建立存量企业内生裂变信息库,启动新一轮有机更新,推进博高家私等10个存量企业提质增效、兆奕科技等8个技改项目加快建设,释放10个增资扩产项目产能效应。要培育壮大服务业。依托中国计量大学河庄数智产业园、“田城汇”电商直播产业园等平台,瞄准电商直播等细分赛道,落地一批标志性项目,引育服务业企业不少于15家,打造“电商直播+现代服务”产业集群,提能升级“桥头堡”辐射带动力。要释放政策红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好研究政策、争取政策、用好政策“组合拳”,组织开展通用设备等上下游产业链活动10场,主动出击“把脉问诊”,激励企业稳增长、扩投资,确保新增国高新、省科小等企业40家以上,实现规上工业研发投入3亿元。
(三)强城兴村、激发活力,打造城乡融合新样板。要提升“农”的价值。按照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的要求,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要素支持,适时启动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四链”融合发展集聚区建设。全面推进“江城潮舍”省级美丽乡村共富带建设,加速落地草莓深加工、花卉交易市场等项目,做深做透“土特产”,打响“钱塘潮莓”品牌,推动草莓小镇年产值突破5000万元。要构筑“人”的优势。深化新农人培育10项举措,打造全区首个青年友好型村庄引育人才,搭建电商直播类、文旅融合类等6大特色农创客基地做优培育,创新乡村CEO引进机制盘活运营,让广大青年人才想得到来河庄,真愿意来河庄。要焕新“文”的动力。坚持风景与风味、风尚共抓,培育“方寸之地”消费新场景。持续引进“文旅+”新业态,加快推出特色旅游路线。开展“田城少年志”全国首档青年入乡纪实微综艺,以节目IP流量全面激活“田城汇”文旅小镇活力。
(四)改革创新、持续发力,焕发基层治理新面貌。要提升效能。持续深化网格改革,延伸管理触角至楼道,提升基层治理精准度预见性。迭代健全工业企业消防安全ABC分级分类监管机制,推动安全监管由简单粗泛向精准高效升级。持续推进“河解会”品牌建设,结合“警格+网格”深度融合试点,一体推进“三源共治”。要促进融入。探索混合型社区治理的有效路径,建立村居联席会议、党员双向管理、社区代办服务等系列制度,健全“融”的机制、强化“融”的功能、充实“融”的力量。要激发自治。丰富协商议事载体,吸纳乡贤能人、退休党员等力量充实“河”解会,发动群众化身“主理人”,聚民力、集民智,全面激发自治活力,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有效化解。
(五)务实笃行、精准用力,交出民生福祉新答卷。要坚持保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精准施策、多措并举,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切实关注“一老一小”重点群体需求,推动“幼有善育、老有康养、弱有所扶”。要大力提品质。开展管线序化等环境整治行动,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新建社区民生综合体,加快推进智慧商圈建设,持续推进城市重点节点打造、特色街区提升。要持续优服务。因地制宜构建群众需要、性价比高、可转换兼容的15分钟公共服务圈,结合数智化+集成化,让公共服务更加便利、可及、普惠。联合“民匠有约”共建技能型社区,以技立业、以技创富。模块化推广共富工坊、共富市集,探索推进共富新农园、嵌入式共富菜市等增收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