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钱塘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5-03-12 09:50    信息来源:钱塘区人社局

2024年,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区人社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全区中心工作,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一、主要业绩和工作成效

(一)聚焦“业有所成”,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一是就业优先导向,着力推进稳岗惠企并举。出台稳岗留工“开门红”政策,常态化开展重点企业用工信息收集。二是实施精准帮扶,着力推进帮扶自立共进。开展“就业援助月”、“政策宣传周”等公共就业服务,就业政策惠及1026人次。迭代升级“青苗计划”就业援助服务品牌。三是聚焦民生实事,着力提升服务提质增效齐抓。全区新申报杭州市就业见习基地21家,累计133家,已为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适合的技术类和管理类见习岗位3172个。开展市际和跨省劳务协作12次。推进零工市场提质增效,推进人力资源增值化改革。

(二)聚焦“民有所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政务服务事项下沉办理,梳理下沉办理事项清单83项,有序推进街道“就近办”。全面启动2024年第十轮企业退休人员健康体检,完成率77.58%。正式发布“银耀钱塘”企退服务品牌,办各类文体活动150余场,惠及企业退休人员超万名。逐步扩大退大教学点规模,教学资源下沉4个街道、社区。拓展退大教学点向江东片区延伸,新设3家企退学苑,已开设16班,招生462人次;推进文体中心退大新场地装修工作。

(三)聚焦“才有所育”,夯实人事人才支撑基石。全面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行动,制定《技能型社会建设先行区行动计划》、《宜业钱塘青年人才集聚行动计划》,全年开展各类培训1.45万人次,其中开展数字类技能培训3022人次,举办职业技能竞赛6场。新认定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0家;新增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6家,入选数位居全市第二;省级博士后工作站1家,新增博士后26人。注重技能人才评价认定,目前实际有效备案企业76家,备案数全市第一。

(四)聚焦“劳有所得”,稳固和谐劳动关系。一是预防为先,专项行动有力有效。规范劳动用工暨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用人单位社会保险登记及征缴情况专项行动,300家机构代表签订《钱塘区人力资源机构诚信服务承诺书》;年度劳务派遣单位审核通过187家。发挥人力资源服务协会作用,开展“赋能论坛”“走进名企”等系列活动12场。二是制度为基,分流交办行之有效。探索行业主管部门督办和劳动监察机构查处相结合的办案模式,初步形成“职责明确、分工协作、联合治欠、信用惩戒”相结合的治欠模式。三是严管为要,违法行为全力遏制。全年共处置欠薪信纠纷6487件,涉及金额1.2亿余元,涉及人员8100余人次;共作出行政处理19件,行政处罚168件,欠薪黑名单1件,公安机关涉薪类案件作出行政处罚9件,刑事立案3件。

二、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我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锚定在加快建设产业新城、一流新区建设中体现人社担当的总目标,以构建“1+5”工作体系为抓手,全力以赴推动全区人社事业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立潮头、展雄风。

一是精塑队伍,锻造人社铁军。深入贯彻落实忠诚务实担当创新法治廉洁的“六干”精神筑强高素质干部队伍。全面加强作风效能建设,从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推动全局工作人员作风扎实、纪律严明、清正廉洁。深入开展人社系统业务骨干大培训和窗口单位业务技能大比武,全面提升人社干部业务素养。充分发挥“党团工妇”组织引领带动作用,加大关心关爱、沟通交流力度。

二是对标先进,争创示范标杆。持续深化钱塘技工、技能薪酬分配、国际职业资格比照认定、政务服务增值化等改革,继续推进技能型社会先进区,持续擦亮银耀钱塘、宜业钱塘等钱塘特色金名片,扶持推广名匠有约等技能人才服务平台。聚焦三个“一号工程”、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对照省内省外、国内国外先进经验典型做法,锚定创建示范型单位目标,谋划更多兼具人社辨识度和鲜明钱塘特色的标志性成果。

三是服务中心,助力高质量发展。紧扣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任务,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体系、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与钱塘发展同频同步,助力钱塘“三支队伍”高水平建设。聚焦“两业两创两计划”核心关键,扶持激励各类人才充分就业创业,践行宜业钱塘青年人才集聚行动计划,深化春雨计划内涵,构建全生命周期人才发展服务平台,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