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4年区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的报告

发布日期:2025-01-16 14:55    信息来源:钱塘区人民政府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下面,我代表区政府向区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报告2024年区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

2024年,区政府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群众提、政协议、人大定、政府办、事后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以群众普遍有感有得为衡量标准,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全面推进民生实事工作,努力将“民生清单”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账单”。经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10方面、28项民生实事已全部完成,成果惠民利民、真实可感,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主要做法

区政府坚持高位推动,建立由区长总牵头、常务副区长统筹协调、分管副区长具体包干、各部门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机制,全面研究部署工作落实,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确定时间表、责任人,确保高效实施、高质完成。区政府办公室牵头抓总,第一时间分解落实,明确推进计划安排,细化各项工作举措,梳理形成工作任务清单,实行线上和线下、书面和实地相结合的督查方式,以“每月比进度、季度晒质效、半年回头看、年末综合评”等办法督促民生实事项目有力有效推进。

一是抓统筹、促推进,高效推动实事落地。各牵头部门紧盯目标、认真谋划、强化保障,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实施。区民政文旅体局会同各街道合理布局老年助餐服务点位,实行“多元合作运营+政策支持+动态监测预警”模式,让更多的老人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养老助餐服务。区残联通过兜底儿童康复费用保障、做好专业机构建设以及营造社会助残氛围,来保障特殊儿童康复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区消防救援大队通过辖区分片包干相关街道,列出计划,倒排时间,指导街道开展微型消防站提升改造,组织微型消防站队员每月轮岗轮训,每月实地拉动和视频督查,提高接警调度和初战行动能力。

二是优资源、强配置,全面普及实事均衡。各牵头部门优化资源供给,因地制宜扩点拓面,不断扩大资源受益圈。区教育局着力提升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有学上”“上好学”的需求,市内率先创成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代表浙江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国家级评估,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成绩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区住建局进一步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遵循“职住平衡、产城融合”的原则,构建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扎实推动我区住房保障工作走在前列。区卫生健康局引入先进的智慧化医疗设备,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医疗模式,实现24小时自助健康体检、远程问诊、自助购药等服务,让医疗服务更加便捷可及。

三是谋共建、促合作,广泛汇聚实事合力。各牵头部门在推进过程中,充分借助辖区各类企事业单位、高校等力量,开展深入合作。区人社局通过区内就业见习基地动员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主动推送岗位,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建立实名帮扶台账,宣传用好“就业创业一张图”等综合应用场景,健全实名帮扶机制。区农业农村局联合区内高校首创农创客共富大讲堂,邀请区内优秀农创客与大学生分享农创故事,引领对农业创新感兴趣的高校学子知农爱农,积极投身农业创新实践。

区总工会持续开展“厂门口上大学”“家门口学技能”,与区内高校合作,以职工需求为导向,开设机器人技能实践及应用、3D打印及增材制造、直播电商等32门技能培训科目。

四是听民意、解民忧,奋力实现实事惠民。各牵头部门不断听民声、聚民智,提高群众参与度,最大程度将“政府有为”转化为“百姓受益”。区交通运输局广泛开展群众出行交通需求调查,在全市率先试点全时段、全站点预约式云公交出行服务,有效破解群众候乘出行体验不佳、公交运力班次投放与实际乘坐需求错配等难题,提升城乡公共交通可及性。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听取民意民声,将闲置且影响城市面貌的空地转化为优质增量资源,变“废”为宝,提升城市环境面貌,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配套服务。区公安分局从群众的实际需求入手解决问题,对群众呼声较高的10条主干道的信号灯统一规划,设置合理相位差与配时,构建实时监测系统动态调整,用少等、少停的“小切口”让群众出行更通畅,提升道路通行效率。

二、具体完成情况

(一)教育均衡

实事内容:新建成中小学、幼儿园6所,新增学位6000个;开工幼儿园3所;持有居住证的义务教育段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比例达90%以上。(牵头单位:区教育局)

完成情况:新建成新湾街道九年一贯制学校(新湾实验学校)、开发区单元规划学校(文海第二实验学校)、河庄安置房九年一贯制学校(江海实验学校)、杭曜之城配套幼儿园等8所学校,新增学位9855个。新开工义蓬安置房四期配套幼儿园一、义蓬安置房四期配套幼儿园二、冯娄村安置房配套幼儿园等3所学校。截至2024年年底,全区持有居住证的义务教育段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比例达97.69%,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100%安排就读。

(二)幸福养老

实事内容:全覆盖完善提升村社老年学堂,新增老年学位 2000个;新增老年助餐服务点20个。(牵头单位:区教育局、区民政文旅体局) 

完成情况:全覆盖完善提升村社老年学堂,新增老年学位 2210个。新增下沙街道东方社区、义蓬街道义蓬村、河庄街道田城社区等24个老年助餐服务点。

(三)关爱儿童 

实事内容:为全区适龄女生免费接种二价HPV疫苗,2024年重点为13-14岁女生接种;举办青少年防溺水公益培训70堂;康复救助孤独症儿童18人,实现愿享尽享。(牵头单位:区卫生健康局、区民政文旅体局、区残联)

完成情况:为792名适龄女生免费接种二价HPV疫苗。举办青少年防溺水公益培训256堂。康复救助孤独症儿童52人,实现愿享尽享。

(四)就业创业 

实事内容:培育农创客30名、农村实用人200名;为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发见习岗位1400个以上;开展“蓝领成才”职工技能培训2000人。(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人社局、区总工会)

完成情况:培育农创客210名、农村实用人410名。为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发见习岗位1540个。开展“蓝领成才”职工技能培训2010人。

(五)文体惠享

实事内容:新增嵌入式体育场地2.2万平方米;新建城市书房3家、文化驿站3家,实现辖区内各街道全覆盖。(牵头单位:区民政文旅体局)

完成情况:新增嵌入式体育场地21处2.9万平方米。新建下沙街道聚沙邻里书房、新湾街道邻里书房、河庄街道三味“蔬”屋书房等3家城市书房,新湾街道邻里文化驿站、白杨街道大北社区文化驿站、临江街道萧东村文化驿站等3家文化驿站,实现辖区内各街道全覆盖。

(六)贴心安居

实事内容:完成既有住宅加装电梯50台;完成回迁安置557户,实现五年以上在外过渡户动态清零;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7200套(间);推出人才共有产权房1000套以上。(牵头单位:区住建局)

完成情况:完成既有住宅加装电梯50台。完成回迁安置1063户,实现五年以上在外过渡户(557户)动态清零。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25197套(间);推出人才共有产权房2173套。

(七)舒心出行

实事内容:新增公共自行车1000辆;优化常规公交线路5条,开通预约公交、定制公交线路3条;新(改)建农村公路6公里,完成养护14.15公里;建设主干道绿波带10条。(牵头单位: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公安分局)

完成情况:新增公共自行车1000辆。优化1797、3118、3149等8条常规公交线路,开通预约公交1条、定制公交线路8条。新(改)建农村公路6.05公里,完成养护14.17公里。建设德胜东路(恒大路至部队门口段)、河景路(三联村村道至左宏线)、青六路(义盛路至临鸿东路)等10条主干道绿波带。

(八)城乡宜居

实事内容:开工并完成居民住宅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8 个;完成闲置空地提升利用6处,其中打造体育运动休闲场地1 处,农业主题公园3处,拆墙透绿2处;实现大湾区湿地公园一期开园。(牵头单位: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农业农村局)

完成情况:开工并完成朗湾、嘉湾、月雅苑等8个居民住宅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完成闲置空地提升利用6处,其中体育运动休闲场地1处,农业主题公园3处,拆墙透绿2处。实现大湾区湿地公园一期于9月27日正式开园。

(九)健康利民

实事内容:培训急救员1万人以上,救护持证3000人以上;建成嵌入式产业园区卫生服务站3个以上;为全区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牵头单位:区卫生健康局)

完成情况:培训急救员26976人,救护持证8799人。建成医药港、智慧谷、田城等3个嵌入式产业园区卫生服务站。为20512名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

(十)除险保安

实事内容:提升改造社区微型消防站7个;改造灌溉泵站机埠17座。(牵头单位:区消防救援大队、区农业农村局)

完成情况:提升改造下沙街道高沙社区、白杨街道大学城北片区、义蓬街道江海片区等7个社区微型消防站。改造灌溉泵站机埠20座。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区政府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以“民生实事”为切入点,用心用情用力践行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政府承诺,真正让人民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