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区初中数学新教材教学专题研讨活动召开
发布日期:2024-09-30 17:17 信息来源:钱塘教育发布
9月26日下午,区初中数学新教材教学专题研讨活动于杭州养正学校顺利召开。钱塘区各所初中的七年级数学备课组长、养正学校全体数学教师到场参加。活动分为教学观摩课展示和集体教学研讨两个环节,由区初中数学教研员黄文华组织,为一线教师对新教材的把握持续加力。
从“新”出发 聚焦新教材 研讨新理念
养正学校郑蝶老师呈现了观摩课《2.5有理数的乘方》,以新教材中的折纸问题引出若干个相同因数的乘积的形式,揭露乘法运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局限性,从认知冲突中引发学生学习动机,类比从“若干个相同加数的加法”到“有理数的乘法”的探究路径,理解“有理数的乘方”的意义,完成知识的迁移学习。
养正学校潘涛老师展示了观摩课《3.1平方根》,整堂课以“让学生在创造中学”为核心理念,基于学生已经掌握的求正方形面积、平方运算等知识,通过多个探究活动和问题串,引导学生经历“感知平方根-发现平方根-探究平方根-使用平方根”的学习路径,由浅入深地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两堂观摩课后,现场教师纷纷发表观课感受,从情境教学、问题导向、活动探究等角度交流与探讨了课堂教学中数学知识的产生与来源、结构与关联、价值与意义,集体把握新课标视域下的数学本质。
有“备”而来 集备精细化教学 储备创新型人才
自浙江省实施七年级新教材以来,钱塘区凝聚教师力量集体备课,共同探求保质增效的初中数学课堂。基于区集体备课内容,养正学校七年级数学备课组长宋志武老师作了题为《工于精、匠于心》的报告。
汇报了备课组的精细化研训内容,包括从开卷备到闭卷备的“个备”,从头脑风暴到集体优化的“众筹”以及从个性修改到课堂实践的“个性备”,分享了融入学校特色与学情的创新型教学环节,鼓励各校教师发挥集体智慧精制课件,精研讲义,精雕符合学情的教学方式与内容。
立足培养创新人才的高站位,养正学校数学教研组长蔡风山老师作了题为《“三新”背景下的教学思考》的观点分享。
基于新课标、新教材、新理念(三新),蔡老师将改课标、改教材、改教学(课改)追溯到教师教学逻辑的搭建,提出教学的实施要扎根学生的认知起点,结合数学知识的生长点。
通过分析教材中课时内容编排的变化、教材中单元复习编写的变化以及省编作业本创新习题的变化,蔡老师倡导在教学中设置合作学习等途径让学生经历数学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强化学生从生活情境抽象出数学研究对象的能力,形成适应未来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助力学生发展“四基”、“四能”,形成核心素养,最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活动最后,教研员黄文华带领全体教师集体学习杭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钮俊的重要讲话《争当教育强国建设的先行者》。结合新课标、新理念,黄文华指明了正确理解数学的方向,提供了落实新教材的方法指导,要求教师关注各个发展水平的学生,培养多方面的数学素养,注重数学的本质与思想,在打造“学为中心”的思维型课堂中,既要坚持温故知新,又要坚持返新为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