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版入口
退出老年版

这个教师节 一起倾听钱塘老师们的故事

发布日期:2024-09-10 09:23    信息来源:钱塘新区报

原标题:心血凝丝执杏坛 护蛹化蝶育新人

这个教师节 一起倾听钱塘老师们的故事

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支粉笔写春秋。在钱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看遍四季晴雨,滋润芬芳桃李;他们坚守初心,写下远方和诗;他们就像“春蚕”,食几片桑叶,吐一片锦绣。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光阴里,他们坚守着一块黑板、三尺讲台,成就一个个年轻稚嫩的梦想。

他们,就是我们的老师。第40个教师节,让我们一起来认识钱塘两位优秀教师,从他们身上领略“勤奋如蚕、奉献如茧、执着如丝”的师者风采,感受钱塘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澎湃生命力。

徐春芬:破茧化蝶 立德树人

春蚕生命不息,吐丝不止;教师教书育人,丹心一片。徐春芬就是无数教师中的一员。她在教坛辛勤耕耘三十三个春秋,投身钱塘教育二十载,也是下沙二小和学正小学建校参与者之一。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在接受《中国教育在线》“校长专访”栏目采访时,徐春芬这样提到她的教育主张:像种树一样做教育。“育人犹如种树,种树好比育人,两者都是需要栽培与浇灌,不同的是,我们种一棵树,十年可期成才,而培养一个人却要倾注一辈子的心血。”徐春芬说。

基于此,她提出“三树育人”的教育理念,从而打造有意思、有故事、有品质的校园。在她的带领下,学校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更好地服务学生的成长。两年里,学校改造了三棵特色成长树,一棵“大树雅集”是学生的梦想舞台,在银杏树下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棵“科技之树”,大树旁有学生的项目化学习成果;一棵“生命之树”,也是最受学生喜欢的树,她创新课程开发,引导体育教师开设“攀树课”,学生人人会爬树、个个能挑战,《同学们,这节课学爬树》相继被《半月谈》《光明日报》、省市各级媒体纷纷报道。“三树育人”不只是这三棵树而已。徐春芬说:“一生二、二生三,希望学正的每个学生都能成长为自己该有的模样。”

为落实“五育融合”,徐春芬着重推动“大思政”“大健康”“大实践”“大课堂”四项工程,开展“计量科普进校园”“维和战士进课堂”特色思政课,推广AI跳绳系统、365健康跑、舒心躺睡项目,建立“营养午餐”工程。她带领学生参加一周的“传承军魂农韵 培育学正少年”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提出“每年十五本书”计划,参与实践“学思课堂”改革,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春蚕食几片桑叶,吐一片锦绣。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千古佳句把春蚕的执着、坚贞、奉献精神体现到了极致。徐春芬也在努力用行动践行这样的精神。依托名师工作室,她一直坚守在教学第一线,与教师们磨课研讨、与学生们诵读经典。在省教育厅组织的“百人千场”名师送教下乡活动和市名师送教下乡活动中多次执教公开课和讲座。同时,她也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书香阅读的践行者,为“浙江诗词大会”诗路代言,主编《悦读悦写》、参编《学校课改怎么做》等。

近年来,她带头致力于教育共富、城乡结对工作,分别与贵州省凯里市第一小学,四川省理塘县城关镇第四完全小学,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池淮镇中心小学、杭州市建德市航头中心小学、杭州市淳安县姜家镇中心小学等学校结对,输送优秀教师送教送学,真正将“勤奋如蚕、奉献如茧、执着如丝”的教育家精神悟出来、做出来、活出来。

方增强:方志望远 增强担当

2022年,为落实“钱塘优学”全方位综合提质三年行动计划部署,作为跨片交流干部教师之一,方增强主动申请前往前进小学任职任教。这意味着,他和其他教师正在奔赴一场致力钱塘优学、助力全域共富的“东西之约”。和每位跨片交流干部一样,方增强深感责任重大,更感使命光荣。

来到新的校园,多少个日夜,他始终抱着爱和责任心穿梭在课堂内外。学校学生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农村本地孩子占绝大多数,他经常利用寒暑假时间深入厂房工地、田间地头家访,和家长谈心谈话,增进家校沟通,宣传最新的教育政策,排除家长的焦虑;在同学校的袁珊老师交流时,他发现袁老师带着母亲和孩子挤在十几平米的宿舍内,便时刻关注和帮忙解决有类似情况教师的住宿问题;他带领团队想尽办法改变午餐菜品,丰富菜单,营养学生……尽管遇到各种困难,但他总能以踏踏实实的教育态度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来自教育家陶行知故乡——安徽歙县的方增强,把陶行知的理念深深地融入了自己的教育管理中。他注重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自创了“四开”教学模式——开放、开心、开凿、开悟,关注体验性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同时,他特别重视“传帮带”,把多年来的经验毫不吝啬地分享给青年教师。

通过与老师们的不断努力,“六进”少年培养新体系构筑,以“红色精神”为核心的“钱塘印记”主题校园新景跃然眼前,“森林柴火灶厨房”的改造让周末的校园充满了亲子欢笑,家校共育成了前进小学的新风尚。与此同时,方增强还开创了“名师名医馆”门诊式创新评价方式,让名师、名医与家长、学生面对面沟通,探索出全员共育服务新模式,助推学校“双减”工作落地。

在工作之余,方增强还经常利用其专业所长参加各种公益奉献活动,例如受邀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百人千场”活动,为欠发达地区义务送教,给当地老师送去了耳目一新的课堂教学文化和教学理念;利用节假日参加关爱小候鸟活动,为留杭的小候鸟们送教到社区……

从西往东,梦想日渐升腾;从东往西,擘画教育共富。钱塘教育,不断突破,方增强的身影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他们默默耕耘教育的沃土,脚踏实地,伏身育人,托举学生。(陈霞 徐燕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