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为您护航
发布日期:2024-08-22 16:27 信息来源: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发展,网约车司机、网约配送员及同城货运货车司机等依托平台从业人员显著增加,2022年7月1日,我国启动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标志着新业态劳动者的劳动权益保障迈上新台阶。截至2024年3月末,已有801.7万人被纳入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范围。
为帮助平台企业和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更加全面地了解职业伤害保障,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我们推出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权益相关政策解读问答。
一、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范围和人群有哪些?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安排,人社部会同相关部门,决定以出行、外卖、即时配送、同城货运行业为重点,在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海南、重庆、四川7个省市和曹操出行、美团、饿了么、达达、闪送、货拉拉、快狗打车7家平台企业开展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试点人群为上述平台企业的劳动者。
目前试点范围之外的人群也不用着急,人社部将适时扩大试点范围,把更多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纳入制度保障。
二、平台企业应履行哪些责任?
办好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这件事,既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也分散企业风险。平台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如实申报、及时足额缴纳职业伤害保障费;协助有关部门办理参保登记核实、数据传递、费款征缴、争议处理等事项,协助办理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待遇申请、调查取证、劳动能力鉴定申请等服务事宜。
作为试点的平台企业,美团建设了超50人的线上理赔服务团队,通过7×24小时的人工坐席,保证职业伤害保险理赔过程中与人社部门、骑手间的沟通效果;联合超700人的试点属地合作商,提供职业伤害处置及相关配套服务。
未来,我们希望看到更多平台企业在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中担当作为。
三、平台企业参加社保怎么登记?
缴费之前要登记,不过这些业务都可以由平台企业在手机上操作,十分方便。
平台企业应当以实名制形式为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在接单地参加所在统筹地区的职业伤害保障,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按日报送平台单量、接单人员等基本信息。
四、参加职业伤害保障由谁来缴费?
完全由平台企业缴费,“小哥”一分钱都不用掏。
平台企业会在每月15日(如遇节假日顺延)前向所在省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职业伤害保障费,申报数据应当与全国信息平台数据一致。应缴费额为平台企业统筹地区上月总单量与省级经办机构确定的每单缴费标准之积。
五、如何确保缴费资金安全?
缴了这份钱,怎么确保安全?平台企业尽可放心。
各省人社部门按月将平台企业参保信息、归集后的总单量及缴费标准等通过信息共享平台传递给省级税务部门。省级税务部门会及时将信息回传给省级人社部门,由省级人社部门同步归集至全国信息平台。
六、发生职业伤害后应该怎么办?
简言之,请您记住这三件事:一键报案、及时就医、保留证据。如果受伤特别严重,平台会第一时间派人援助您。
温馨提醒1:同一事故伤害不得同时申请工伤认定和职业伤害确认,不得同时享受工伤待遇和职业伤害保障待遇。
温馨提醒2:您在多个试点平台企业注册接单,试点平台企业均应当为您参加职业伤害保障。发生职业伤害时,如果您同时接送多单且难以确定责任,以同一路程首接单认定平台责任,并由该平台为您提交待遇给付申请。
温馨提醒3:各位在路上辛苦奔波的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朋友,有您才有家,您的安康是家人永远的牵挂,工作中请注意安全。试点范围内的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如果遭遇事故伤害,请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及时点击手机App中的“一键报案”,拍摄事故现场照片留作证据,并保存好就医过程中产生的诊疗票据,以便更加方便快捷地享受职业伤害保障服务。
七、接到职业伤害事故报案后人社部门会怎么做?
如果不幸发生职业伤害事故,谁都想尽快走完流程、享受待遇。人社部门会在收到职业伤害待遇给付申请后,及时开展职业伤害确认调查核实,结合相关部门和申请人提供的证明材料,在30个工作日内作出确认结论。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会在10个工作日内作出确认结论。
简而言之,流程依次为:职业伤害确认、劳动能力鉴定、职业伤害待遇核定。这些全流程业务信息也会归集至全国信息平台。
八、怎么申请职业伤害保障待遇?
面对在医院治疗产生的一大摞票据,您可能有些不知所措,该怎么申请待遇?
别着急,这首先是平台企业的责任,它将通过全国信息平台向当地人社部门提出职业伤害待遇给付申请,提交您接单时间、接单地点、行程轨迹等接单数据以及事故伤害材料等信息,配合做好调查等工作。必要时,也请您积极协助提供相关材料。
当然了,您也可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直接向当地人社部门提出职业伤害待遇给付申请。
九、发生职业伤害,是否有必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去哪里进行鉴定?
不幸遭受职业伤害,如果伤势经治疗后并不影响劳动能力,就没有必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如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由职业伤害发生地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具体程序和标准参照《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执行。
十、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因职业伤害发生的哪类费用可以从基金中列支?
职业伤害保障待遇包含医疗待遇、伤残待遇和死亡待遇。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因职业伤害发生的下列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列支:
(一)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二)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三)生活不能自理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生活护理费;(四)因职业伤害死亡的,其近亲属领取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职业伤害死亡补助金;(五)一级至十级伤残人员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级至四级伤残人员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六)五级、六级伤残人员的一次性津贴,以上年度统筹地区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为标准计发,计发月数是五级伤残为30个月,六级伤残为25个月。
十一、骗保,断不可取
个别人存在骗保小心思,这断不可取。
按照规定,平台企业、平台服务机构、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或者其近亲属骗取职业伤害保障待遇,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骗取职业伤害保障支出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责令退还,处骗取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二、高温天气如何预防中暑?
不少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常年风里来雨里去,极易遭受高温、雷电暴雨等极端天气带来的伤害。
夏季高温天气,“小哥”们在户外骑车,一不小心,容易中暑。为预防中暑,平台企业应向从业者配发降温头盔、防晒伞帽或带风机的头盔。在服务站点提供饮用水、清凉油等防暑降温物品,供“小哥”随时取用。
人社部门也在积极支持推动零工市场、“司机之家”“骑手驿站”和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为“小哥”提供休息歇脚、简易外伤处理、伤害预防宣传和培训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