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澳幼教工作者友好联盟论坛举行
发布日期:2024-06-07 14:21 信息来源:潮新闻
在第13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之际,杭州市钱塘区教育局联合浙大幼教中心,在“澳门中华教育会”“浙澳幼教工作者友好联盟”的大力支持下,由省特级教师何黎明名师工作室专业领衔,在杭州市钱塘区月雅河幼儿园举办“2024年浙澳幼教工作者友好联盟论坛暨钱塘区学前教育宣传月展示活动”,充分展现钱塘区“钱塘优学”三年行动计划学前教育优质资源内涵和品质化发展成果。
澳门劳校中学附属幼稚园主任、澳门中华教育会学术部副部长黄绮珊致辞,她表示,本次活动旨在促进浙江与澳门两地教育发展,两地在幼儿教育方针上有很多共同语言:都非常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高度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幼儿学习空间的打造。希望通过本次交流活动深入研究最适合澳门幼儿的课程,持续推进两地各校的互动交流,发挥好协同交流作用。同时,欢迎大家到澳门做客,感受澳门幼儿教育的发展。
随后,全体人员来到操场“冒险岛”,观摩由月雅河幼儿园大一班教师吴柳婷和幼儿一起开展的“山坡游戏”。游戏后,吴柳婷老师组织班级幼儿开展了一次即时性谈话活动,围绕“用球瞄准击打塑料管”这一游戏情境展开交流讨论,通过思维导图回顾现场的体验和经历,引导幼儿大胆分享游戏中的玩法、困难、解决办法等,呈现了教师与幼儿关于滚动的多种可能性的探究过程。
浙江省特级教师何黎明及其名师工作室成员围绕“游戏后谈话活动中师幼关系的建构”开展现场教研活动,旨在重构师幼共同体,以儿童为中心伴随课程推进,让儿童真正站在课程的中心。
何黎明老师带领教师思考“教育教学现场如何变革和转型”,重点围绕游戏后的谈话活动“谈什么”“为什么谈”“怎么谈”三大问题展开讨论。强调教师要关注儿童在谈话过程中的情绪情感和内在需求;要对幼儿有尊重感,心怀敬畏之心,把幼儿当作一个独立完整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倾听。
月雅河幼教集团园长陈燕从场地、布局、材料三方面介绍月雅河幼儿园游戏环境的改造,呈现多样、可及、融通的特点。
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追随幼儿的兴趣需要,坚持儿童立场、转向儿童视角,为儿童创设“好玩的学习场”,即以满足幼儿“玩中学”为立场的幼儿园环境。一方面是创设一个幼儿触手可及、有深深吸引力的物质环境;另一方面是营造一个幼儿被理解、被接纳的舒适的心理环境。
浙大幼儿园玉泉分园业务园长李琴从儿童持续探究的重要性、儿童持续探究与学习空间的关系等方面展开,以“搭一辆会动的Maker号火车”为例,详细阐述了如何促进儿童持续探究的学习空间的打造。
她表示,高质量的学习空间强调人、环境、思维三要素相互作用的多维互动,立体化和充满支持性的空间为幼儿提供深入探索的机会。
活动现场开展了以《从“环境创设”到“学习空间”基于师幼互动的教师支持》为主题的微论坛,由浙大幼教中心教科室主任助理龚靖靖主持。
从室内区域空间、户外运动空间、室内外交互空间的创设利用,分别通过三个生动的案例呈现出教师赋予幼儿与环境互动的自由,并基于幼儿的活动意图和需要实时调整材料,让游戏越来越好玩,让幼儿越来越爱玩,为幼儿的游戏创造无限的可能性。
何黎明表示,有品质的幼儿学习空间创设,是在原有的学习环境的基础上改变与创新幼儿学习的方式,让幼儿置身于其中,全身心浸入式地对周围环境建立认知与感受。教师需要对环境进行评估,重新梳理幼儿与环境的关系,建立“观察——分析——评估——计划”的互动理念,从而达到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让幼儿能够从容地、有质量地学习,支持幼儿更有力量的生长。
黄绮珊对活动表示充分感谢与认可,感受到杭州的幼儿园课程中对幼儿日常生活的重视,充分关注幼儿的需要,凸显出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学习,并表示该理念可以用于澳门幼儿园学习空间的打造,按照幼儿的生活需要、兴趣,用一种开放状态支持幼儿去探索,积极探索适合每个幼儿园的园本课程,用有限的空间创造无限的可能。
钱塘区以打造学前教育普及普惠、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导向,两区整合以来,特别是《“钱塘优学” 全方位综合提质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学前教育发展迈入“快车道”、攀上新台阶,呈现出“生态格局提级向优”“办园质量提速向前”“惠民服务提质向好”三个鲜明的阶段特点。全区幼儿园省等级幼儿园覆盖率 100%,公办幼儿园入园率 80.25%,学前教育普惠率 96.93%,优质资源覆盖率95.45%,各项指标位居省、市前列,2024年,钱塘区扎实推进了省三级民办幼儿园关停清零,下学期有望100%实现优质资源覆盖,让所有钱塘孩子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通讯员 宣品莹 徐燕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