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版入口
退出老年版

钱塘区骨干教师赴上海交通大学参加中小学人工智能培训

发布日期:2024-06-05 10:49    信息来源:钱塘教育发布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国家对教育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战略部署,聚焦人工智能浪潮下掌握AI知识以适应新时代教育的发展需求,浙江省人工智能骨干教师培训于5月24—29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钱塘区文海教育集团、听涛小学、义蓬第一小学、临江新城实验学校、云水苑幼儿园等五家中小幼单位的人工智能骨干教师代表共赴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参训。

本次培训由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主办,开班仪式上,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干部培训中心培训部副主任、哲学博士邵安研究员致辞,介绍了本次培训的知识结构以及上海交通大学组织师训干训的成功经验。

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AI学院首席教育官朱克超教授介绍了本次培训内容:Python编程基础、开源硬件基础与项目实施、人工智能理论基础、语音识别与图像识别实操、人工智能教育成功经验分享、信息科技课程项目实例等方面。

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陈志军教授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的悠久办学历史,学校以“饮水思源、爱国荣校”为校训,以及学校的著名校友和辉煌荣誉。

培训期间,老师们学习了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系信息教育技术研究中心方向忠教授《计算机的组成以及与人工智能的关系》,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科技教育部部长林君秋《上海人工智能教育成功经验分享》等专家报告,不仅让老师们受益匪浅,也激发了大家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热情。

专家团队非常重视Python编程基础,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老师们通过学习Python的基本语法和编程逻辑,为后续的人工智能项目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次培训特别注重利用开源硬件进行项目式教学的实战演练,老师们合作进行项目设计、硬件搭建、程序编写等,通过亲身参与项目全过程,深入体验利用开源硬件进行项目式教学的魅力和挑战。在专家的指导下,不断优化项目方案,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在人工智能理论基础的讲解中,诸位专家不仅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技术,还结合教育实际,探讨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人工智能不仅仅是技术的堆砌,更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模式。钱塘区骨干教师们纷纷表示,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对人工智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期待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

值得一提的是,老师们有幸在朱克超教授引领下,参观了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室和信息通信创新教学示范中心,收获颇丰。对于进一步了解如何运用开源硬件进行项目式教学,引导学生在实战演练中深度学习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和理解,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业仪式上,邵安研究员为老师们颁发了结业证书,并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讲到,结业并不是意味着结束,欢迎老师们再次走进上海交大考察、学习与深造。

杭州市文海小学唐建鹏老师作为优秀学员代表发言。此次活动有趣味、有意义、有启发,为信息科技教师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和交流平台。通过培训,自己不仅提升了专业素养和数字能力,还深刻认识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近年来,钱塘区注重构建人工智能+教育的良性发展生态,区域智慧校园建设亮相光明日报《教育家》杂志线上圆桌论坛并被《光明日报》《浙江日报》等重大媒体报道。人工智能教育立足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质,借助数字赋能,智慧校园健身,不断迭代钱塘优学基因,创新优质教学范式,逐步形成了素养导向的“人工智能+教育”的课堂新样态,建构了多元协同的育人文化,持续推进区域中小学生数字素养的培育工作。本次上海交通大学的高端培训,通过多元化、多维度的深入学习研讨和实践融合,期望能为推动钱塘区教育的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引领智慧教育,创新教学模式,共铸人才高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