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区政协一届四次会议第24023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6-24 17:03    信息来源:办公室

民建党总支:

您在钱塘区政协一届四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加速提升产业平台能级水平的建议》(钱塘提24023)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前一阶段工作完成情况

钱塘(新)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高标准抓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组织“八八战略”20周年系列活动。省委书记易炼红专题调研钱塘(新)区并寄予“勇闯新路、勇立潮头,加快打造现代化国际化一流新区”的厚望重托。杭州市先后出台《杭州钱塘新区条例》和《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区高质量发展打造现代化国际化产业新城的意见》。2023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600亿元,保持全省第四、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8%,增速、规模两项综合排名全省第一,制造业投资总量全省第一,夺得首批“浙江制造天工鼎”。特别是以国家级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30周年为新起点,谋划实施新一轮跨越发展,推动钱塘向“产业新城、一流新区”目标大步迈进。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钱塘(新)区将继续坚决贯彻落实全国两会和省市、市委“新春第一会”等会议要求,牢记产业平台挑大梁、当先锋的职责使命,强力推进“创改开”,着力建好“三支队伍”,围绕省市部署要求,我们全力攻坚三个“一号工程”、打好“两场硬仗”,在全省“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中展现新区新担当。

1.把人才作为建设一流新区的第一资源

钱塘(新)区将树牢“大人才观”,推动人才全覆盖服务、全链条保障。一是畅通“人人皆可成才”的渠道。产业工人和高校师生是钱塘的“人才宝库”,针对30万产业工人,助力“厂门口上大学”。针对20万高校学生,扩大现代产业学院覆盖面,鼓励留区创新创业。二是搭建“个个皆能出彩”的舞台。探索成立创业陪跑团,护航“一人背包”创新型人才找场地、找团队、找资金、找配套,实现从“科学家”到“企业家”跨界转换。三是强化“行行皆有奔头”的氛围。深化人力资源服务增值化改革,迭代出台新一轮人才政策,开展杰出青年人才等选树活动,高质量实施年度十件人才实事。

2.把“创改开”作为建设一流新区的制胜法宝

钱塘(新)区将深入推进三个“一号工程”,持续挖掘潜力,强化发展动能。一是打造全省重要的产业创新中心。推动60余个高校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与700家企业研发中心耦合衔接,打造环大学城科技成果转化带。二是擦亮“最佳营商看钱塘”品牌。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强化企业综合服务中心的中台枢纽功能,进一步落实李强总理调研指示要求,在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政策直达快享、兜底服务等方面创新提质。三是做强数字贸易特色集聚区。加快eWTP拓展海外布点,支持动漫游戏、短视频等数字文化出海,推进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药品和医疗器械产品(OTC)试点,争创国家级服务贸易出口基地。

3.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建设一流新区的必由之路

钱塘(新)区将以高质量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为抓手,推动产业集群规模、质量双提升。一是聚链成群、集群成势。聚力建设“中国医药港”产业地标。建强“车药芯化航”产业生态圈,推动产业链“上下左右”紧密联动。二是数实融合、以数强实。推进主导产业数字化改造2.0全覆盖。争创省级合成生物、元宇宙、智能网联车等未来产业先导区,做强杭州首个合成生物创新产业园。三是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加大链主项目招引力度。用好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4.把产城融合作为建设一流新区的关键支撑

钱塘(新)区将紧扣杭州推进超大城市建设的目标方向,深化新型城镇化钱塘新实践。一是提升宜居品质。加快推动钱塘高铁枢纽、头蓬快速路等重大配套项目,启动东部湾新城、江海之城核心区建设。二是走好善治之路。突出党建引领,深化“邻里模式”、“网格议事日”制度等一批具有辨识度的实践成果,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三是绘好共富图景。深化推进“扩中提低”行动,力争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增长10%以上。合理布局邻里中心,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打造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

 

联系人:王迎军         

联系电话:0571-89535410  


杭州市钱塘区发展和改革局

2024年5月31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