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区政协一届四次会议第24104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6-24 10:43 信息来源:钱塘科学城管理办公室
民建钱塘区总支:
贵总支在钱塘区政协一届四次会议上提出《关于深化钱塘区产教融合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钱塘区坐拥华东地区最大规模高教园区,集聚了“车芯药化航”五大主导产业、13万个市场主体、14所高校和25万师生,是推动产教融合的天然聚宝盆和合作试验田。2023年10月,杭州经济开发区(钱塘科学城)产教联合体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名单,系全省唯一。这充分肯定了钱塘区在产教融合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果,也对我们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贵支部在提案中指出我区推进产教融合过程中仍然存在产教融合深度仍不足、合作模式相对单一、科技创新供给能力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对增强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培养产业技能人才、提升科技创新供给能力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一)谋篇布局、顶层设计,构建产教资源融合发展格局。一是构建科学城统筹的区校融合发展格局。通过实体化运作的钱塘科学城,建立区校高层统筹会商、“1+1+1”高层组团式联系高校、区校中层五大联席会议机制,统筹协调全区产教融合和高校资源要素整合利用,激活14所本科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成果转化、校友经济等领域的资源优势,促进高校资源开放合作,发挥中国医药港等9大产业平台作用,围绕“一产业一平台一专业群一产业学院N合作企业”,打造产教融合深度链接生态圈。二是构建实时高频的产教融合互动机制。推动杭州经济开发区(钱塘科学城)产教联合体实体化建设,建立联合体三级组织协调会议(理事会、秘书处、专家委员会)机制,组织开展“百家名企高校行”“百名专家进企业”等“校企双进”双百行动。2023年,政校企联席会商30余次,“校企双进”活动10场,产教融合工作全方位走深走实。三是构建产教融合的政策保障矩阵。深入实施《杭州市钱塘区打造全省产才融合示范高地行动计划》《杭州市钱塘区关于深化政校企合作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作方案》等一系列加速产教融合的政策文件,投入产教融合保障资金1.8亿元。
(二)企业牵引、学校主体,推进产教融合平台载体建设。一是建设特色产业学院。面向钱塘区主导产业人才需求,大力推进建设政府主导型、企业引领型现代产业学院,推动中高职一体化长学制、特色学徒制、现场工程师三大培养模式,打通人才培养、实习就业、科技创新、技能培训等服务区域发展路径。当前全区累计建成产教融合大楼4个,现代产业学院39个、其中省级重点支持的现代产业学院14个。二是建设共享型实训实践基地。探索“政府引导+企业主导+院校融入”的厂中校模式,依托产业龙头或规模以上企业建设等共享型实践实训基地550个,企业在满足学生实习实训的同时开展生产性经营,联合区内7所高校定制近50门技工亟需的技能课程,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量达到25000人,国家级比赛中获奖达50项、省级大赛获奖超500项。三是建设创新创业平台。构建“校内大创园-校外陪跑空间-校友创业园”的三级创业空间链条,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配套完善、承载力强的嵌入式大学生创业园,提供创业场地、能力辅导、政策支持、战略合作等全要素支持;深挖百万校友资源力量,打造校友产业园,深入推进“浙子回归梦钱塘”工程,吸引集聚高校校友创业项目,打造特色校友经济。目前,全区累计建成56个大学生创业平台,涌现出捷诺飞、海马体、麦扑、湃沃等一大批明星大学生创业企业。
(三)科教融汇、资源共享,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一是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共研。联合体重点构建以高教园为基础创新枢纽,以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和钱塘科技创新中心为两极,以企业技术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为代表的N个企业主导的创新平台,建成生物医药、先进电子2大创新联合体,校企联合申报省级以上重点研发项目9项,入选浙江省科技进步奖44项。二是构建全链条成果转化服务。线下建设集展示、咨询、路演、评估、交易、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科创服务综合体,实体化运作1个产学研联盟、6个高校技术转移中心、3个社会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提供技术咨询、供需对接、项目申报、政策辅导的全方位技术服务,线上建设“钱塘校融”产学研一体化数字平台,精准绘制1.2万张企业、专家、仪器设备供需资源画像,促成校企产学研合作项目300余项,共享仪器设备1200台次,高校大仪设备对外开放使用率提升20%。三是实施“博士入企”产业赋能行动。创新“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助题”三题模式,按照行业类别组织“博士入企”宣讲会、对接会、路演会,促进博士和企业双向选择,推动博士专家入企服务一年,建立博士入企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形成准入、协议、任务、考核、兑现、回访等12项标准化流程,根据考核结果给予财政补贴。截至目前,200多个博士团队走进258家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问题224项,输送大学生实习就业4000余名。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强化资源统筹,深化产教融合。继续深化钱塘科学城在市域产教联合体的牵引作用,围绕钱塘区五大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开展产业、人才和教育规划课题研究,指导建设一批建设产教联合体成员单位紧缺、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打造紧跟产业发展的特色教学资源。
(二)聚焦产业需求,构建载体矩阵。围绕钱塘区“车芯药化航”主导产业重大战略需求,体系化布局“一个产业链+一个专业群+N个产业学院+X个协同创新平台”载体体系,探索利用高校闲置空间建设产教融合大楼、产教融合基地等,引导企业资本、技术、人才、设施设备、场地等资源,构建科研与生产反哺教学的制度机制,培养与产业需求相适应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三)创新协同培养,打造育才摇篮。坚持立德树人,以数字化牵引加快联合体内职业院校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赋能产业发展。继续推进“双讲师+双导师”制度,引进企业高管、研究员担任院校的专聘企业讲师及实务导师,协同开发行业前沿课程,开展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践”。打造“校企双进”品牌,举办“融设计·潮未来”大学生毕业设计展等特色活动,形成高校毕业生来钱塘就业创业孵化虹吸效应。
(四)搭建成才舞台,锻造产业工匠。深入推进企业等级认定,推进职业技能等级“新八级”制度试行,深化校企合作,积极开展企业职工项目制和新型学徒制培训;开展新时代工匠培育,实施“技能大师孵化工程”。围绕数字职业和汽车制造、半导体、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等主导行业,建设一批技能培训实训中心、评选表彰一批优秀高技能人才。
感谢您对钱塘区产教融合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杭州钱塘科学城管理办公室
2024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