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区政协一届四次会议第24099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6-24 10:31 信息来源:钱塘科学城管理办公室
倪欢章等委员:
您在钱塘区政协一届四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发挥好钱塘区高校的作用,发展校友经济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钱塘区校友经济工作的关心和支持。钱塘区于2000年启动建设省内最大规模高教园区,规划面积10.92平方公里,集聚高校14所、在校师生25万余名,累计培育高校毕业生近百万人。截止目前,全区已建设各类校友经济项目载体10多万方,集聚校友企业3000余家,校友经济总规模达100亿元。为进一步特色化、规模化发展校友经济,优化各类政策集成,顺畅校内大创企业校外成长路径,结合提案建议,就推进校友经济发展相关工作汇报做如下:
一、联络校友组织,拓展校友信息网络
一是发挥校友总部联盟磁吸力。探索在国内重要城市建立钱塘高校联合校友会,扩面布局“招商合伙人”团队。先后于去年3月和12月分别建立钱塘校友会深圳分会和北京分会,深圳分别已推荐校友经济项目13个,其中高层人才项目2个被评为A+和B等级。同步继续谋划在上海、西安等地推动建设校友会分会,推进中介招商、活动招商,多渠道构建招商网络。二是激发校友品牌虹吸力。精心培育“一校一品”,承办全国双创活动周、全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大型活动,创新“博士入企”“大仪共享”等机制,激活高校新质资源,推出“校友日、校友卡、校友林、校友赛、校友刊”系列服务载体,如,中国计量大学校友企业杭州迈伺特科技有限公司,起步于创新创业大赛,建厂于钱塘精密制造产业,深耕于精密流体应用装备开发领域,拥有100余项研发专利,成功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三是发挥高校高层次人才助推力。紧盯国内外高层次领军人才,围绕“引进一个人才,落地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发挥校友平台链接作用,“一人一案”个性化定制引才服务体系,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崔铁军、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得者张土乔等紧缺人才,落地碲锌镉晶体、高集成LED光电一体化技术及应用等高层人才项目,带动钱塘“515”现代产业体系发展。
二、推出特色服务,优化钱塘营商环境
通过创业学院、校友总部联盟、产学研联盟、高校技术转移中心、校友产业园等平台机构,建立完善钱塘校友专属定制服务体系,不断提升钱塘校友经济体系的完整性、分辨度和品牌力。一是打通校内创业陪跑链。在财经、经贸等校内共建众创空间,在计量、传媒、杭职等共建大学科技园、与水利水电第二实训大楼、杭师大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共建校内创新创业孵育载体,打通“创业学院-创业导师-创业大赛-众创空间-孵化器”陪跑链。如卓尚服饰与理工大学共建创业学院,目前已孵化创业项目60余个,创业投资额达2000万元,年孵化营收超3亿元。二是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链。构建“1+6+X”技术转移服务体系,迭代线上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平台,建设线下科研、合作、培育、服务“四位一体”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综合体,引进“高校+社会化”技术转移转化机构,提供政策申报咨询、技术合同登记、知识产权辅导等增值化科创服务,2023年,入驻技术转移机构10家,吸纳技术经理人45名,提供增值化科创服务1343件。三是打通校友项目孵化链。创新推出市场化运行的高校校友产业园,打造“高校授权冠名、政府提供支持、校友企业家负责运营”三方共建模式,配套优惠入驻政策,提供企业税收补贴,减轻创业企业落地成本,鼓励推动项目产业化和融资上市。目前,区内校友产业园4家,累计入驻企业236家,其中校友企业61家,带动就业近2000人,全年营收总额超6亿元。
三、细化政策体系,完善利益分配机制
确立“招大引强、揽才培优”的校友招商目标,以“做强产业、反哺高校”为核心原则,细化校友招商政策。一是出台校友经济政策专项政策。在领飞计划产业政策总纲领下,从区校共建、校企共兴、氛围共创三方面制定出台符合我区实际的校友经济专项政策10条,弥补现有政策空白。截止目前,全区共运营浙工大、杭电、计量、传媒等4个校友产业园,入驻企业共计227家。二是积极落实高校育才补贴政策。出台并发放高校高层次人才专项贡献奖励,鼓励高校科技进步奖等科研项目落地钱塘。区内企业新建博士后工作站9家,举办分子医学国际高峰论坛、2023杭州博士后嘉年华等高层次人才活动,推进人才发展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鼓励高校师生积极创业钱塘。今年已引进落地校友经济项目185个,其中云跃电驱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为亿元以上投资项目。三是进一步提高政策支持力度(在领飞计划框架内)。对经由校友办、校友会推荐并注册落地区内的优质校友经济项目,探索以区校企三方签订项目合作协议形式,适度提高对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其中的部分补贴再由企业以校友捐赠、产学研合作等形式反哺母校。
下一步,钱塘将继续发挥全省高能级战略平台和最大高教园区特色优势,重点布局建设环大学城创新圈,推进“浙子回归梦钱塘”工程升级发展。一是做强校友经济网络。进一步优化校友总部联盟绩效考核方案,主动介入支持校友办、校友会的各项工作,举办创新创业等校友日活动,构建校友经济基础人才圈。二是做强校友产业园。充分发挥校友产业园作用,按照一园区一特色的目标,扎实推进校友产业园建设,升级校友产业园新模式,优化校友企业招商机制,利用校友总部联盟资源优势,向外拓展招商路径,让“招引官”跑起来,让产业园活起来。三是做强驻外校友会。在深圳、北京等地区与高校共建钱塘高校联合校友会基础上,继续扩大“朋友圈”,充分发挥“区域推介官”“招商信息台”“海外联络站”校友网络资源,多渠道构建招商网络。
杭州钱塘科学城管理办公室
2024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