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区政协一届四次会议第24070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6-24 10:02     信息来源:钱塘科学城管理办公室  访问次数:  

民革钱塘区支部:

贵党派区政协一届四次会议上提出《关于打造环大学城科技成果转化带争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先行区的建议》的提案收悉。针对提案提出的资源整合不足政策支持有待加强等5个问题及相关建议,经我们认真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整合资源,搭建政校企协同发展体系。近年来,钱塘区深入推进科学城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整合各类资源,深入推进政校企协同发展。出台了区领导“1+1+1”组团式联系高校机制,推动区领导与高校高频次互访每年召开区校主要负责人座谈交流会议,共谋共商科学城建设工作,并定期召开校办教务处、校友办、科研处高校业务条线区校联动工作例会,常态化开展工作交流和研讨,全面促进区校交流协同。2023年,以全国首批、省内唯一的市域产教联合体实体化运转为契机,引导区内企业与高校共建各类产教融合平台,推进区五大主导产业集群与相应高校优势学科在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上开展深度合作。在此基础上,今年重点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在环大学城区域共建研发机构、联合实验室或科创联合体,共同申报重点科研项目和重大科学技术奖项。目前区内已有现代产业学院等产教融合平台30余个,高校院所与企业共建各类研发机构和平台累计20余个,形成了校企合作特色创新生态

二、强化保障,推动各级政策“应享尽享”。全面落实杭州市《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健全科技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梯队培育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出台《关于实施钱塘“领飞计划”打造新时代高能级产业发展战略平台若干政策意见》等文件,构建“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的区域创新生态。整合落地的区内高校技术转移机构和社会化技转机构,打造“1+6+X”技术转移经纪体系,组建技术经纪人队伍,鼓励技术经纪人开展良性绩效赛马,争创杭州市优秀技术转移转化个人。依托政务增值化服务改革,设立专门政策服务板块,汇集各类惠企政策,提供政策查询、政策匹配、政策申报、政策辅导的全流程服务,实现各类政策兑现一站式服务。2023年,全区投入产学研专项保障资金达1.8亿元。

三、发挥特色,强化成果转化载体建设。充分发挥区内高校院所资源优势,打造一批富含高校基因的成果转化基地,成为环大学城成果转化带的主要空间载体。实施“浙子回归梦钱塘”工程,累计建设浙工大、杭电、计量、传媒等4个校友产业园,引育校友企业共计227家利用市场化运行的众创空间、小微园区、校友产业园、楼宇等空间资源,打造嵌入式大学生创业园。依托各类成果转化基地,全面促进区内企业开展技术交易,2023年全区技术交易额达到95亿元。同时向上积极对接,融入省市重点创新战略,目前钱塘环大学城创新圈战略已纳入杭州市申报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创建重点组成部分。

四、挖掘潜力,依托优势资源开展企业服务。围绕五大主导产业发展实际需求,综合打造区域企业服务平台体系。一是梳理存量资源依托现有高校院所和服务业企业,形成一批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形成钱塘科学城核心区、金沙湖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区2个省级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如区内20余家共建研发机构均在各自领域内具备向企业提供技术研发、小试测试、数智升级等技术服务功能。区内高校则依托优势专业资源开展区校合作共建如工业设计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二是加大要素支撑实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百千万”工程,在“领飞计划”基础上对服务业专项政策进行优化,加快出台政策文件。围绕软件信息、科研服务、文化创意、检验检测、高端商务服务等行业领域,建立招商图谱和项目清单,加快招引项目落地。依托全区“三年百园”行动,结合2个省级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建设,谋划打造一批生产性服务业园区,推动总部经济、检验检测、电商服务等重点领域集聚发展。三是提升企业服务效率一方面定期组织“钱塘校融·校企双进”等产业链对接、产学研对接活动,提高区内企业服务平台知晓度,助力打通区内产业内循环。一方面开展数字赋能,建设钱塘校融·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平台”,向区内企业全面进行技术需求的搜集,在平台上运用数字化手段进行精准匹配和推送,进一步提升为企业服务的效率。

五、完善配套,优化建设区域功能布局。一是完善民生生活配套设施。在高教园区东西区周边建成宝龙城市广场、龙湖金沙天街、大学城北体育健身中心、高教东、西公园等文体设施,打造高教园区及周边5分钟、15分钟生活圈。二是提升公共交通配套设施。针对环大学城区域德胜路南北两侧通行效率问题,近年来陆续对文渊路、文津路、文淙路、云涛路等南北向主要道路进行了整治提升,累计投入资金近亿元。同时优化区域公交路线设置,实现南北向主要通道公交路线全覆盖,并对大学城北和医药港两个板块相应的通道进行重点保障。三是开展低效用地整治。实施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在环大学城区域以“退二优二”打造工业综合体、建设总部经济、孵化科创园为主,推动企业自主投入,加速闲置厂房、低效用地等空间改造提升,快速集聚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制造、高端电子信息等产业,实现工业上楼。近两年,环大学城区域共计完成74个地块的整治提升,推动全区规上制造业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在两年间同比提升25%,对区域产业创新能级提升有明显助力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实施科教人才一体融合提质行立足钱塘区高校和产业的资源禀赋,将钱塘高教园区优势资源溢出效应最大化。运行好钱塘科学城成果转化服务综合体,持续开展“博士入企”、“校企双进”等校企对接系列活动,打造成果转化增值服务核心阵地;推进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纪人面向企业需求开展服务,引导区内高校和企业依托技术合作和联合研发机构,产出一批科学进步奖、重点研发项目等标志性成果;持续优化嵌入式产业园、校友产业园等载体建设,打通“校内苗圃-校外孵化-产业加速”的创业孵化链条。在环大学城区域营造优良的创新创业氛围,为钱塘区争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先行区奠定扎实基础。

最后,感谢贵党派对钱塘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欢迎贵党派继续监督我们的工作。

 

杭州钱塘科学城管理办公室

202466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