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区政协一届四次会议第24057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6-24 09:58    信息来源:钱塘科学城管理办公室

吕韩飞委员:

您在钱塘区政协一届四次会议上提出《关于推进国家产教融合示范区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政府统筹,构建校地融合发展新格局。2023年,以科学城为各方合作牵引器、以大学城为产业赋能主力军、以联合体为项目落地试验田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钱塘科学城)产教联合体”面世,打造科教产创交融共兴的“新双城记”。一是构建科学城统筹的产教融合发展格局。通过实体化运作的钱塘科学城,建立区校高层统筹会商、“1+1+1”高层组团式联系高校、区校中层五大联席会议机制,统筹协调全区产教融合和高校资源要素整合利用,激活14所本科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成果转化、校友经济等领域的资源优势,促进高校资源开放合作,发挥中国医药港等9大产业平台作用,围绕“一产业一平台一专业群一产业学院N合作企业”,打造产教融合深度链接生态圈。三是构建产教融合实体化运行机制。推动杭州经济开发区(钱塘科学城)产教联合体实体化建设,建立联合体三级组织协调机构(理事会、秘书处、专家委员会)机制,组织召开产教联合体建设大会、联合体理事会议,发布联合体章程和实施方案。2023年,政校企联席会商30余次,在联合体推动下成立产业学院12家,年度培养学生近2000名,产教融合工作全方位走深走实。三是构建产教融合政策矩阵。深入实施《杭州市钱塘区打造全省产才融合示范高地行动计划》《杭州市钱塘区关于深化政校企合作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作方案》等一系列加速产教融合的政策文件,投入产教融合保障资金1.8亿元。

(二)强化数字引领,打造产学研融合发展新生态。钱塘区通过搭建供需匹配场景、畅通成果应用渠道、强化成果转化保护等举措,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新生态,以创新赋能产业发展。一是跨部门统筹,强化数据归集。建设“钱塘校融”产学研一体化数字平台,横向打通科技、税务等6个政府部门数据,建设企业信息库,纵向汇集省内20余所高校的科研处、设备处等部门数据,建设科创资源库。截至目前,已归集5544家企业、4633名专家和1532台大型仪器设备数据。二是多维度画像,实现智能匹配。从行业类别、创新投入等4个维度,“一企一档”描绘企业创新需求画像。借助AI识别与搜索、特征标签赋权等算法,精准推送研究课题、专利成果和仪器设备资源,推动破解成果转化难。2023促成专利合作75项、重点课题合作54项、仪器设备预约使用1200余台次。三是专业化团队,提供全链条服务。建设集展示、咨询、路演、评估、交易、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科创服务综合体,实体化运作1个产学研联盟、6个高校技术转移中心、3个社会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打造专业技术经理人队伍45人,提供技术咨询、供需对接、项目申报、政策辅导的全方位技术服务。

(三)聚焦人才引领,谱写人才共享共育新篇章。钱塘区打造“产业+专业”人才资源支撑体系,通过构建线上专家资源库、引导校企人才双向流动,以人才融合撬动资源共享、技术共研、人才共育,推动校企合作走深走实。一是构建掌上专家智库。线上建设“钱塘校融”产学研一体化数字平台,构建覆盖16所高校、8大专业领域近5000名专家,从研究领域、产业影响力等4个维度,精准描绘专家科研服务能力画像,构建面向公众的共享专家智库,实现“检索-咨询-合作”一站式服务。二是实施“博士入企”柔性引才机制。创新“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助题”三题模式,按照行业类别组织“博士入企”宣讲会、对接会、路演会,促进博士和企业双向选择,推动博士专家入企服务一年,建立博士入企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形成准入、协议、任务、考核、兑现、回访等12项标准化流程,根据考核结果给予财政补贴。截至目前,200多个博士团队走进258家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问题224项,输送大学生实习就业4000余名。三是实施“企业入校”资源共享行动。持续实施“百家名企高校行”品牌活动,组织策划“大型仪器共享”、“实习就业直通车”等主题,推动企业人才深入高校二级学院,以高频活动解校企所需。活动已促成300余家企业对接高校18个二级院系200余名教师,促成学生实习就业1200余人次、达成各类校企产学研合作项目47个。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在机制建设上发力,以政府统筹作为联合体有效运 行的组织保障。深化钱塘科学城在市域产教联合体的统筹作用,发挥联合体联合体三级组织协调机构(理事会、秘书处、专家委员会)实体化运作优势,围绕钱塘区五大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开展产业、人才和教育规划课题研究,指导建设一批建设产教联合体成员单位紧缺、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打造紧跟产业发展的特色教学资源。

二是在品牌特色上发力,以人才共享机制作为联合体资源融合的重要驱动。坚持立德树人,以数字化牵引加快联合体内职业院校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赋能产业发展。继续推进“双讲师+双导师”制度,引进企业高管、研究员担任院校的专聘企业讲师及实务导师,协同开发行业前沿课程,开展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践”。打造“校企双进”品牌,举办“融设计·潮未来”大学生毕业设计展等特色活动,形成高校毕业生来钱塘就业创业孵化虹吸效应。

三是在重点领域上发力,以系统布局载体矩阵作为联合体实体运作的有效支撑。围绕钱塘区“车芯药化航”主导产业重大战略需求,体系化布局“一个产业链+一个专业群+N个产业学院+X个协同创新平台”载体体系,探索利用高校闲置空间建设产教融合大楼、产教融合基地等,引导企业资本、技术、人才、设施设备、场地等资源,构建科研与生产反哺教学的制度机制,培养与产业需求相适应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四是在关键环节上发力,以锻造产业工匠作为联合体人才培养的具体落点。深入推进企业等级认定,推进职业技能等级“新八级”制度试行,深化校企合作,积极开展企业职工项目制和新型学徒制培训;开展新时代工匠培育,实施“技能大师孵化工程”。围绕数字职业和汽车制造、半导体、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等主导行业,建设一批技能培训实训中心、评选表彰一批优秀高技能人才。

感谢您对钱塘区产教融合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杭州钱塘科学城管理办公室

2024年5月10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