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治河庄丨“小脑+手脚”,让基层治理有速度更有温度
发布日期:2024-06-19 16:49 信息来源:河庄街道
不久前,河庄街道全域智治综合指挥中心接到一起警情。“有一男子躺在北一路与青西三路桥底下,请处置。”综合指挥中心立即安排“手脚”前往处置,经现场了解,该男子属于意识清晰的流浪人员,身上没有身份证等能核实身份的信息。
“手脚”队员将情况上报,“小脑”立即开启“双脑联动”,对该警情进行联合会商。经过细致的数据库人脸识别分析,最终通过当事人面部特征确定其身份,并联系上了当事人家属。当事人家属得知情况后连夜从江苏宿迁赶到了河庄派出所。
据当事人妹妹讲述,该男子因与妻子感情破裂且工作不顺,与妻子离婚后一蹶不振,独自离开家乡近9年杳无音讯。多年来,家人从未放弃寻找他,9年间,父母相继去世,找到儿子成了父母最大的遗愿。最终,在家属与河庄派出所、街道综管大队的轮番劝说下,男子表示愿意和家人一起回去,也会尝试慢慢融入社会。
“真是谢谢你们,要不是你们,我也找不到哥哥,这次接他回去也算是我们一家真正团圆!”当事人的妹妹连连感谢。
此次非警务类警情快速处置,得益于街道推行“小脑+手脚”警网协同运行机制。所谓“小脑”,是指街道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一个集无线通讯系统和风险预警综合数据处理、任务指派、流转督办、绩效评估等功能的“数字驾驶舱”。而“手脚”则是一支集综管大队,综合执法队、村(社区)网格员、街道矛调中心、劳动监察中队的综合力量。通过运行“一事一分析”联合会商研判机制,建成“分析研判-事项受理-指挥调度-联动处置-评价反馈-分析研判”全流程处置闭环,可以让警情处理更合理、更迅速、更有效。
“在各类警情中,很多都是求助类、矛盾纠纷类等非警务类事项,通过警网协同,不仅可以让‘急症’‘未病’标本兼治,还有效增强基层治理力量,充分发挥数智的作用。”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自“小脑+手脚”警网协同运行机制以来,街道共处理非警务类警情6077起,及时受理率100%,现场处置率100%,经双脑联合会商研判后流转至各责任主体事件1752起,已处置1734起,处置率达98.97%。
下一步,街道将持续发力推进平安建设,积极应对辖区内非警务类事件处置,以源头治理、隐患排查、部门联动等方式为抓手,有力推动纠纷类、求助类、安全隐患类等警情的妥善处置化解,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增强辖区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