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增收2万元 钱塘“田心集”一把伞撑起就业一片天
发布日期:2024-06-13 15:46 信息来源:潮新闻
“端午节前接到了新订单,是一批夏季防晒伞。可以说,田心集改变了我的生活。”在杭州市钱塘区河庄街道田城社区,年过古稀的沈阿姨笑着说,这个端午假期,她正为了这笔订单忙碌不已。
田心集是什么?它如何改变人生?带着这些好奇,日前记者走进田城社区,一探究竟。
一头连居民 一头连企业 “家门口”一条龙就业服务
早上7时30分,走进位于田城社区云上澜苑邻里中心的田心集共富工坊,里面已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这边正在组合伞布和伞架,那边在用缝伞枪固定,另一边在折叠成品伞,每个人都全神贯注地忙着手里的活计,时而唠几句家常……这样让人暖心的场景在田心集每天都发生着。
田心集缘何诞生?
云上澜苑小区居民多为来自街道辖区16个村的拆迁安置户,搬到城市居住后,不少住户产生了失落感:老街坊不像过去可以敞开大门,随时串门唠家常;泥腿子住进了高楼房,不再种地,生活节奏变了,变得有些空落落了……为了让他们更快融入新生活,田城社区谋划利用社区公共用房成立共富工坊。
2023年3月,田心集共富工坊正式投入使用,为闲散劳动力及低收入群体提供家门口灵活就业渠道,这也是河庄街道首个由村社打造的巾帼共富工坊。田心集一头连着居民,一头连着企业,与钱塘区天娥伞厂进行紧密业务合作,为居民提供免费技能培训、材料配送、成品回收等一条龙就业服务。
人均年增收2万元 田心集让人心甜
对于田心集,70多岁的沈阿姨满是感激。30年前,她成了单亲妈妈,独自面对生活的压力:子女年幼需要养育,文化程度不高找不到好工作,只能依靠农耕……农村老屋拆迁后,她住进了云上澜苑,住进了亮堂的新家,却一度陷入焦虑:习惯了劳作,突然不种田了,收入少了,有些失落。
“田心集成立后,我觉得机会来了,我一定要抓住。”她果断加入这个新创设的共富工坊,每天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离开。虽然动作不如年轻人灵活、效率也没有年轻人高,但她肯吃苦、埋头学,一步一步慢慢精进,无论是防晒伞、迎宾伞还是折叠通勤伞,出品均是上乘。她的态度和坚持感染了不少人,不少老伙伴闻讯加入队伍,居民廖大姐就是其中之一。
“孩子出门上学了,我在家没什么事情可做,成天觉得自己没啥价值。现在有空我就到工坊里做做活,既充实了时间、学到了技术,又能赚钱。”攀谈中,居民廖大姐告诉记者,帮孩子选了一个暑期培训班,学费就是从田心集工坊赚来的。
截至目前,工坊培育来料加工经纪人兼技术骨干1名,共吸纳劳动力100余人,辐射16个行政村的拆迁安置户。其中工坊内固定员工约20人,实现人均年增收约2万元。
这个让人心甜的田心集,获得了很多关注。近期,杭州市妇女联合会、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杭州市乡村振兴局)公布了杭州市首批“巾帼共富工坊”名单,田心集榜上有名。
沈阿姨知道消息后很开心:“一把伞虽然不起眼,却为我撑起了一片天。我的故事在继续,我们田心集巾帼工坊的故事也会继续的。”(林雨尘 张文利 杨惠丽 胡润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