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区政协一届四次会议第24055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6-13 11:49 信息来源:区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
陈伟刚委员:
您在钱塘区政协一届四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加强统筹加快推进钱塘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钱塘区新型基础设施的情况
(一)信息基础设施方面。近年来,钱塘区加快推进以5G、双千兆为代表的网络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建设,高速泛在、算网融合、智能敏捷、安全可控的数字基础设施加速构建,数字基础设施指标达到129.2分,居全省第二。从网络通讯设施来看,已实现乡镇以上地区全覆盖、行政村5G网络“村村通”。从算力基础设施来看,我区已建成世纪互联、网础科技、广翰江东三大数据中心,总投资32.4亿元的光环新网数据经济科创中心项目正在加速建设,目前2栋数据中心机房已完成结顶,整体预计2025年建成投用,将承载10000架机柜,打造成集服务与研发为一体的现代化绿色云计算基地和电子科创产业园区。从新技术基础设施来看,我区整合52家数字服务商、“链主”企业组成“未来工厂”发展联盟,依托联想新视界3D引擎Z-Engine、决策支持引擎I-Engine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产品和技术,打造拓思(DTOS)数字孪生应用支撑平台,目前我区已建成顾家全屋定制、九阳厨电协同智造、中策“1+5+X”协同制造3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顾家家居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累计认定市级“未来工厂”体系企业35家,连续三年居全市第一。
(二)融合基础设施方面。钱塘是全省汽车产业主平台之一,乘用车产量占全市95%以上,汽车及关联制造业年产值超800亿元,钱塘先后获评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省级“链长制”优秀示范单位等荣誉,产业能级和区域首位度持续提升。当前,面对汽车智能化浪潮带来的空前机遇,钱塘趁势而上、主动作为,在省市高度重视下,我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工作进入提速发展阶段,促成全域开放试点,招引了文远知行、领骏科技、新石器等一批智能网联项目,打造了“亚运轮滑中心专线”、无人快递物流等一批应用场景,在2023年度“全市智能网联车辆测试与应用工作考核”中,列全市第四位。
(三)创新基础设施方面。钱塘区建有全省最大规模的高教园区,高教资源丰富,已集聚14所高校、20余万在校大学生,共有省级以上特色专业共有117个;中国科学院医学所、杭州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浙江省机器人创新中心、钱塘科技创新中心等各类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研究院、智库等特色平台329个。2023年,中国科学院医学所获批中央事业单位法人,成为全市首个中国科学院直属院所,科学城产教联合体入围首批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飞机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成功获批浙江省技术创新中心,实现钱塘“塔尖重器”新突破。
二、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举措
(一)努力夯实信息基础设施。网络通信设施方面,钱塘区积极组建5G建设推进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常态化协调解决在5G建设过程中的资源整合、拆迁补偿、转供电价、职责划分和标准落地等问题。新技术基础设施方面,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全面摸底109家试点改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遴选首批试点改造企业,启动数字化改造方案申报备案;钱塘低空智谷研究院揭牌成立,重点聚焦三链一网(工业级/低成本无人机、无人反制与对抗、低空数字信息网络安全产业链,低空综合运行与管理网),推进钱塘低空新基建运营网络建设。
(二)重点布局融合基础设施。2023年以来,钱塘区全力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示范区建设,在工作机制、场景示范、政策制定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工作机制方面,已组建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区经信、公安、财政、交通、前进智造园、城发集团成员参与的智能网联车辆创新应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由前进智造园作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链主单位,推进智能网联项目招引;由区交通局协调开展场景建设等职责分工。各部门先后前往广州、无锡等地学习调研建设经验,区智能网联专班先后召开12次会议,扎实推进亚运线路踏勘、车企上路准备、无人车牌发放、吉利商用试点申报、新兴项目招引等各项工作。场景示范方面,成为全市首批全域开放测试应用试点区域,并以此打造全市首批无人快递物流应用场景和全市首条自动驾驶巴士线路“亚运轮滑中心专线”,亚运专线运行2个月期间,获得40余次媒体采访报道。政策制定方面,借鉴参考北京、深圳、武汉等地区先行政策,根据区内产业需求,智能网联汽车专项政策已通过区政府常务会议,支持内容涵盖了场景示范、仿真测试、车路协同设施、项目揭榜挂帅、管理平台建设等方面。
(三)持续落地科技基础设施。校企合作方面,落地6个高校技转中心,建成并运行钱塘科学城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综合体,迭代升级“钱塘校融”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服务平台,常态化组织“博士入企”、“百家名企高校行”等活动,打造“钱塘校融·校企双进”品牌,谋划钱塘区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建设方案,1-3月实现技术交易额7.67亿元,增长38%。产教融合方面,出台“区校合作新政十条”,成功创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建成杭电、计量、传媒、浙工大校友产业园,与水利水电共建数字经济产教融合基地,推动理工、杭职与医药港共建生物医药现代产业学院、实习实训基地,推动计量与早鲜一步、焕醒科技共建联合实验室。目前区内高校共建有产业学院 39 家、教育部认定产教融合项目 337 项,集聚校友企业 3000 余家,实现营收超百亿元。科学装置方面,积极抢占前沿技术制高点,围绕“车芯药材航”五大主导产业,布局建设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完成中国科学院医学所二期、飞机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重离子研发中心等项目建设,增强源头技术供给;主动探索与省科技评估中心合作,做好钱塘区成果转化工作评估及实验室体系建设,完善出台《钱塘(新)区共建研发机构管理办法》,加强对共建机构的管理;高质量发挥钱塘科学城高能级平台和全省最大高教园区的特色优势,打造全链条式协同创新平台,成功申报省内唯一的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推动高校学科建设、地方科技发展和社会人才培养的有机统一。
三、下一步计划
(一)在数实融合上再深化。深化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光环新网数字经济科创中心的建设,利用中小企业转型“试验田”和现有算力基础设施“承载地”作用,培育和招引数字服务商,为制造业后续发展打好坚实基础;深化新技术基础设施,深化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建设,加快梳理试点行业改造企业名单,举办供需对接会,助推中小企业与数字工程服务商签订合同,落实128家规上工业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深化数据价值释放,推动企业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认证,争取省级贯标试点,努力发挥数据在促进企业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方面的价值。
(二)在新兴产业上再布局。智能网联方面,大力发展数智交通产业园,推动吉利等区内三大整车企业加速导入智能网联车型,重点发展感知、决策、通信、人机交互、车载芯片、地图导航等增量零部件及关键组件,拓展城市运营、智能服务、智慧出行、车路协同等智能网联场景应用,制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示范区的行动方案》和智能网联专项政策,努力争取国家级“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核心区。元宇宙方面,尽快出台元宇宙产业专项扶持政策,重点支持以基础软件、内容生产、实时渲染、网络传输、数据融合、人机交互、新型显示、高性能计算等元宇宙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为主营业务及推进元宇宙技术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应用的企业,发挥钱塘科创中心、钱塘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作用。
(三)在科创建设上再攻坚。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矩阵,加快推进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钱塘科创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加速形成战略科技力量,推动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为区域和产业发展提供源头技术供给。目前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二期项目顺利结顶,将建设PI实验室、核酸研究中心、各类生物及分子实验室、动物房样本库等,有望于2025年底前投入使用;钱塘科创中心项目目前正按计划施工,预计2026年底建成。强化科创载体培育,围绕五大主导优势产业发展,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产业集群”孵化体系,积极引导孵化器合理布局,加强孵化器分类分级管理,引导孵化器梯次培育发展,促进功能优化,贯通创新孵化全链条服务体系。构建新型产学研创新体系。全面推广“钱塘校融·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平台”,用好企业技术需求精准匹配、仪器设备共享等产学研特色服务,形成“线上+线下”成果转化服务阵地。深化与区内外高校的合作,在成果转化上,重点推进利用区内高校科研与人才资源的“本地”优势,引导区内外企业与高校合作将研发中心、研究院、研发总部建在环大学城区域,加速推进计量大学国家科技园扩园项目在河庄开园;在产教融合上重点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实习实训基地等产教融合载体建设,助推高校教育体系改革,畅通“校内苗圃-校外孵化-产业加速”的创业孵化路径,将更多高校资源导入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领域;在校友经济上持续发挥好“1个校友总部联盟+2个钱塘高校校友联合会+4个校友产业园”校友招商引智网络作用,探索校友会组织赋能地方发展新模式,实现校友经济提质升级。
感谢委员对我区新型基础建设的关注,我们将充分吸纳您的建议,并在后续工作中与您持续保持沟通。
杭州市钱塘区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
2024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