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地方和校本课程专题研训活动举行
发布日期:2024-05-06 10:34 信息来源:钱塘教育发布
近日,杭州市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地方和校本课程专题研训活动在杭州市钱塘区景苑中学举行。全市100多位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围绕“食品营养与健康”的活动主题,三位老师分别执教了三个阶段的课内指导课。
拱墅区朝晖中学的凌心茹老师执教《“食品营养与健康”选题指导》课。凌老师以“为中小学生健康饮食提出合理建议”打开话题,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探索饮食与健康的关系,生成感兴趣、易操作、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钱塘区景苑中学徐丽菲老师执教《“食品营养与健康”困难梳理与问题解决指导》课。徐老师借助“问题梳理单”指导各小组梳理活动中的困难和问题,合作寻求解决方案,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为活动的继续有效开展保驾护航。
钱塘区景苑中学的林立洲老师执教《“食品营养与健康”成果展示》课。通过形式多样的小组成果展示,学生们在欣赏中研讨,学会表达与交流,学会总结与反思。
余杭区太炎中学的杨婧老师执教了地方课程《人·自然·社会》中的《走向高效生态农业》一课。杨老师以余杭区“稻香小镇”永安村的生态农业为例,引导学生了解高效生态农业的类型和特点,尝试为永安村的生态农业设计发展规划,为家乡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
在评课议课环节,上课老师从教材处理、教学情境、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板书等方面与大家分享了备课的心得,也交流了课后反思,观课教师利用午休时间进行了分组讨论,交流了学习体会,并对研讨课提出了修改完善的建议。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林滢老师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考察探究类活动的指导——以“让良田回归粮田”为例》的分享。她从主题生成、指导过程和课时分布等方面,介绍了学生在农业种植情况调研的基础上,探索杭州利用茶豆套种方法进行非粮化管理的实践成果。
余杭区中泰中学林庆洁老师作《循证课堂:让学生思维“说”出来——课内指导策略的教学实践》的观点分享。林老师以“课桌的改良设计活动”为例,阐述“循证课堂”五证优化策略。
桐庐县三合初级中学周梦蝶老师以《理·觅·探:大概念视域下初中地方课程微项目活动研究》为题,介绍了通过“审视教学现状”“实践实施策略”“反思实践思考”实现高效课堂的研究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区域实践。结合本次研训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专项调研组还现场听取了文海小学、景苑中学、金沙湖实验学校的课程实施情况汇报。浙江省教研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员方凌雁老师、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员俞丽萍老师及各区县市教研员参与调研。
钱塘区教研员姜海庆结合钱塘区实际情况作了《钱塘区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实施的一般路径》主题汇报。杭州市文海小学校长邓华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文海样态》为题,钱塘区景苑中学校长邱松良以《素养导向-“新课标”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探究》为题,钱塘区金沙湖实验学校副校长魏青利以《童年味道理念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实施》为题,分别从校情分析、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保障等方面,阐述了各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过程及成果。
浙江省教研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员方凌雁老师肯定了钱塘区各校的实践付出。方老师提到,一所学校能坚持做综合实践这门课程,说明这门课程在学校已扎根,有常态机制,综合实践活动进入课表,同时落地学校。同时,方老师还建议学校,在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既要体现校本特色,又要关注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综合实践活动始终是五育融合的课程,是其他实践课程不能替代的。她希望各校在推进中,要对标国家课程方案,让课程体系更规范。
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员俞丽萍老师提出,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加强内容体系的建构,重视课内指导和课外指导的结合。针对教研活动中的四节研讨课,俞老师提出课堂教学环节要简洁明了,逻辑严密,学习目标与学习任务的设计要清晰可见。不同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课要把准课型特征和指导的重难点,地方课程要体现地域特色和家国情怀,处理好教材与课程资源的关系。俞老师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中肯建议,同时希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学校发挥其应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