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谁在“投资增速”赛道领跑?钱塘第一、临平第二、滨江和桐庐并列第三
发布日期:2024-05-22 17:46 信息来源:区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投资,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大引擎。
前不久,杭州13个区、县(市)发布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榜单。在增速赛道,钱塘区以15.1%的成绩强势领跑,临平区以10.2%位居第二,滨江区、桐庐县以9.4%并列第三。
钱塘如何打动企业来投资?
来看看钱塘区一季度“投资成绩单”——
一季度,钱塘区固定资产投资142.34亿元,同比增长15.1%,增速居全市第一。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3.6%,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2.4%。
项目建设,是投资增长的关键支撑和驾辕之马。在“拼项目”赛道,钱塘区有好策略。
2024年初的一场招商引资大会,钱塘区就引得文远知行自动驾驶环卫事业群中国总部项目、和顺科技碳纤维项目、高端网通设备研发中心与制造基地项目、芯聚半导体项目、谁与医疗产业化项目、风凌“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等多个项目落地,可见其吸引力。
2024年3月,钱塘区又有34个重大项目一同按下“启动键”,总投资421.8亿元。其中就包括总投资50亿元的三花智控未来产业中心项目,以及总投资3.63亿元的正泰中自高端自动化装备及配套传感器制造项目。
大项目频频落地,成为钱塘区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拿下“杭州第一”,钱塘区的吸引力在哪里?
“想打动企业来投资,就要提前考虑企业的顾虑,把解决方案提前准备好。”钱塘区发展和改革局相关负责人透露,项目落地前,钱塘区就成立了项目专班,主动了解项目需求,精选落地区块,共组队上门服务对接了20多次。
2023年7月,“三花智控未来产业中心”项目落地钱塘区。
项目落地后,钱塘区又召集了企业、设计院,了解三花的发展需求,并组建了一支联合审批小组,为企业推荐了离老厂区仅200米的理想位置;同时,还邀请三花智控相关负责人实地踏看土地,精准促成项目落地。
三花智控未来产业中心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三花深耕钱塘区20年,再次选择将大额投资项目落地钱塘区,就是因为钱塘区这么多年来对三花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不遗余力的支持和服务。”
除了用“精准服务”打动企业,坐拥丰厚的人才资源,也是项目青睐钱塘区的原因之一。
浙江正泰中自控制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永忠坦言,选择将新项目落地钱塘区的其中一个原因,正是这里有浙江省最大的高教园区。目前,正泰中自已经有一支超过500人的人才队伍,和多所高校开展了校企合作。
二季度拼投资
杭州区、县(市)有哪些动作?
抓项目,强产业,是拼经济的重头戏。二季度,又是决定全年经济走势的关键期,杭州各区、县(市)在这场重头戏上,各有动作。
走出去,把项目“请”进来。
4月以来,杭州多位区委书记就纷纷“出远门”,赴北京、安徽、福建等地忙考察学习、忙招商引资。钱塘区招商引资代表团走得更远,飞到了德国、意大利,开展海外敲门招商活动,并与拜耳作物科学研发部、大公鸡ChanteClair都达成了合作(详见5月8日都市快报04版)。
发布政策,激发投资活力。
翻开杭州13个区、县(市)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榜单,淳安县和建德市有所回落。二季度,是决定全年经济走势的关键期,这两位兄弟也早已谋划了大动作,蓄势猛冲。
4月3日,淳安经济开发区就定下了“产值冲百亿”的目标: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增长2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税收收入增长15%以上。
近日,建德市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也提出了“力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的目标。
今年,建德市将安排1.95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教育、市政、交通、水利、安置房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此激发全社会投资活力。
项目引进来,“住”在哪里?
建德市也为项目留足了大展拳脚的空间:2024年计划供应各类建设用地2900亩,争取批次项目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000亩以上,重大项目用地指标应保尽保、应批快批。
为了招引优质企业、团队、人才落户,临平区甚至“建了一座城”。
4月26日,临平数智城战略发布,谋划了一座总面积为38平方公里的新城,将打造“数字化产业集聚地、新业态总部集聚地、创新活力年轻人的集聚地”。
临平区委书记陈如根表示,打造临平数智城,是临平区提能发展关键性策略。当前,数智城“主骨架”已基本成型,期盼更多优质企业、团队、人才落户临平数智城,共同点亮杭州城东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