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警示 | 注意这些细节,饮食更安全

发布日期:2024-04-29 11:27    信息来源:钱塘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天气逐渐炎热,开胃爽口、制作简单的凉拌菜,便利、多样的果切备受青睐。不过,从食品安全角度来看,没有经过充分加热,凉拌菜和果切易被病菌感染,很多消费者对此没有足够的了解和警惕。那么,这些食品究竟有哪些安全隐患?自制和食用凉拌菜、购买果切时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存在的安全隐患

凉拌菜的制作和食用风险,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是凉拌菜食材大都未经高温烹调杀菌的步骤,即使食材经过焯水处理,但出于口感方面的考量,时间短易残留一定的细菌和微生物。同时,卫生条件和操作规范程度也会影响凉拌菜的食用安全,比如原料没有洗净、砧板或刀具没有生熟分开等,也会给微生物滋生提供方便。

二是制作完凉拌菜后储存时间过长或储存温度过高,会给致病微生物的繁殖提供机会,甚至引起食物中毒。

果切存在安全风险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品控,在许多生产环节上不透明、不统一,具体有三方面:

一是原材料的选择。果蔬原料储存温度、放置时间都会影响新鲜度和安全性。即使水果只烂了一小块,整个水果都会存在因腐烂而产生的霉菌毒素。有些不良商家会把水果腐坏的地方切除,保留好的部分继续销售,类似市场乱象很多。

二是食品加工。使用非食品级的消毒剂清洗果蔬,消毒后表面残留,切水果时用的工具、容器等未达到洁净、卫生的标准等都会导致食品安全问题。

三是食品包装。果切包装直接接触到食品,如果使用不卫生的包装盒、包装后储存水果的条件不满足,都会导致果切食品污染和微生物超标。

细菌生长速度快,常温下制作、存放更容易滋生致病微生物。一般情况下,在室温环境(26℃左右)中保存超过2个小时,就会受到微生物污染,超过5个小时,就会变质。

虽然对多数健康成年人来说,一般情况下细菌性食物中毒引起的反应只是腹痛、腹泻、呕吐等急性胃肠炎症状,但对某些免疫力低下的特殊人群来说,却可能带来更大的危害。

二、需要注意的细节

1、食材选购要正规:从正规超市或市场购买新鲜的食材。如果需要用冷荤类肉食(熟食)配菜,因为这类食材蛋白质含量高,更易腐败变质,所以建议首选真空包装的产品,充分加热后再调味。

2、食用储存需科学:现做现吃,尽量当餐吃完,不要长时间存放。即使用冰箱冷藏,建议也不要超过2个小时。凉拌菜本身杀菌并不彻底,加之食用时用筷子频繁翻动等都会让细菌趁虚而入。尽量在家切水果吃,即切即吃,即时冷藏(温度在5℃以下),且最好1-2天内吃完。

3、市场购买需谨慎:与家庭自制凉拌菜相比,更应该警惕一些室温下售卖的凉拌菜。特别有些集贸市场的熟食和凉菜档口,没有低温冷藏柜,制作好的凉拌菜在室温下长时间摆放,虽然加盖了防尘纱罩,看起来很卫生,但其实无法避免微生物的侵入,这样的菜无论多美味,都最好谨慎购买。购买果切食品应注意以下两点:1.如果发现所购果块颜色发黑、果肉发蔫软塌、果盘渗汁或闻到有酒味等,表明水果本身不太新鲜或切开时间较久,不建议购买。2.建议在水果店内自行选好水果,让店家现场处理,购买后4小时内食用。

4、消费凭证要留存:消费过程中,如发现食品经营单位供售的食品腐败变质、感官性状异常的,要第一时间停止食用,注意留存相关消费凭证,可先与商家协商处理,如协商不成,收集好相关证据及时拨打12315或12345投诉举报电话。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