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区交通运输局2023年工作总结与2024年重点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4-03-18 14:30    信息来源:钱塘区交通运输局

202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交通系统的支持指导下,钱塘交通聚焦打好经济翻身仗、亚运攻坚仗和城市交通系统化治理仗三件大事,重点攻坚世界一流强港和交通强省建设工程,全力抓好交通投资建设,着力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运输服务提质升级、行业治理高效协同,重谋划、推进度、抓落实,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高质量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用实际行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为做好全年交通运输工作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按照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高标准、高质量开展了系列主题活动,全面营造了具有“钱塘味”“交通味”的学习氛围,召开了交通运输系统主题教育总结大会,工作扎实、成效显著。

(二)面对史上规模最大、项目最多、覆盖面最广、保障难度最大的一届亚运会,冲锋在前、连续奋战、精益求精,全力打赢亚(残)运交通运输服务保障攻坚仗。一是夯实“备战”。编制赛事场馆交通运行保障方案,先后完成迎亚(残)运快速路项目建设、通勤道路“三化一平”专项整治、入城口环境品质提升和场馆周边“最后一公里”引导设置等工作,期间增设赛事公交专线23条、地铁专线2条,设置外地车辆临时集散停放场地2处,保障各类交通设施高效落地。二是强化“临战”。清单化推进赛时交通保障演练、组织优化、公共服务、环境治理四方面重点任务,圆满完成各项演练任务3次、开(闭)幕式观众接驳演练6次、涉亚应急演练6次。三是打好“实战”。联合区公安分局,组建“一办三专班四战区”组织架构,赛事期间保障各类赛事班车1257辆次准点率100%,涉亚交通伤亡事故“零发生”,参赛运动员“零投诉”,赛事整体运行平稳有序,得到各方高度评价。

(三)坚守交通建设主阵地,坚持难中求进,狠抓项目攻坚,实现投资规模、增速“双稳进”,充分发挥稳经济稳增长“压舱石”作用。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抢抓世界一流强港和交通强省建设的重大机遇,全年完成交通投资24.49亿元,同比增速20%。S211头蓬快速路、104国道杭州河庄至衙前段实现开工建设,杭绍甬高速公路年底建成通车,江东三路过江通道、104国道海宁许村至钱塘河庄段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前期稳步推进;同时配合实现全市首个千吨级内河码头通航开港,通过海河联运模式,“港产联动”相关做法成功入选省厅三个“一号工程”典型案例。

(四)践行人民至上发展理念,全心打好城市交通系统治理持久战,用心用情办好交通民生实事,“人民交通为人民”深入人心。一是拥堵治理高效开展。全年实施学校交通综合治理4处,堵点治理4处,统筹推进之江东路停车整治,全市治堵工作现场会首次落户钱塘。二是出行服务持续做优。优化公交线路18条,新辟地铁接驳线3条,收回萧山运营的13条区内线路,累计运行“求知”“通勤”等各类专线137条,惠及38家企业单位共20余万人次,并于9月6日成功启动“人才巴士”专线。三是农村公路不断完善。实施公路养护5条14公里,完成公路新改建2条8.1公里,维修改建危旧闸桥2座,开工党农线提升改造工程,建成投用江东大桥过江慢行交通系统,成功实现河庄街道入选市级“四好农村路”示范街道,并获专项资金奖励。

(五)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安全强基、绿色低碳,创新突破,有力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探索智治前线。试点开通河庄街道全区首条预约响应式“云公交”,实现“实时约车、动态拼车、一点就到”公交服务;联合编制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示范区建设方案,实现全市首条智能网联亚运接驳线上线试运行,期间实现1500余人次试乘;大力推进交通系统开展数字政府建设,相关工作获2023年度市政府集体嘉奖。二是坚守生态红线。全年更新新能源公交车93辆、出租车64辆,累计更新新能源公交车290辆、出租车217辆,占比76%、54%;淘汰存量国四柴油营运货车676辆,累计淘汰率达56.4%;打造下沙港海河联运模式,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5万标箱,实现企业物流降本增效和绿色低碳双目标。三是筑牢安全底线。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平安护航亚运等一批专项行动,整改问题隐患817处,立案查处260起,共计罚款108万余元,全年交通运输领域共发生亡人事故4次,死亡人数4人,同比降幅33.3%、55.6%,成功实现“双下降”。

(六)不断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实干担当的鲜明导向,全力打造勤廉并重的交通铁军。一是高质量开展党建工作。持续打造党建示范标杆,牵头抓好交通运输行业党建工作,传化公路港临江综合物流产业园入选全国百强“司机之家”,传化智联货车司机群体党建工作经验做法获省交通运输行业党委发文推广。二是高要求深化清廉交通建设。在派驻纪检组的监督指导下,局党组切实扛起主体责任,持续开展交通运输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修订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深化“廉通”品牌行业监督机制,全力培育年度清廉交通先进典型,清廉公交案例获年度清廉钱塘建设提名。三是高标准推进队伍建设。公开招引政府雇员2名,借调至两办、组织部等重点部门人员5名,输送亚运专职干部5名,推动开展新一轮科级干部竞岗,进一步优化干部梯队结构,始终把队伍建设作为推动交通运输发展的坚实保障。

二、2024年重点任务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新定位新使命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冲刺之年,也是世界一流强港和交通强省重大项目、现代化交通物流体系、“四好农村路”2.0版等关键性工作的全面推进之年。做好今年交通运输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杭州、钱塘等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市区两会精神,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原则,围绕“当好先行者、谱写新篇章”,以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开路先锋为使命定位,以建成高水平交通强区为总体目标,以建设一流强港为关键牵引,以“创新提质年”为载体抓手,集中精力实施基础设施提升、营商环境提质、平安交通强基、绿色低碳突破、改革攻坚提效、党建引领铸魂等“六大行动”,全面夯实综合交通建设“六大基础”,全力争取标志性、突破性成果。重点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实施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夯实交通发展“经济基础”。一是扎实推进一批。重点推进高速公路和国省道等重大项目建设进度,按照全市下发2024年综合交通重点项目计划,104国道杭州河庄至衙前段工程确保完成年度投资4.5亿元,累计总体形象进度26%;S211头蓬快速路确保完成年度投资13.55亿元,累计总体形象进度55%;加快推进杭绍甬高速河庄互通、义蓬枢纽工程施工,确保交通投资底数。二是协调破难一批。聚焦中环项目,做好省市节点考核衔接,按能早则早原则,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年内确保104国道海宁许村至钱塘河庄段工程(钱塘新江村至河庄段)取得工可批复,配合过江通道段完成规划选址与用地预审联合论证会,重点攻坚江东三路过江通道工程前期,明确建设方案。三是谋划储备一批。启动钱塘区农村公路网等专项规划编制,提前谋划“十五五”规划前期和重大项目储备,统筹谋划绕城高速北移和省市级主导项目整体安排,确保交通项目储备有序。

(二)实施营商环境提质行动,夯实交通发展“民生基础”。一是开展城市交通系统综合治理行动。全年计划开展堵点治理不少于6处,同时针对下沙港周边疏港交通、五大市场周边集散交通等全区重点关注区域,集中力量谋划开展区域堵点综合治理。二是开展公共服务优质共享行动。出台《钱塘区公共汽车运营服务成本规制实施方案》,围绕轨道、公交、慢行系统“三网融合”,完成优化新增公交线路5条,开通各类定制线路3条;重点针对临江产业园区,复制推广河庄街道“云公交”试点经验,提升低客流区域公交运营效能。三是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行动。围绕“四好农村路”五年提升工程,实施党农线、观十五线(一工段至四工段)提升改造道路2条,开展观十五线、左十四线等大中修道路4条,总计里程15.3公里;谋深谋实“交通+”场景应用,大力推进客货邮融合共富,争取“最美农村路”“客货邮融合样板”等正向激励加分,全力争创“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

(三)实施平安交通强基行动,夯实交通发展“安全基础”。一是紧盯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聚焦“两客一危”、非法营运、超限超载等重点领域,深化公路事故多发点段、平交口、危旧桥梁等专项整治,全面启动21处公路隐患点治理,重点抓好省市挂牌治理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开展严重超限车辆专项整治,力争75吨以上超限车辆下降30%,普通公路超限率控制在1.7%以内。二是强化重点群体涉稳管控。聚焦货车、出租车、网约车司机等重点群体,健全跨部门协作机制,加强分级分类管控,确保“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联合公安、属地街道,全面启动邮政快递业纳管,持续开展寄递业安全反恐检查,加大实名寄递、开箱验视等监管力度。三是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注重平战结合,健全应急体系,推进交通应急保障基地建设,强化队伍装备建设;迭代升级防汛防台应急预案,完善战时运行机制和风险管控规则,加强应急装备配备,开展重大活动、灾害天气等应急演练。

(四)实施绿色低碳突破行动,夯实交通发展“美丽基础”。一是抓好车船装备升级淘汰。持续开展老旧营运货车淘汰,加快新增及更新一批公交车和新能源出租车,淘汰国四及以下老旧柴油货车200辆。二是推进运输结构优化调整。围绕运河二通道、下沙港建成运行,打好交通物流降本增效“组合拳”,重点打造“下沙—乍浦—宁波”等集装箱海河联运精品航线,大力推进公水、海河等多式联运发展,推动全区运输结构“公转水”发展。三是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巩固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成果,以扬尘污染治理、噪声污染整治为重点,严防扬尘和工程机械污染,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抓好维修行业环保整治,加强维修企业固废处置和VOCS排放的监督检查,推动新增共享喷涂中心1处。

(五)实施改革攻坚提效行动,夯实交通发展“科技基础”。一是推进智能网联交通发展。开展场景设置、政策配套、标准制定、运营服务等谋划研究,推进智能网联公交线路布局运营,力争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成果。二是强化制度重塑流程再造。推进落实“数字打非”平台应用,协同实现应用全覆盖,同时积极推广非现场执法手段,非现场执法处罚率不低于30%。三是推进智慧港口建设。依托下沙港上线“浙闸通”2.0,推进落实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建设,做实做密海河联运“藤蔓”,促进港产城一体融合发展。四是谋划交通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聚焦企业实际需求,按要求做好审批事项的取消、承接和优化,提高“跨省通办”、“全省通办”等便民举措服务质量,谋划交通运输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方案,树立交通政务服务品牌。

(六)实施党建引领铸魂行动,夯实交通发展“政治基础”。一是筑牢基层战斗堡垒。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以“红心领航”机关党建五大行动为抓手,进一步引导交通系统党员干部在各项任务中筑堡垒、亮身份、做表率,不断促进党建与业务相融合,加强机关党建品牌创新与迭代升级,更好发挥组织引领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二是深入推动行业发展。充分发挥交通运输行业党委作用,以“1+2+N”行业党建链为指引,深化小哥驿站、小哥议事、小哥直通车、小哥帮帮团等服务载体,激活行业放大效用。三是打造勤廉并重交通铁军。以“专项+源头廉通”治理为导引,以制度建设、源头治理为抓手,深挖“廉洁因子”,做深做细“廉通”工作室、“廉情”预报、“小哥廉通车”等载体,打造具有钱塘辨识度的“廉通”品牌。以实干担当为导向,以“最美交通人”、“党员先锋车”、“最美货车司机示范岗”等选树为抓手,大力培养和淬炼担当作为的交通干部,不断提升交通队伍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