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开学病”这里有妙招
发布日期:2024-02-28 09:43 信息来源:钱塘新区报
伴随着学校开学的脚步,不少疾病总会不请自来“凑热闹”。天气多变、时寒时暖,假期结束、状态难调,这种心理(开学焦虑症)和身体的双重考验,也让开学后一至两周成了各种流行性传染病的“高风险期”,也称之为“开学病”。
那么孩子们应当如何避免这些“开学病”呢?
根据“教育之江”发布的信息显示,开学正处冬春交际,很容易出现新冠肺炎、流行性感冒、诺如病毒肠胃炎等春季高发病。在预防上,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手段,家长朋友应定时定期给儿童接种相关疫苗,避免部分传染病的侵袭。其次,作为学生自身,也要加强个人卫生与个人防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做好“健康守护第一人”。此外,学校作为特殊的场所,也需要注意改善室内环境,及时通风,并加强监测,坚持晨检制度和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为同学们健康保驾护航。
说完身体上的“考验”,再来看看心理层面可能出现的“开学病”。开学焦虑症是指学生面对即将结束的假期,对无法有效适应新学期学习生活的担忧,出现情绪低落、心慌意乱、烦躁易怒、浑身乏力的状态。严重的还可能出现食欲不振、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尤其是在自我要求高、学习成绩优秀、适应能力弱、不善社交的孩子身上易于出现。
面对这种情况,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及时发现情绪、及时调整。首先要尝试调节生物钟,形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做好开学准备工作。平时可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保证开学后有旺盛的精力。其次,同学们可以尝试转移注意力,将重心放到学习的准备工作之中,如进行预习、制定新学期计划等等,从而达到缓解焦虑或紧张的情绪。
事实上,孩子出现“开学焦虑症”是正常现象,只要孩子努力调整,再配合家长引导、老师施教,学生就可以尽快地“收心”,以更饱满的热情开始新的征程。(记者 蔡依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