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联络站里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发布日期:2024-11-05 09:13 信息来源:钱塘新区报
组建专业代表小组 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生物医药产业是杭州重点发展的五大产业生态圈之一。2023年年底,杭州启动建设“中国医药港”,核心区就在钱塘(新)区,目前已集聚生物医药企业1700余家。
依托打造“中国医药港”的契机,钱塘(新)区在医药港里组建了一个医药港专业代表小组,全国、省、市、区四级10名人大代表双岗建功、凝心聚力,助推钱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生物医药产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组建代表小组等于是给人大代表提供了一个专业‘赛道’,能更好地激发代表履职的动力,提升代表履职实效。”作为小组成员,钱塘区人大代表、浙江九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公共事务负责人周玉坤介绍,自组建以来,人大代表主动把本职与履职有机结合起来,围绕钱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开展专项视察、调研座谈20余次,提出了上百条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建议在进一步支持招引创新医药企业的同时,加强对本土知名企业的培育。”
“建议对科研成果的奖励政策进行细化研究,避免资金的低效利用。”
“建议政策继续细化,针对不同层级人才做好差异化服务。”
……
在钱塘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的《“中国医药港”核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意见建议征集会上,医药港专业代表小组的成员们立足专业所长,结合自身履职经验,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人大代表的专业特长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用专业思考提出专业建议,真正为医药港发展贡献‘金点子’。”钱塘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一位人大代表就是一座连心桥。“除了是生物医药领域的专业人士,小组里的10名人大代表也都是在医药港深耕多年的专家,对医药港的发展很熟悉。”周玉坤介绍说。
通过日常走访,医药港专业代表小组发现,医药港里的企业职工对0—6岁孩子托管的需求越来越高。
在钱塘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医药港专业代表小组成员联名提交了一份《关于为杭州医药港设立0—6岁学前托管机构(含寒暑假托管服务)的建议》,提出设立学前托管机构,尝试开展“短时看护”“常规托育”和“学前教育”等服务,为医药港企业员工切实解决后顾之忧。
在这条建议的推动下,医药港附近的文思幼儿园开设了公办托育部,带动周边公办、民办幼儿园开展托幼一体化建设,帮助解决了近20个职工家庭看护幼儿的实际困难。
像这样的建议,医药港专业代表小组还提出了很多,涵盖医疗教育、人才招引等多个方面,均得到有效落实。
除此之外,医药港专业代表小组还充分借力自身资源,联合科研机构,推动创建生物医药产业园,先后引进中小企业20多家,为医药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注入了生机活力。
老街茶馆里“议”出幸福民生
“吃讲茶”,又叫“吃碗茶”,是流行于江浙一带的一种民间习俗,旧时百姓发生民事纠纷,双方都认为不值得到衙门去打官司,便约定时间一道去茶馆评议解决。
在头蓬老街156号,有一间古色古香的茶馆,“老街茶馆”人大代表联络站就设在这里。如今,这里成了人大代表与选民话家常、议民生的“幸福驿站”。
“除了喝茶聊天的地方,希望还能有活动室,平时和几位老伙伴下象棋、打牌也可以来这里。”
“茶馆扩建后建议多组织一些社区活动,我们喜欢大家一起热热闹闹的。”
“扩建好了我要带着孙子来,让他也参与议事,为社区发展多出出年轻人的意见”……
早上8点刚过,茶馆像往常一样坐满了喝茶聊天的居民。众人围坐在一起,讨论起老街茶馆议事厅改扩建的事。区人大代表、头蓬社区党总支书记陈秋平也参与其中,她把居民的想法一一记录下来。
头蓬社区是一个典型的老龄化社区,常住人口有5000余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有650余人。老人多,也热心,每天上午10点前、中午1点半以后,他们就齐聚在茶馆里喝茶聊天,久而久之,这里就变成了一个固定议事点。
钱塘区人大常委会义蓬街道工委顺应民意,在这里设立了“老街茶馆”人大代表联络站。同时,创新发展“吃讲茶”文化,打破以往“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人员”的议事协商模式,由社区老党员组成的“议事员”班底每日轮值,在茶馆里“坐镇”,实现“民声每天听、民情随时察、民忧马上解”。
“茶馆里每天都有人。居民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对社区治理的意见写在议事本上,到周二固定议事日这天,大家再坐在一起商议,解决问题。”陈秋平说。
几年来,“老街茶馆”人大代表联络站成为了老百姓想来、爱来的聚集地,“周二议事”也成为了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民情民意“情报站”,先后接待群众1780余人,听取和反映意见建议1100余件,让“有事找代表”成为常态,真正架起了为民服务的“连心桥”。
“社区居民想来、爱来茶馆是第一步,最后的落脚点要落在服务群众上,帮助解决他们关心关切的问题。”陈秋平说。
“能不能增加头蓬到地铁站的公交停靠点或接驳车班次?”2023年8月,家住头蓬老街的96岁老人金德海走进老街茶馆联络站,提出了一条建议,引起了在场众人的共鸣。
了解得知,头蓬社区周边建有地铁7号线、8号线,距离最近的7号线启程路站有1.8公里、8号线仓北村站2.2公里。每一段虽然路程不远,但步行过去也要半个小时左右,对老人来说很不方便。
议事结束后,陈秋平把居民诉求上报给了区人大常委会义蓬街道工委。人大义蓬街道工委第一时间与钱塘区公交车公司来到头蓬社区实地调研,广泛听取居民意见。经过5次议事后,确定了在头蓬社区新增设一辆接驳车,终点站连接地铁7号线启程路站。2023年10月,3176路公交接驳车顺利开通,有效解决了头蓬居民出行难的问题。
除了解决“出行难”,还有很多关乎居民生活幸福感的民生“金点子”从茶馆里诞生、变成了现实。截至目前,“老街茶馆”人大代表联络站已助推解决居民难题85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