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研修分会场活动举行
发布日期:2024-11-04 14:38 信息来源:钱塘教育发布
10月31日,以“对话 让教育洞见生命”为主题的杭州市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研修钱塘分会场活动在杭州市文海第二实验学校顺利举行。
杭州市钱塘区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颜丽函致辞,指出在学前教育“托幼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我们需要培养能带得了托班的教师队伍,发展与之匹配的托班课程,小步递进、有序合理地组建架构,稳步走好托幼教研支持的第一步。活动期间,杭州市钱塘区星河幼儿园、幸福里幼儿园的研修团队分别就评估方案、评估报告和评估典型案例进行了详细的汇报。
星河幼儿园的研修团队介绍了他们的内部视导方案,强调了以《评估指南》为标准,注重园本情感教育理念的融合,并通过班级、年级组、园级的对话,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自省和团队的有效沟通。幸福里幼儿园则展示了他们的“暖环境”协商评估方案,通过有温度的对话和深度反思,构建了暖心环境的托育生态图景。王芳老师与三位教师深入交流,强调了高质量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四个关键点:常态化质量评估意识、重视半日现场实践、树立解决问题的意识以及有效利用评价工具。王老师指出,环境的弹性改进是支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关键,而教师应成为“自己的专家”,不断学习、反思和实践。
随后,教师们围绕“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应用、暖环境创设后的教育实践以及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衔接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下午的活动以“协商式评价”为主题,杭州市教坛新秀王晓云老师通过专题讲座,详细介绍了协商式评价的起源、概念、流程和特点,并通过案例分析,清晰地展示了评价操作的三个阶段。王晓云老师强调,协商式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其三个特点包括立目标、找节奏和聚合力。
区幼教教研员翁丹丹分享了关于“托幼一体化”的理念和价值导向,强调了评估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性,并鼓励教师们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经验。
通过本次研修活动,教师们在平等开放的氛围中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并在反思的基础上实现自我成长。活动结束后,教师们纷纷表示,他们将更加注重观察和过程性改进,以促进儿童自然成长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