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金角银边” 钱塘以嵌入式体育场地推进体育惠民

发布日期:2024-10-30 14:41    信息来源:潮新闻 点击率:

原标题:“边角空地”变“金角银边” 杭州钱塘以嵌入式体育场地推进体育惠民

河边绿化带、桥下空地、闲置地库,这些在城市中随处可见的“边角空地”,也能变为满足居民运动需求的“金角银边”。10月29日,杭州市钱塘区2024年度新建嵌入式体育场地顺利完成验收。钱塘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实地踏勘了多个新建的嵌入式体育场地,并对场地具体完成度进行评审。

闲置地下室变身乒乓球室 助力构建和谐社区环境

穿过白杨街道野风海天城社区居民楼,从28幢地库入口一路向下走,转角便能发现一个“乒乒乓乓”的独立空间。这里便是野风海天城社区的乒乓球室,也是钱塘2024年建设的众多嵌入式体育场地之一。住在小区的陆阿姨原本并不会打乒乓球,正是因为这个乒乓球室,才慢慢学会并爱上了这项运动,“场地各个方面都很好,对我们来说也比较方便,带娃、做家务之余,也能让我有个放松身心的地方。”

目前,野风海天城乒乓球室已经成为了社区乒乓球爱好者们的聚集地,“球友群”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据介绍,作为社区公共服务的重要一环,街道对乒乓球室的地面、灯光、储物、休憩设施等方面做了提升。每当闲暇,不少居民便会聚在乒乓球室相互“切磋”,和谐、健康、活力的居住环境与社区氛围,也在“乒乒乓乓”的交流中逐渐形成。

绿化带变身体育公园 “10分钟健身圈”持续惠民

把河边绿化带、桥下空地、闲置地库等城市“碎片化空间”整修一番,就能唤醒沉睡的城市空间资源,将公共服务设施嵌入基层,最终以舒适完备的体育场地惠及周边居民。2024年,钱塘打造了义蓬街道向涛社区多功能运动场,新湾街道邻里多功能运动场等具有标志性的健身“打卡点”,将运动场地与周边环境完美融合,得到市民的广泛好评,进一步丰富了钱塘区布局多样、功能共享的嵌入式体育场地“10分钟健身圈”。

钱塘学正小学西侧的嵌入式体育场地,与学校仅有一墙之隔,原是一片绿化带。在白天,这里是学正小学篮球课、班级篮球联赛的举办地,也是美术老师带孩子们写生的“学正Park”。到了晚上,学校一侧的大门关闭,面向社区的大门打开,这里便成为了周边居民散步、打球的健身活动场所。下沙街道元成社区运动场,原本同样是一片路边绿地,现在则拥有两片乒乓球场与一个羽毛球场,占地面积约200平。到了晚上,不少居民就近相约球场,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全额补助赛事引领 打造钱塘“运动之城”金名片

自2022年开启嵌入式体育场地建设以来,钱塘区以优化全民健身资源供给,满足群众体育健身需求,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总体目标,全力推进“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嵌入式体育设施布局,以“全额补助”的方式大力支持街道、社区的嵌入式体育场地发展。2022-2023年,钱塘区共建设嵌入式体育场地9.42万平方米,发放补助1090万元。2024年,全区共完成21个嵌入式体育场地建设项目,建设体育场地50片,实际新增面积达2.9万平方米,涵盖了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篮球等众多大众体育项目,场地建设面积、片数均位居全市前列。

2024年,钱塘区用好用活嵌入式体育场地,在嵌入式体育场地上先后举办百村(社)篮球赛、西湖杯足球赛等全民健身活动,充分调动市民群众、企业员工参加体育锻炼和各类竞赛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场地使用率,打造钱塘运动之城、活力之城金名片。

“建设群众身边体育设施是一项持续性工作”,钱塘区民政文旅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未来与各单位再接再厉,不断满足辖区群众对健身设施的需求,用体育场地建设的关键小事,撬动全民健康的“头等大事”。(通讯员 樊相龙 沈利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