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版入口
退出老年版

由“工”变“师” 钱塘技术工人这样走向共同富裕

发布日期:2024-10-17 09:37    信息来源:潮新闻

技术工人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共同富裕“橄榄形”社会的主力军。如何更好地提升技术工人的获得感、幸福感?钱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作为产业大区,钱塘已集聚规上工业企业700余家,产业工人30.8万人。“以技提薪”是提升他们获得感、幸福感的一大抓手。2022年以来,钱塘推出“蓝领成才”职工素质教育计划,与辖区内高校合作,为技术工人定制免费技能课程,帮助他们在“厂门口上大学”“家门口学技能”。

玳能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品质工程师何晓燕就是受益者之一。中专毕业后,何晓燕入职玳能科技,最初只是车间流水线上的一名普通操作工。在“蓝领成才”计划的帮助下,何晓燕顺利通过了浙江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两轮学习,不仅圆了自己的大学梦,也从操作工成长为多能工、生产线长,最终晋升为企业的品质工程师。

7月,浙江省人力社保厅公布了2024年全省人社领域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第一批“最佳项目”,钱塘区《探索薪酬分配制度改革,推动技术工人增收创富》成功入选。该项目通过发布一个实施方案、形成一份指导范本、创建一套工作体系、设立一批观察站点、完善一组鼓励政策,引导企业优化技能人才薪酬结构,让技能劳动者真正因技能而获利。

自探索“以技提薪”两年来,钱塘区技能人才总量突破15万人,实现平均涨薪5%至10%,核心技术岗位年度涨薪20%至30%。“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的氛围日益浓厚。

同时,钱塘深入推进企业自主认定。2024年,钱塘新增7家企业成为自主评价试点企业,开展企业自主认定96批次,通过企业自主认定2000余人。在自主评价企业内,试点推进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构建高技能人才H型职业发展通道。

此外,钱塘聚焦特色产业,扎实推进技能竞赛,建立部门联动、院校协作、企业参与和社会支持的技能竞赛机制,坚持技能比武、岗位练兵常态化比赛,以赛励才、以练磨技,逐步提高钱塘技能人才整体水平。据统计,钱塘累计培育遴选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0家,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6场,新增技能人才6194人、高技能人才3227人、数字高技能人才795人。

改革赋能工人增收创富,服务解除工人后顾之忧。钱塘还聚焦技术工人成长、就业、生活等“急难愁盼”,于2022年上线“钱塘技工”数字化应用,重点建设成长成才、关心关爱、融在钱塘三大场景,帮助技术工人破解成长成才路径不畅、公共服务享受不充分、属地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三大难题。截至目前,“钱塘技工”个人端已上线16个应用,企业端已上线8个应用,用户数达68247人,涉及3014家企业。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