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小学AIGC师生赴青海德令哈研学交流
发布日期:2024-10-15 10:30 信息来源:钱塘教育发布
杭州市文海小学AIGC俱乐部孩子们的秋假过得有点不一样,他们横跨半个中国,跟随杭州市科技协会和杭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奔赴杭州对口支援地区青海德令哈市,看望援青教师,并为那里的中小学生送去了目前科技教育最前沿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课。
结伴探索“AIGC”的无限可能
近日,杭州市文海小学“AIGC”俱乐部的师生在杭州市科协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鲁玉安和杭州市文海小学STEM中心主任董银萍的带领下,跨越了半个中国,将钱塘优学资源——面向通用人工智能的“AIGC”体验课带到了海拔3000米的高原(德令哈一中与德令哈市实验小学)。这次活动为高原孩子打开了一扇通往通用人工智能时代的心灵之窗,让他们能够亲身体验这一前沿科技的魅力。
在机房里,德令哈的孩子们异常兴奋,他们对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充满了好奇,迫切想要了解“AI真的能否帮助他们写文章、作画、唱歌、制作视频?”浙江省财经大学的三位大学生老师详细讲解了相关理论,随后便进入了孩子们最期待的实战环节。由于杭州市文海小学是浙江省内首家成立“AIGC”俱乐部的学校,文海的小朋友们在这方面拥有更早的接触与实践经验,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德令哈中小学孩子们的“一对一”小老师。
在课堂上,小老师们积极引导,第一项任务是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设计并创作一幅融合两地爱心的国庆海报。文海的小老师认真地教授,德令哈的孩子则全神贯注地学习。大家与AI大模型互动,用它生成自己的诗歌、故事和插画,切身体验AIGC技术的魅力。教室里不时传出热烈的讨论声、鼓励声和欢笑声,创造的氛围热烈而温馨。每位孩子都渴望向老师和伙伴们展示自己的作品与灵感。
探访在青海支教的杭州教师
杭州市文海小学董银萍和郑芬芬老师带着“AIGC”俱乐部的同学们,怀着满满的敬意和关怀,专程来到德令哈第一中学,探望9位杭州援青老师。
在参观历届援青教师宣传长廊时,孩子们认真地读着青海马华林老师写的一中赋,聆听着赵校长讲述的一个个感人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深深触动着他们的心灵,让这些刚到德令哈、面临呼吸困难、流鼻血、头疼头晕等高原反应困扰的孩子,感受到杭州援青老师们在这片土地上默默奉献的艰辛与坚持。
在温暖的慰问会上,孩子们用心准备了来自家乡的礼物:香甜的杭州小糕点,传递着家乡的味道;柔软的丝绒围巾,带来了家乡的温暖;绚烂的鲜花,寄托着家乡的祝福。这些小小的心意,凝聚着他们对9位支教老师的感激与敬爱,仿佛在诉说着:无论身在何处,爱与关怀始终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