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版入口
退出老年版

钱塘教育再获六项省级荣誉

发布日期:2024-10-15 10:32    信息来源:钱塘教育发布

10月11日,浙江省教育厅网站公示和公布文件显示,钱塘区教育局喜获两项省级荣誉,钱塘区幸福河小学、听涛小学、钱江小学、文思小学等四所学校分别喜获省级荣誉。

“课间圈养”现象,作为困扰中小学校、家长和学生的一道难解之题,登上热搜,引发热议。教育成长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普通学校接受融合教育的特需孩子的课间活动又该何去何从呢?

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及融合教育相关规定,钱塘区教育局一直高度重视全区普通小学特需学生教育,以区特殊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区启智学校为特殊教育执行部门,遵循教育规律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立足“双减”情系特需,致力改进全区普通学校课间活动管理样态,努力打造适合特需学生的高质量课间活动,通过孩子、伙伴、影子老师、资源教师、家长、志愿者、巡回指导师,组织个体活动、小组活动、家校社活动、主题活动、补救活动等,助力特需学生享受课间高质量活动,有效减少、填补特需孩子心理负担、精神空虚、身体缺陷等,持续增加、赋予特需孩子融合度、协调性、幸福感等,让“十分钟”生成“十分爱”,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区教育局在启智学校校长陆建国、老师姚佳辉牵头负责下,区域案例成果《十分钟十分爱:特需学生高质量课间活动的区域实践》喜获浙江省第三十一批“双减”优秀实践案例成果。

钱塘区积极提炼“双减”工作“钱塘经验”,持续组织义务教育学校“双减”优秀实践案例常态征集(1期/半年),不断遴选、培育优秀案例,成效斐然。在本次省级遴选中,钱江小学案例成果《进阶学评:以学生发展评价促进育人本质回归》、文思小学案例成果《一房二操三课四游戏:小学生近视防控体系构建的文思新实践》均喜获浙江省第三十一批“双减”优秀实践案例成果。

钱塘区“双减”成果继2021年底幸福河小学一案例,2022年幸福河小学、文思小学、月雅河小学、杭实外各一案例,2023年新湾小学、景苑中学、崇德实验学校、新围小学、幸福河小学、景苑小学,2024年听涛小学、文清小学、河庄小学、区教育局(启智学校负责)、钱江小学、文思小学各一案例被教育部或浙江省发文认定、推广,“双减”成果扩大至19项,获奖成果数量走在全省前列,为提升师生幸福指数、钱塘优学高度树立了标杆、提供了典范。

区教育局、区语委办一直高度重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于2011年启动全区儿童朗读素养提升项目,以区教师教育学院为项目执行部门,每年在全区小学三年级开展儿童朗读“测·评·推”,以测摸底、以评促改、以推提质,“声”动钱塘,“读”领潮头。截至目前,钱塘区儿童朗读素养提升项目已持续实施14年,每年全区各小学均100%自觉将朗读素养提升纳入常规监测项目,区、校、年段三级项目管理日臻完善,项目效能日益彰显,有力提升师生语言文化素养,有效强化“一种能力两种意识”,与国家即将推行的中小学生普通话水平测试完美衔接。该项目得到钱塘区语委的高度重视和杭州市语委的多次调研,打造成为杭州市颇具影响力的语言文化品牌,品牌影响力、关注度不断提升,尝试在全市推广运用。钱塘区,争取成为中小学生普通话水平测试试点区。

区语委办逐新蓄势争亮特色,提质赋能力铸品牌,在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语委组织的“一地一品牌”语言文字工作典型案例征集评选中,钱塘区教育局荣获“浙江省语言文化品牌单位”。在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语委组织的“一校一特色”语言文字工作典型案例征集评选中,钱塘区幸福河小学致力培育“幸福河里的幸福鱼”,荣获“浙江省语言文字特色学校”;听涛小学致力“听涛声·书风采·‘典’人生”,荣获“浙江省语言文字特色学校”。

继7月云帆小学荣获“首批浙江省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之后,钱塘区又获此三大奖项。四大荣誉的取得,钱塘区成为2024年浙江省语言文字工作荣誉大满贯(品牌、基地、特色学校)的惟一单位,得到省厅、市局领导的高度肯定和赞誉。

钱塘区语委办致力推进“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语言文字治理现代化,努力打造具有钱塘辨识度的语言文字工作体系,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更好地服务城市文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