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区司法局2023年度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4-01-24 09:17 信息来源:办公室
今年以来,区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钱塘区)创建工作,高质量完成《杭州钱塘新区条例》立法,创新开展增值化政务服务法治板块助企工作,“两高一低”专项整治成效突出,1500平方米的部级“智慧矫正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举办首届“钱潮杯”高校法治辩论赛和普法短视频创意大赛,正式启用“钱塘普法会客厅”,持续打响“高校普法联盟”品牌。现将今年重点工作和明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2023年重点工作总结
(一)聚势谋远,全面推进依法治区进程。一是强化全面依法治区统筹协调力度。组织召开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统筹推进区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7次,协调推动区委常委会、区人大常委会专题听取2022年法治政府报告。强化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力度,组织召开全区动员部署会,逐条研究制定责任分解表,确保督查问题整改到位。制发《2023年法治钱塘建设考核办法》,以条目化方式分解落实法治考核任务。二是高质量完成钱塘新区条例立法。推动全省首个省级新区地方性法规《杭州钱塘新区条例》立法,在法律层面为钱塘新区先行先试、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法治保障。该条例于2023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报道于新华网、浙江日报等多家媒体刊发。三是创新开展政务服务增值化法治改革试点工作。以“线上+线下”并行方式,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联动法律服务,着力打造“律师调查令一件事”等法律服务品牌。全年提供各类服务2912次,办结率100%。全省首推生物医药产业合规体系,编制《生物医药产业行政合规指导清单(第一版)》,梳理125项风险清单,该项目获批省级第一批重点产业合规指引立项。
(二)固本拓新,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一是推动政府法律事务规范化。成立区合法性审查中心,规范街道应用审查系统备案合同230件。制定《钱塘区政府合法性审查目录清单》,梳理五大类46项审查事项。完成各类合法性审查282件,合法性审查率达100%。二是强化规范性文件管理。加大规范性文件审查力度,强化流程指导,全面审查制定材料合法性,确保发布程序合法。截至目前,共审查规范性文件32件,制发政策解读率和备案率均100%,无纠错情形。完成8件涉营商环境行政规范性文件后评估。审查各类招商合同228件,提出各类审查意见932条。三是创新法治建设合规性年检。制定《钱塘区法治建设合规性年检试点工作方案》,召开全区启动大会,落实“7+3+1”(7个街道+3个部门+1家国有企业)扩面措施。梳理法治建设事项目录及《合规性年检重点事项清单》。创新提出合规性年检“335+X”工作法,构建审查-纠错-整改长效机制。各单位已完成阶段评查,发现问题254个,提出整改措施285个,完善制度99个。
(三)靶向发力,全面提升行政监督质效。一是深化复议应诉工作。设立行政复议“5S”助企工作站,帮助企业就近化解纠纷。2023年,共接收复议案件377件,同比上升108.29%。积极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成功调解136件,真正实现案结事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100%,积极参与庭审,实质性参与争议化解,全年共化解行政诉讼33件,调撤率40.47%。二是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组织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抽查执法案卷449件,集中评查88件,评选示范优案10件,制发执法监督通知书6份。开展行政执法专项监督问题清单大起底行动,整改问题26个。组织开展行政执法“公述民评”活动,选聘法治建设监督员15名,确定行政执法监督新闻媒体和行业协会联系点5处。全年累计申请、换发执法证376本,全区执法证持证率达83.8%。
(四)多方协作,全面构建普法立体矩阵。一是凝聚部门普法合力。巩固完善普法责任制,建立以案释法案例发布等四项普法工作机制,“钱塘普法会客厅”累计开展直播普法18期。会同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全区“八五”普法规划检查评估,推动“八五”普法落实落深。二是强化法治阵地建设。做大做强高校普法联盟,组织举办首届“钱潮杯”高校法治辩论赛、普法短视频创意大赛。创新开展校地普法“一街一品”培育活动,发布年度校地普法“一街一品”立项清单。高校普法联盟项目获评2022年度钱塘区政校企党建融合优秀案例。创设1个省级、8个区级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成功创建3个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三是提高公共法律服务水平。完成15家律所、212名律师年度审核。组织律师进社区解答法律咨询3358次,举办法律讲座52次,参与调解18次。组建“律企同行”法律服务团队,精准服务9大产业平台,建立网格122个,实现市场主体法律顾问全覆盖。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267件,实现市域通办率100%。
二、明年工作思路
(一)强统筹聚合力,奋力打造法治钱塘建设新高地。
一是优化依法治区工作现代化实践。对标对表全国法治政府示范市创建任务指标,补齐短板、强化弱项,推动法治工作再提升。全面贯彻落实《法治钱塘建设规划(2021-2025)》,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八进”活动。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最佳实践”培育。定期对接“两代表一委员”,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对法治建设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二是深化涉企法治服务增值化改革。坚持需求导向、精准服务,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系统梳理企业涉法高频需求,持续迭代涉企增值法治服务体系。结合钱塘区产业特色,继生物医药产业合规指引后,系统谋划推出新材料、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一批产业合规指引,建立产业发展涉法问题快速响应机制。三是强化街道法治建设专业化力量。深入推进街道法治化综合改革,细化目标体系、任务体系和考核体系,建立明晰的街道权责清单。探索建立法治人才库,以“枫桥式”司法所创建为抓手,同步推进司法所综合改革与街道法治化改革。
(二)严规范促提升,奋力开创法治政府建设新局面。一是有效提升行政决策规范化。严格落实《钱塘区重大行政决策源头治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深化重大决策目录化管理,完善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机制,有效提升重大行政决策规范化。以区合法性审查中心成立为契机,壮大审查力量,健全审查机制。深入推进街道合法性审查标准化建设。二是持续推进法治建设合规性年检。提级提能“335+X”工作法,固化及时审查、纠错、整改的良性循环,持续推进全方位扩容,实现“2024年区政府各部门、各街道、部分区属国企推行实施,2025年区级全覆盖”的目标。迭代提升年检成果,推动法治建设数字化应用。三是切实提升行政复议应诉水平。持续加强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积极发挥类案指引作用,制定高风险执法领域、高频执法事项规范的操作流程,健全疑难复杂案件集体讨论机制,完善复议听证室等硬件配套建设。深化行政复议诉源治理,聚焦征地拆迁等重点领域,深入剖析问题原因、督促整改。全面推进行政复议“5S”助企工作站延伸,主动帮助企业解决行政争议。四是提升执法监督工作力度。结合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裁量权基准管理等要求,精准把脉解剖影响规范执法的症结问题,提升监督检查精准性。通过案卷评查等方式,将专项整治成果转化为解决法治领域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常态长效机制。
(三)提质量树品牌,奋力激活公共法律服务新动能。
一是“高校普法联盟”品牌影响力再扩大。聚焦钱塘特色,深化校地合作、校企对接和高校普法志愿服务机制,充分发挥“一队、一团、一库”普法志愿服务作用,以组织举办比赛、沙龙等多种形式,将高校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普法动力,实现区校共建、共创、共赢。二是普法依法治理基层创造力再激发。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实施国家机关履职报告评议制度,进一步落实普法责任制。深度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工程,推动全过程、全领域、全生命周期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深化法治乡村示范建设,充分挖掘钱塘本土优秀法治文化资源,打造各具特色的法治文化“微景观”。三是法律服务行业建设保障力再提升。高水平推进法律服务行业党建工作,推进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引导法律服务人员依法依规诚信执业。健全律师执业状况评价体系,完善服务质量监督奖惩机制和内部管理制度。探索律所和律师行业扶持政策,积极搭建律师法律服务平台,提升律师队伍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