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文学新地标响起钱塘童声
发布日期:2023-08-31 18:06 信息来源:钱塘教育发布
8月29日,之江文化中心4家省级场馆启用,作为浙江文学新地标的浙江文学馆就在其中。
当天上午,出席之江文化启动仪式的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彦,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饶权,浙江省副省长胡伟,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刘洋,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艾伟等领导前往浙江文学馆参观考察。
正当领导、嘉宾步入浙江文学馆大厅之际,24名小学生缓缓从场馆各个角落聚拢过来,用吟诵、朗诵、歌唱、快板等形式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诗词快闪,生动演绎了白居易《忆江南》、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孟郊《游子吟》等经典诗篇,唱响了浙江文学馆启用的序曲。
孩子们的“诗词迎客”表演得到在场嘉宾的阵阵掌声。作为领队的钱塘区文联副主席、区作协主席沈小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浙江文学馆选这三首诗词很巧妙,展现出江南文脉的悠久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白居易和苏轼都是杭州的‘老市长’,而孟郊的《游子吟》则与浙江文学馆‘让作家回家’的主题不谋而合。”
这24名小学生全都来自浙江省最年轻的行政区——杭州市钱塘区。为了更好地助力这场文化的盛典、文学的盛宴,钱塘区教育局、区文联、区作家协会、区青少年宫等协同推进、精心组织,从文思小学、文海小学、学正小学3所学校挑选了24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学生们与区青少年宫张瑜等老师一起,放弃了休息时间,全身心投入到活动的彩排准备。期间还专门邀请浙江传媒学院廖炎教授现场指导。他们的辛勤付出与高水准表现,获得了前来参观的领导与嘉宾一致好评。
在现场,著名作家郁达夫长孙、杭州市富阳区文联副主席郁峻峰,以“郁达夫爷爷的文学故事”为主题,为同学们上了一堂妙趣横生的文学公益课。借由郁峻峰老师的细致讲解,同学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文学的源远流长与文化大师的激荡人生。
同学们和指导老师还一起参观了布展在浙江文学馆大厅,由浙江文学馆和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现代文学馆联合举办的《子夜》特展,有幸看到了茅盾先生长篇小说《子夜》的手稿原件。
“这些手稿历经炮火连天后仍然完整无缺地保存下来,连茅盾先生自己也叹为‘奇迹’,而今天的展出,也是《子夜》手稿第一次回到作者的故乡。”听着浙江文学馆馆长程士庆的生动介绍,同学们都感到“能参加节目演出很幸运,能在浙江文学馆亲眼看到《子夜》手稿原件更幸运!”。相信在他们的心里,文学的“种子”已经深深种下。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省级文学馆,浙江文学馆正式启用后,将为浙江文学在新时代的建设发展提供平台空间,通过系列精彩纷呈的文学盛宴,让民众与经典相逢,与名家相遇,感受浙江文学、中国文学、世界文学的巨大魅力。
与此同时,浙江文学馆发挥浙江文学院、浙江文学馆“一体两翼”作用,推动优秀文学资源向基层倾斜,助力地方文学事业发展,共同见证“诗画江南 活力浙江”建设,其中拟与钱塘区共同打造的“浙江文学院(馆)实践基地”将于9月份落地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