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区交通运输局2022年工作总结与2023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3-07-06 11:06 信息来源:钱塘区交通运输局 信息作者:
202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交通运输局严格按照“两个先行”的使命要求,着力攻坚共同富裕、稳进提质、除险保安、改革创新,奋力推进高水平交通强区建设。一年以来,交通运输局高质量完成区委区政府部署的各项任务,推动钱塘交通发展实现“六新”突破。
一、2022年工作成效和亮点
(一)抢抓重要机遇,交通强区建设取得“新突破”。
围绕完善综合交通规划体系。完成编制《钱塘区交通强区建设实施意见与行动计划》,深化完善《钱塘区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暨中长期公路网发展规划》《钱塘区中长期水运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为我区后续争创强国试点谋好篇开好局。围绕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陆续推动实现江东大道提升改造工程、钱塘快速路钱塘区段全线通车,累计建成路网里程1158公里,高速公路60.2公里,城市道路620公里,快速路48公里。S211头蓬快速路和G104国道杭州河庄至萧山衙前公路获初设批复,江东三路过江通道基本完成工可编制,加快推进杭绍甬高速公路、江东大桥过江慢行交通系统、红十五线(新世纪大道-观十五线)提升工程、红十五线改建工程(左十四线-观十五线段)等在建项目进度,全年重点保障下沙综合作业区、运河二通道、银海街(文海北路至文津北路)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完工。围绕打好亚运保障攻坚战。高质量完成入城口整治、道路“三化一平”、场馆交通组织等亚运重点保障工作,累计2次获“亚运攻坚”赛道示范引领。编制《钱塘区入城口环境品质提升设计方案》,完成下沙南、下沙入城口整治2个;编制《钱塘区迎亚运“两路两侧‘三化一平’”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累计整改完成市级问题点位26处,市级督办点位1处,排查问题点位6处,基本完成全区6条迎亚运快速路项目建设和16条亚运通勤道路整治;完成编制亚运场馆外围交通组织方案,持续做好交通保障工作。
(二)瞄准共同富裕,融合一体发展开创“新格局”
在“四好农村路”建设方面,出台《杭州市钱塘区“路长制”实施方案》《钱塘区公路养护管理办法》等文件,健全完善我区农村公路长效管理机制。以公路大中修、日常养护、交安维护为抓手,完成2022年公路大中修5条14.5公里,完成“围垦飞地”公路维修改建23条,桥梁改造3座,推动党农线提升改造获初步设计批复,全力打造钱塘地域特色“四好农村路”。在公交体系完善方面,完成新辟线路3105M、3199H2条,优化3176路、3169路、3155路等城乡公交线路8条,开通定制公交23条,其中学校求知专线19条,企业通勤线4条,超额完成市、区两级民生实事考核目标。完成地铁下沙江滨站“三网融合”治理,改造港湾式公交站5个,同步优化设置公交亭棚、站牌、标志等附属设施,强化公交配套设施水平。在交通拥堵治理方面,启动部署全区城市交通系统化综合治理“十大行动”,开展大学城北片区银海街西延通道建设,实施学正街23号路-沿江大道、文海北路-凌云街、文海北路-水云街交叉口等3个路口堵点治理,以点带面提升群众出行幸福感。大力推进云帆小学、东方医院、金沙印象城等一批综合治理项目,其中“云帆治堵经验”获省、市、区三级媒体宣传。
(三)坚持先行先试,交通数字化改革取得“新成绩”
围绕危货运输监管,牵头推进建设危货安全监管一件事平台,开发建设“信息整合系统”“监管预警系统”“联动处置系统”,打造跨部门联合监管应用,有力提升危货运输安全水平。建成我区首个危货专用停车场配合推进临江化工园区封闭化管理,保障园区危货运输监管。协同完善省厅“浙运安”危险货物道路运输智控平台,助力实现对危货人、车、户的实时、精准、全过程闭环监管”,严格落实危货运输企业色谱动态安全监管机制,全区9家危货运输企业前三季度均保持绿码状态。围绕疫情防控和保畅保供,推进钱塘货运防疫云上服务站建设,建设货运智控平台,有效提高货运通行效率。落实全国统一通行证机制,在全国率先开发货运防疫通行证系统,重塑货车防疫通行流程,实现企业办事“跑零次”,系统获得省交通运输厅认可,在全省推广应用,并作为数字化改革成果列入省级“浙运安”平台,成功入选省级“最佳应用”,相关经验做法获高兴夫副省长批示。围绕服务群众办实事,扎实推进电子证照全国互认,完成5类试点电子证照推广1.7余万本,新增和存量推广比例保持全市前列,极大方便从业人员。全面应用证照协同应用场景,实现一个部门变更同步市场监管信息,减少办事人员多部门跑。联合区公安部门,全面推广应用汽车维修电子档案,完成189家维修企业电子档案系统注册和对接,实现三类以上维修企业电子档案全覆盖。持续推广应用“浙里学车”APP,开展全流程监管,比对核查学车培训记录18万余件,与执法调度系统无缝衔接,减少人为干预经营导致的廉政全权隐患。
(四)聚焦稳进提质,助力经济发展迈出“新步伐”
在助企纾困方面,获取城市公共交通中央专项资金8000万元以及出租车“油改电”专项补贴资金约1700万元,落实公交、出租车增值税免征等措施。开展区内巡游出租车、公路水路运输行业防疫补贴资金发放行动,累计面向187辆出租车发放补贴70.2万元,面向419家公路企业发放资金327.8万元,面向200家水路企业(船户)发放资金55.2万元,有效缓解疫情对行业影响。在营商环境方面,实现26项行政许可、3项行政确认和29项备案事项网上办、移动办,实行“一窗受理、一次办结”,全面取消备案事项现场勘验要求,启用大件运输网上审批系统,提高办证效率。充分应用审管联动系统,实现窗口事前审批与执法事中事后监管的联动,联动核查58个备案件,全面落实“轻准入,重监管”理念。在重点物资保畅通方面,组建保供保畅专班,落实“白名单”制度等举措,全力确保供应链畅通。积极推进援沪物资中转站建设,设立深国际物流园区中转装卸货场地,制定《上汽零部件保供防疫工作应急预案》,全力以做好上汽零部件保供工作。
(五)坚守防控一线,平安交通建设经受住“新考验”
围绕安全生产方面,部署开展交通运输领域除险保安、护航二十大和公路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双百攻坚行动等,排查公路临水临崖点位12处,标志标线71处,完成2个市级挂牌点段治理,排查货运企业问题隐患126处,督促整改到位117处,查处超载超限案件7起,处罚金额4.8万余元,两客一危“三率”清零进展达100%。全面落实9家危货运输企业和13家50辆以上重点货运企业隐患风险排查治理双预防机制,每周督促企业开展隐患风险排查整改。开展寄递业反恐安保工作开展寄递业实名制和开包验视专项整治,累计检查网点34家次,排查整改问题隐患34处,配合交警部门开展寄递业电动三轮车整治。圆满完成春运、五一、国庆、金沙湖地铁渗水等各类节假日与特殊时期应急保障工作。围绕疫情防控方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坚决做好编组转运、入杭通道、货车服务站等疫情防控工作,不断优化“编组转运”工作机制,高效完成“8·16”“10·6”“10·8”等阳性病例风险人群大规模转运和全员核酸检测样本转运工作,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同时做好常态化核酸和隔离人员转运工作,实现转运畅通高效、全过程平稳安全,累计投入应急转运车辆1.76万辆次,转运人员5.8万人次、防疫物资1.86万份、检测样本169万剂,先后4次获登“疫情防控”赛道最佳实践。围绕信访维稳方面,全面摸排出租车、网约车、货车司机权益保障以及行业矛盾纠纷多发领域风险隐患,制定《杭州亚运会和亚残会钱塘区交通运输局信访工作方案》,积极落实开展积案清零、清单销号和源头清零,充分发挥上下协同、横向沟通等机制,有力处置11.6货拉拉全国大罢工涉稳事件,平稳处置驾考教育、伯牙网络等社会学车招生机构倒闭事件,增设公交线路及站点,充分保障潮闻天下业主出行权益,实现重点时段“零进京”,排查报送行业矛盾纠纷风险隐患7份,无相关重大风险隐患。全年累计收到信访交办件1465件,办结率100%,满意率高达98.3%,积极组织开展货运运费、学车学费、租车费、快递丢损等纠纷矛盾协调,为投诉人争取经济损失约300万元。
(六)坚定政治方向,加强自身建设取得“新成效”
在抓实党建引领方面。推进“一支部一品牌,一品牌一标杆”党建品牌创建工作,探索交通运输系统党建工作与交通建设、行业管理深度融合新模式,打造“心路同行·共富先锋”党建品牌。创新“党建+”模式,深化构筑“1+1+X”的党建工作体系,依托交通运输行业党委,组建行业党建联盟和十支党员服务队,探索建立“机关单位+行业党组织”共建结对工作机制,推出“红小五‘党建牵手’”工作制度,联动打造交通党建“红色联盟”,相关做法获“党建引领”赛道最佳实践。在完善队伍建设方面。编制实施年轻干部队伍建设“菁育计划”,选派多名优秀年轻干部到组织部、巡察办等部门挂职锻炼,开展“走村结社沉一线”、“入企助企三服务”等活动,实施科级干部“竞争上岗”选拔,全年提拔科级干部4名,着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在建设清廉单元方面。出台清廉交通建设实施意见,构建清廉交通建设工作机制,横向梳理全区15家部门“主体+监督”双责任清单,发布清廉建设36条,重点聚焦交通工程、综合运输、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等突出领域,深入推进1+6专项整治行动,累计查找并落实整改问题52个,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31次,成功创建2022年度钱塘区清廉示范样板“浙江传化公路港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打造物流行业廉政教育共享基地,以示范引领带动行业全面提升。
二、2023年工作思路
区交通运输局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牢“交通强国”建设这个方向,紧扣亚运交通保障这个重点,全面开展“交通迎亚运 服务大提升”行动,增信心、强统筹、压责任、补短板,全力打造“六个交通”,用实际行动书写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围绕“强基固本”,从严从实打造“清廉交通”。坚持政治引领,立足钱塘交通实际,全面全程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研训,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坚持团结带动,加强交通运输行业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推动交通运输行业党委规范运行,更好发挥对平台企业的政治引领作用。坚持整体建设,加强系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年轻干部的培养和历练和干部专业化能力建设,完善综合考核评价机制。坚持自我革命,用好“五用”工作方法,真正做到“干事”与“干净”一身,“勤政”与“廉政”一体;持续深入开展交通运输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纵深推进清廉交通建设,打造具有钱塘特色的“清廉交通”示范标杆。
(二)围绕“综合立体”,久久为功打造“便捷交通”。聚焦经济翻身仗,抓好重大项目推进,抓好有效投资,用好党建联建,形成推进合力。推进“补链强链”与“强港”建设,加快启动104国道河庄至衙前段工程、S211钱塘段等相关交通项目建设,主动对接杭州市创建货运枢纽“补链强链”计划,配合推进下沙港建成投用,全力保障集疏运通道完善。聚焦推进省市重大交通项目开工,强化资金、用地等保障,针对江东三路过江通道、104国道海宁许村至钱塘河庄段等前期项目,做到“一路一方案”,确保目标不折不扣完成。聚焦交通投资力度,围绕新续建综合交通项目16个,全力争取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投用,力争全年完成投资2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0%,全力跑出交通投资加速度。
(三)围绕“大战大考”,全力以赴打造“品质交通”。聚焦亚运攻坚仗,深入实施交通迎亚运·服务大提升专项行动,把握“赛前、赛时”两个阶段、“赛事、城市”两个维度,充分运用“五定”工作法,精心抓好建设整治、环境提升、服务提质、文明创建、测试演练等各项工作,确保工作落实到位。聚焦交通治理仗,以民生实事为抓手,充分发挥“十大行动专班”战斗堡垒作用,加快建设“四好农村路”,不断优化地铁接驳公交线路和城乡公交线路,一体推进“民选民评”堵点乱点治理,持续开展地铁、公交、慢行“三网融合”,不断提升居民出行的幸福感。
(四)围绕“数智治理”,科技助力打造“数字交通”。推动交通场景建设应用,推动公交数字化改革落地,完善地铁、公交、慢行系统的深度融合,精确服务群众出行;谋划推动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技术研究与试点上路,打造人、车、路、网、云、城市开放协同的创新示范生态。推进制度重塑流程再造,推进落实“数字打非”平台应用,大力推广非现场执法手段,积极探索数字化改革在“一超四罚”、“无证运输”打击、危险货物“全链条”监督、“非现场”执法等关键领域协同治理机制,以数治赋能行业监管效率;深化应用“互联网+监管”,探索建立与信用关联的监管机制,规范交通运输市场秩序。深化便民惠民服务举措,持续推进客货运输电子证照跨区域互认与核验,推进全行业“证照分离”改革覆盖,推动更多事项实现网上办、一窗办、就近办、即时办,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全省通办”。
(五)围绕“生态更好”,量质并举打造“绿色交通”。深入实施交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稳步提高交通运输车辆新能源化比例,加快公交车、出租车全部新能源化步伐,严格营运货车排放准入,加快推进老旧柴油货车更新淘汰;优化调整运输结构,依托运河二通道、下沙港建成投用,引导大件货物“公转水”发展。加大机动车维修行业M站建设力度,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治理能力;继续做好机动车维修行业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整治,严格规范危废收运。加大对在建交通工程的文明施工监管,防止施工扬尘、噪音及对周边环境的破坏污染,保持行业可持续发展。
(六)围绕“底线意识”,标本兼治打造“平安交通”。围绕全力护航亚运主线,进一步强化交通运输专委会领导,统筹推进平安交通创建各项工作,守好交通领域安全底线。全面落实交通运输工程建设、道路运输各子行业安全监管职责,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遏制道路运输安全事故上升趋势。突出危货运输安全监管,探索“行业管理+执法”的安全生产监管机制。加快交通应急保障基地建设,提升应急保障能力。优化完善信访受处理机制,积极化解行业矛盾纠纷。夯实企业平安建设主体责任,深入推进扫黑除恶工作整治,抓早、抓小、抓苗头,净化交通运输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