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区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3061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06-08 10:05 信息来源: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信息作者:
尊敬的唐浩代表:
您在钱塘区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加大对应 届毕业生就业留塘促进力度的建议》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钱塘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收到您的建议后,领导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对您的建议内容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其中加大对应届毕业生就业留塘促进力度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于3月24日上门听取了您对建议内容的诠释和补充,事后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了讨论,针对您在建议中的内容提出以下几点答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一直以来,钱塘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针对青年人才工作特别是区内区外的应届毕业生我们始终坚持要给予更多生活关照,解决其后顾之忧、助其专心干事创业,扎实培育“后浪”力量,优化钱塘人才生态,为钱塘区建设高能级战略平台、争创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时代样板贡献提供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撑。
一、基本现状
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不懈努力,青年人才招引稳中有进,人才队伍发展壮大。2022年,新引进35周岁以下大学生3.25万名。大创企业落地成效显著,人才平台效能不断提升。2022年,新增毕业5年内的大学生创业企业1050家。截至目前,全区已拥有5个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园、13个区级大学生创业园,在园大创企业635家、在园创业1184人;5家杭州市创业陪跑空间、20家众创空间、33家高科技孵化器、79家杭州市见习基地。加大政策补贴兑现力度,完善服务机制。2022年,通过亲清平台“云闪兑”申请高学历生活补贴4138万人,资金兑付3150.5万元;大学生创业经营场所房租补贴300家,资金兑付961万元;累计获批大学生项目资助826个、资金兑付6412万元,荣获杭州市大学生杰出人才27人,成功孵化了一批覆盖各行各业的大创企业;高校育才补助目前已调研区内高校毕业生数量,14所高校基本符合发放补贴条件,审核后逐步发放育才补助,以充分发挥区内高校“人才传送带”作用;重磅推出青年人才驿站,截至今年4月23日,三家驿站自去年7月份推出以来入住16244人次。
二、建议答复情况
针对您提的“统筹区企业与14所高校加强合作,为应届优秀的毕业生提供实习的机会,为人才留下来为我区企业所用抢占先机”,我们通过开展主题活动,以营造人才发展友好氛围。组织开展“大学生科技沙龙”、“钱塘·青春记忆”短视频大赛等人才活动,参与学生200余人,不断增进大学对钱塘的了解与认同。启动“钱塘校融·百家名企高校行”,征集企业各类人才需求3764人、各类技术合作需求88项,举办理工、工商等7场高校专场对接会,共计93家企业参与,促成用工招聘、实习实训、员工培训360余人。持续开展“创新驱动促转型、高校博士进企业”、“校企联动互访融通——高校专家走进企业”系列品牌活动,近三年累计推动高校博士入企服务500余人,促成校企合作项目500余项,累计促成横向项目金额5000多万,着力打通学校与行业企业人才的双向交流合作通道,促进校企资源共享、发展互惠。
针对您提的“针对市外的想到钱塘来就业的应届毕业生,免费提供短期5-7天的人才驿站,让这些初入杭州的大学生找到一个能暂时落脚之地,让他们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我们重磅推出青年人才驿站,于钱塘区地铁口附近精准排摸、评审优中选优选出驿站挂牌酒店,为来塘就业创业应届生提供最多七天免费住宿,累计16244人次。借助国省市区等各级媒体宣传报道,引导人才更好地融入我区新发展格局,扎根钱塘、奉献钱塘。
针对您提的“长期加大人才公寓的建设,筑巢引凤,真正把高科技人才引进进来,促进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我们正在谋划青年人才公寓,实地调研区内合适房源,为走出校园的大学生提供留塘“温馨巢”;同时,拟定青年人才公寓配租管理细则初稿。
钱塘区积极打造政策、人才、平台、资本和环境“五位一体”创业生态,全力打造全省产才融合示范高地。一是举办各类双创活动,加大创新创业氛围营造。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成长营、大学生创业成长营雏鹰班、大学生云聘会等系列创新创业活动,加大创业成功典型宣传,传播创业成功正能量。举办钱塘区第二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共吸引252个项目报名参加,决赛20个项目目前已有7个落地钱塘,3个待落地。二是聚焦青年人才引进,开展各类招聘活动。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各类招聘会,定向推送招聘信息,精准服务需求端和供给端,吸纳更多大学生留塘就业。2022年累计举办招聘会32场,推荐岗位1.9万个。2023年,已举办线上线下13场招聘会,面向大学生推出22334个岗位。同步开拓赴外招聘战线,于4月22日赶赴武汉开展“潮聚杭州·走近钱塘”高校行引才活动。通过政校企三方联动,实现了两地资源共享、互促共赢,合力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积极打造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合作机制,进一步拓展省外引才领域和渠道。三是深化产教融合,打造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发挥政府牵线搭桥作用,促进校企联动、产教融合,引导鼓励产业学院迭代升级,推广“订单班”、定向委托、“双导师制”等模式,强化产业人才联合培养。2022年推动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与美迪凯共建“美迪凯精密智造学院”,浙江理工大学与医药港共建生物医药现代产业学院,当前全区累计建成35个现代产业学院、企业订单班121个,其中省级重点支持产业学院11个,促成教育部认定产教融合项目337项。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后疫情时代”的第一年,经济形势依旧紧张的大环境下大学生就业创业环境不容乐观。钱塘区人社局紧紧围绕省、市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决策部署,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高质量打造“走近钱塘”品牌建设,在多方引才育才、提升创新创业氛围、抓好青年人才服务方面不断创新改良工作模式,为助力大学生留塘就业创业提供坚强保障。力争2023全区推出就业岗位5万个;举办各类招聘会30场以上;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万人;年新增大学生创业企业800家以上;引进35岁以下高校毕业生3万人以上。
一、多方引才育才,优化人才生态。一是依托“走近钱塘”品牌影响力,持续加大政府、企业、高校联合引才力度。持续开展和区内14所高校合作,召开高校座谈会,举办“走近钱塘第一课”系列活动,依托大数据管理提供公益性创业就业管理服务。配合高校帮助大学生建立成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的针对性,铺好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最初一公里”。二是开展各类招聘活动。结合企业需求,常态化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招聘会,同步开拓赴外招聘战线。充分发挥与湖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人才合作战略关系,围绕资源共享、标准共建,在岗位契合度、人才匹配度上先行先试、优先培养。继续依托省市高层次人才招聘会、国际人才交流大会、走近高校系列专场招聘会,持续引进博士和高校大学生,充实钱塘青年人才力量。三是落实大学生就创新政落地。结合招聘会活动、钱塘第一课,走近高校、园区开展政策宣传。开展高校育才补贴发放、成长型大创企业评选,加强人才引育、人才培养和人才发展导向宣传,结合亚运会等热点内容开展推广,建设高质量的就业创业体系。
二、抓好创新创业,实现人才可持续发展。一是进一步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增强国际化视野,重点发挥国内大学生、海外留学生创业大赛成果,促进项目落地;发挥明星园区和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大创园、成长型企业评选,创业之星、杰出人才等;举办2023年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大学生创业项目无偿资助评审、青年成长营,提升创新创业实战能力和综合素质,创新理念与创业精神。二是筑好大学生留塘“温馨巢”。优化青年人才驿站服务方案,继续为大学生“走近钱塘”提供7天免费住宿。为留钱塘区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提供1-3年区内租房保障,给他们提供最实际的帮助,缓解他们初入社会时的焦虑和压力,让青年人才公寓成为新入职大学生踏入社会的“钱塘第一站”,形成独特的“后大学生时代”宜业钱塘模式。三是建设大学生就业创业综合体。在学林街1288号原杭经开人力资源市场的基础上改建。装修重组后将具备人才交流、技能人才招聘、一站式就业创业服务、人才之家等功能,成为服务高校和社会、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示范平台与宣传窗口。
三、做好引才平台建设,提升人才服务。一是数智助力人才服务配套。以数字化改革破解人才发展难点堵点,打造人才工作重大场景应用,积极推进智能语音AI机器人项目,提供个性化有温度的数字化提升服务;继续完善“宜业钱塘”平台和“人才云图”全方位服务体系、持续更新“亲清在线”。根据人才新政不断调整和更新系统,严格落实资金拨付程序,加快资金拨付进度,让人才资金尽早发挥效益,真正让人才享受政策红利一键智达、一键易达、一键速达。二是抓好产业平台和创业企业的纽带联系。充分运用六大产业平台产业优势,强化企业发展方向和钱塘主导产业发展的互动对接,将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兴农业等区内特色产业,与大创青睐的文化创意、互联网服务等方向相结合,壮大留塘企业阵容。三是加强人才宣传力度。加大各类人才政策宣传推广,同时加强人才引育、人才培养和人才发展导向宣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通过宜业钱塘网站、公众号、相关平台和街道多渠道开展宣传,共同为钱塘区产业发展和人才引育留,提供公共优质的正面宣传,积极助推钱塘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时代样板。
感谢您对人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杭州市钱塘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年 05 月 2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