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区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3025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06-08 10:00     信息来源: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访问次数:

尊敬的王慧贤代表:

您在钱塘区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关于推进产教融合以打造“钱塘智造”》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是关于“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建立专业化人员培训机制。通过产业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改善用工环境吸引就业人群。”的建议。近几年,钱塘区坚持党管人才,立足新发展阶段,先后出台了《关于建设“人才特区”打造才智高地的意见》(钱塘委办发〔2019〕53号)和《杭州市钱塘区关于聚焦人的现代化打造英才高地的若干举措》(钱塘区委人〔2021〕1号),通过优化钱塘人才生态,培育多元人才队伍。2022年钱塘区人社局围绕“劳有技能”和技术工人共同富裕目标,深入实施“金蓝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全年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8928人,新增技能人才9134人,新增高技能人才4423人,新增技师和高级技师772人。目前钱塘区技能人才12.3万人,占产业工人比重达40%;高技能人才5.5万人,占技能人才总量比达45%,位列杭州市前列。为了深入推进技能人才培养、评价及使用,着力构建以行业企业为主体、职业(技工)院校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我区等级认定备案企业70家,已经开展认定的企业41家。同时鼓励开展校企合作,现区内格力电器、硕格智能、吉利汽车等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办班,以订单式培养为企业输送高技能人才。2022年,钱塘区为推动共同富裕示范样板建设,从技术工人群体出发,创新打造“钱塘技工”数字化应用,其中“成长成才”上线蓝领成才、学历提升、技能培训、补助兑现等功能模块,集成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杭州市公共实训基地等10所高校、13家培训机构、49家企业和5个行业协会的技工教育资源,按照学历、技能等不同提升类别,在用户端定期发布包含专业、工种、开班规模等内容的教育培训信息,钱塘技工可在线选择心仪学校和培训科目,有力提升技能人才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下一步,我区将继续聚焦全区主导产业,探索创新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助力打造全省产才融合示范高地。完善技能人才紧缺职业(工种)目录。全面深化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建设,推进职业技能等级“新八级”制度。着力“共同富裕”,进一步巩固“钱塘技工”数字化应用成果,做好迭代优化,做精做优高校毕业生和技术工人公共服务省级试点。继续深化技能提升行动,推进技术工人薪酬分配指引工作,扩大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的企业家数和发证人数,探索数字技能人才培养计划。

二是关于“强化人力资源服务,建立劳动力供需监测预警平台。通过强化人力资源服务、提高劳动者权益保障力度来吸引劳动者,运用好互联网平台,为企业招工提供更大支持力度。”的建议。2023年一季度,我区已组织举办“招贤纳士开门红,宜业钱塘奔共富”、春风行动、春季系列等各类招聘21场,提供岗位2.69万个,达成意向3500余人。除市区密集开展招聘活动之外,宜业钱塘、属地街道社区就近就地云聘再延续,同时利用好浙里人力资源、浙里就业、钱塘技工、钱塘发布、区人力社保公众号、企业人资微信群等平台,全面铺开线上宣传,进一步为区内企业提供稳定的、持续的招工渠道,目前企业招人情况形势良好,未出现大缺口补员情况。继续实施劳动关系“和谐同行”三年行动计划,对重点企业开展薪酬调查评估和用工监测,全区规上企业网签电子劳动合同基本覆盖,严防劳动关系领域出现系统性风险,促进企业依法规范用工,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下一步,区人社局将牢牢稳住就业“基本盘”,坚持“政府+园区+企业+市场+高校”模式。搭好平台开展各类招聘会40场,组织企业参加区域性招聘活动。继续落实每月定期报送制度,明晰企业岗位需求清单,摸清园区企业普工、技工需求,争取在各类媒体上有效发布用工需求,逐步筹建零工市场以及新型人力资源产业平台,拓展钱塘品牌的曝光率。市场主导,有效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帮招积极性,鼓励人力机构与企业开展劳务合作,继续开拓云贵川甘蒙等区域的人力资源基地。同时赋能钱塘第一课的感情牌,归集矩阵的资源库,加大区内优质企业的宣传力度,为引才留人做好铺垫。

三是关于“由政府主导,学校与产业聚集区共建,实训基地直接建在产业聚集区内,企业深度参与基地的建设与运行,让实训基地的人才输送可以根据市场的新设备和新技术实现动态调整的建议。钱塘区集聚了14所高校、25余万在校师生,具备较好地开展区校合作、产教融合基础和条件。其中,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共有6所以技能型、应用型教育为主,各有所长且各具特色,并与钱塘产业发展方向有着高度紧密联系,在人才共育、资源共享、产教融合等领域存在合作契合点,是钱塘技术工人提升能力的核心平台。一方面深化产教融合,创新协同育人模式。发挥政府牵线搭桥作用,促进校企联动、产教融合,引导鼓励产业学院迭代升级,推广“订单班”、定向委托、“双导师制”等模式,强化产业人才联合培养。2022 年推动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与美迪凯共建“美迪凯精密智造学院”,浙江理工大学与医药港共建生物医药现代产业学院,当前全区累计建成35个现代产业学院、企业订单班121个,其中省级重点支持产业学院 11 个,促成教育部认定产教融合项目337 项。另一方面强化人才引擎,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联动西企东迁、西研东产等产业协同机制,拓宽区校合作路径,区校合作共建高校产学研联盟,引导支持高等院校高层次人才“走出校门”、企业高层次人才“走进高校”,推动高校与企业的人才在技术研发、人才合作、项目申报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持续开展“创新驱动促转型、高校博士进企业”、“校企联动互访融通——高校专家走进企业”系列品牌活动,近三年累计推动高校博士入企服务500 余人,促成校企合作项目500 余项,累计促成横向项目金额 5000 多万,着力打通学校与行业企业人才的双向交流合作通道, 促进校企资源共享、发展互惠。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在以后工作中多提宝贵意见。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予指正。 


杭州市钱塘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年5月29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