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区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3005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06-08 09:53    信息来源: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信息作者:

尊敬的陈敏之代表:

您在钱塘区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关于新形势下构建校政企合作机制,打造"钱塘国际学生创新创业联盟"的建议》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总体情况

钱塘区坐拥浙江省内最大的高教园区,共有14所高校,拥有较为丰富的留学生资源,是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目前各高校已将大学生双创作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任务,校内外联动的创新创业体系基本形成。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不懈努力,青年人才招引稳中有进,人才队伍发展壮大。2022年,新引进35周岁以下海内外大学生3.25万名。大创企业落地成效显著,人才平台效能不断提升。2022年,新增海内外大学生创业企业1050家。

(一)紧盯合作共赢,着力推动加强区校合作。积极对接区内14所高校创业学院,推广市区两级创业政策,召开高校招就部门负责人座谈会,推动高校智库的构建,加强高校、政府、企业的良性互动。2022年,已培养海内外大学生创业者1537人。一是实施人才联合培养工程。推进“产业工程师”计划,引导高校瞄准产业发展,政校企三方共建产业学院。钱塘区与浙江工商大学共建的浙工商跨境电商学院,致力于打造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跨境电商精英人才,学院面向“一带一路”招生,年均招收进100余名留学生。学院采取校企双元育人的新型 Co-op 学践融合模式,实施全员参与科技竞赛和创新项目制度,近两年获得了“全球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大赛”“考拉海购 TV 爬树”等国家级学科及创新创业大赛奖项9项,省级竞赛获奖10项。二是实施双创陪跑工程。打通“科协社团-创业学院-创业导师-创业大赛”陪跑链条,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创业园-特色小镇”校内外育孵空间。启动青年双创成长营,组建“钱塘伯乐”导师团,已纳入元宇宙、柔性智能装备等前沿领域专家850名。举办“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世界青年创新创业论坛等活动17场。成功创建国家、省级大学生创业空间12个,康赛检测等“挑战杯”大学生创业竞赛金奖项目落地钱塘校友之家。

(二)紧盯双创氛围,积极举办各类双创活动。启动长三角高校双创联盟,积极举办钱塘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钱塘赛区)、世界青年创新创业杭州成长营雏鹰班、精英班、强鹰班,加大创业典型宣传,引流双创

尊敬的陈敏之代表:

您在钱塘区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关于新形势下构建校政企合作机制,打造"钱塘国际学生创新创业联盟"的建议》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总体情况

钱塘区坐拥浙江省内最大的高教园区,共有14所高校,拥有较为丰富的留学生资源,是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目前各高校已将大学生双创作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任务,校内外联动的创新创业体系基本形成。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不懈努力,青年人才招引稳中有进,人才队伍发展壮大。2022年,新引进35周岁以下海内外大学生3.25万名。大创企业落地成效显著,人才平台效能不断提升。2022年,新增海内外大学生创业企业1050家。

(一)紧盯合作共赢,着力推动加强区校合作。积极对接区内14所高校创业学院,推广市区两级创业政策,召开高校招就部门负责人座谈会,推动高校智库的构建,加强高校、政府、企业的良性互动。2022年,已培养海内外大学生创业者1537人。一是实施人才联合培养工程。推进“产业工程师”计划,引导高校瞄准产业发展,政校企三方共建产业学院。钱塘区与浙江工商大学共建的浙工商跨境电商学院,致力于打造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跨境电商精英人才,学院面向“一带一路”招生,年均招收进100余名留学生。学院采取校企双元育人的新型 Co-op 学践融合模式,实施全员参与科技竞赛和创新项目制度,近两年获得了“全球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大赛”“考拉海购 TV 爬树”等国家级学科及创新创业大赛奖项9项,省级竞赛获奖10项。二是实施双创陪跑工程。打通“科协社团-创业学院-创业导师-创业大赛”陪跑链条,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创业园-特色小镇”校内外育孵空间。启动青年双创成长营,组建“钱塘伯乐”导师团,已纳入元宇宙、柔性智能装备等前沿领域专家850名。举办“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世界青年创新创业论坛等活动17场。成功创建国家、省级大学生创业空间12个,康赛检测等“挑战杯”大学生创业竞赛金奖项目落地钱塘校友之家。

(二)紧盯双创氛围,积极举办各类双创活动。启动长三角高校双创联盟,积极举办钱塘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钱塘赛区)、世界青年创新创业杭州成长营雏鹰班、精英班、强鹰班,加大创业典型宣传,引流双创资源汇聚。由我区筹办的2021年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成功吸引108支团队,其中18个项目已落地钱塘区。举办第二届钱塘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共有252个项目参加,项目涵盖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文化创意等多个赛道。

(三)加快落实国际学生到企业勤工助学、实习实践、创新创业的签证办理措施。针对留学生申请勤工俭学签证,该项已对接上级出入境部门,上级也正在研究推进相关可操作的细则。优秀外国留学生创新创业签证,需符合相关条件:外籍留学生必须具备浙江省高校毕业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者是本科及以上学历,符合教育主管部门认定的优秀留学生标准。同时由政府其他部门前置审核认可其创新创业项目。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我们将继续在打响钱塘人才品牌、探索平台建设模式和突破提升可持续服务上赓续前行、开拓创新,通过深入推进“杭帮彩”服务机制做优做强钱塘人才工作。

(一)踔厉奋发,在打响“走近钱塘”品牌上再发力。一是抓实“走近钱塘”系列活动。通过各类创新创业活动,依托大数据管理提供公益性创业就业管理服务,提升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的针对性,铺好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最初一公里”。二是做好人才政策与时俱进。升级钱塘区往届生生活补贴政策到2.0版本,探讨以青年人才公寓的形式,打造青年人才留塘“温馨巢”。在加大各类人才政策宣传推广的同时,也要加强人才引育、人才培养和人才发展导向宣传,结合亚运会等热点内容开展推广,建设高质量的就业创业体系。三是筑好见习平台助力校企共赢。持续宣讲大学生“钱塘第一课”就创指南,将学校教学阶段融入企业,明晰区校合作指引,促进校企专业结合,鼓励海内外大学生通过见习走近名企,就业钱塘、创业钱塘、置业钱塘。

(二)汇聚力量,在平台建设模式上再探索。一是建立国际人才信息共享平台机制。以数字化改革破解人才发展难点堵点,继续完善“宜业钱塘”、“人才云图”全方位服务体系,持续更新“亲清在线”。设置国际人才求职专区,创建校、政、企在国际人才需求信息的共享平台。扩大国际学生的实习实践渠道,实现区域企业国际人才的扩容。二是抓好产业平台和创业企业的纽带联系。充分运用六大产业平台产业优势,强化企业发展方向和钱塘主导产业发展的互动对接,将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兴农业等区内特色产业,与大创青睐的文化创意、互联网服务等方向相结合,壮大留塘企业阵容。

(三)深化机制,在提升可持续服务上再突破。一是打造以优秀海内外大学生为主的青年英才生态。增强国际化视野,重点发挥国内大学生、海外留学生创业大赛成果,促进项目落地;发挥明星园区和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评选创业之星、杰出人才等;举办2023年钱塘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第八届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提升创新创业实战能力和综合素质,创新理念与创业精神。二是加快与优化创业政策兑现。积极落实大学生政策,优化充实“宜业钱塘”智慧化数字平台,加大平台使用热度,破解项目申报、审核、现场勘验难题,使申报兑付更便捷。

感谢您对人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杭州市钱塘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年5月29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