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区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3078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06-26 09:36 信息来源:区发展和改革局
陶小乐代表:
您在钱塘区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关于钱塘区工业园区人口就地城市化的建议》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为适度扩大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与区域分布,加快创新创业人才集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持续推动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人口与资源环境相适应,我局牵头编制了《钱塘区“十四五”人口发展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并于2023年3月印发实施。
该《规划》贯彻全龄友好理念,健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基于钱塘区争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时代样板的需要,进一步明确“扩中”“提低”“一老一小”等重点工作的落实要求,全面摸清大学生、技术工人、农民、老年人、婴幼儿等重点群体的人口底数,将共同富裕的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群众;基于打造高能级战略平台人口导入区的需要,形成了与“7+2”产业平台体系相匹配的劳动力人口结构必须重点关注流动人口,结合我区66.9万流动人口中占九成的劳动力人口,构成劳动力人口的精准画像,实现劳动力与产业发展的高效匹配;基于由开发区向行政区职能转型的需要,钱塘区常住人口平均年龄32.5岁,以全市最年轻的行政区姿态,补足公共服务配套短板,实现职住平衡,全面掌握人口分布、厘清重点群体、明确发展重点。如针对下沙区块人口分布集中、江东区块人口集聚缓慢,尤其是前进、临江街道人口分散的情况,提出加快建设示范产业邻里社区,加速江东区块人口集聚,促进人口均衡分布;针对就业人口职住不平衡的问题,提出打造产业邻里社区便利化、品质化生活场景,促进就业人口职住平衡;针对加快推进人口城镇化的现状,提出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针对九成流动人口为劳动力人口的实际,提出加强人口数据统计,提升积分应用水平,推动新市民社会融入。
一、阶段性工作情况
一是统筹规划,下好“一盘棋”。以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区为目标,编制完成《钱塘区教育设施布局规划(2021-2025年)》,根据对钱塘区2035年的人口数据预测,进行教育设施布局,重点梳理十四五期间的教育设施建设计划。近两年,钱塘区不断加大基础教育设施的投入,有序推进教育项目建设,确保布局规划落地。2021年开竣工25所中小学(幼儿园),2022年开竣工19所中小学(幼儿园),满足钱塘区含产业工人在内的常住人口子女入学需要。以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区、管理型城区为目标,开展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以及单元详细规划等16个项目的规划编制工作。根据目前方案,前进单元规划人口未来将达到4.3万人,配套服务设施用地55.9公顷。临江单元规划人口未来将达到3.15万人,配套服务设施用地35.2公顷。重点开展临江工业邻里中心项目,该项目计划于今年9月底前完成前期相关工作,并进行开工建设,预计施工时间为36个月。计划配套蓝领公寓总套数为3042套,其中单身宿舍2009套,家庭套间1033套,解决临江工业园区企业职工住宿的问题,改善产业职工生活条件。
二是聚焦短板,织密“一张网”。助力钱塘区产业发展主线,积极服务外来人口,补齐医疗设施短板,推动浙一医院钱塘院区建设项目落地,该项目计划于10月开工;加快义蓬社卫中心迁建工程,计划今年主体结顶。完善商贸网点,金沙湖周边已经集聚龙湖金沙天街、下沙银泰百货、金沙印象城等多个全国知名品牌商业;东沙湖周边江东天街、宝龙城市广场开业,两大核心区的集聚效应已初步显现;优化社区商业建设,针对各个街道商业业态进行规划定位,指导各街道根据规划及现状,对邻里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等模式进行推广,引导集镇上的夫妻老婆店、小卖部、小餐饮提升品质;通过商贸专项政策,引导全区全家连锁便利店、物美超市在各街道社区推广布点,完善社区商业配套,弥补江东片区商业短板。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加快区内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建设,目前临江街道已建成街道图书馆、文体中心,计划于今年投用临江佳苑城市书房,现已完成装修及相关设施配置。
三是数字赋能,打好“一套拳”。抓好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博士后高端人才服务、青年人才招引、创业人才培育等四类人才工作,深入推进“杭帮彩”人才服务机制,依托“宜业钱塘”服务平台,创新打造“钱塘技工”数字化应用,围绕“成长成才”“关心关爱”“融在钱塘”三大主题。把企业参与作为改革的着力点,构建政策兑现的“命运共同体”,设立“员工成长示范企业指标体系”。构建企业高质量发展、员工收入增长的“命运共同体”,激励企业建立立体式员工晋升发展体系,开辟横向跨专业发展、纵向逐级提升等通道,开展能级工资集体协商,新增技能等级晋升、技能竞赛获奖激励等议题,鼓励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开展企业“家”文化等暖心活动。深入实施博士后倍增计划,加速博士后高端人才产才融合;确定人才公寓房源,用好青年人才驿站等平台保障青年人才在钱塘就业创业的生活和工作需求;强化“政府+企业+高校”联动机制,大力推进大学生就创中心、双创导师联盟等平台构建,全面落实创新强区、人才强区首位战略,构建招才聚才“强磁场”。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是高频次开展入企宣讲工作。发动各部门、街道、平台,组成政策宣讲团下基层、进企业活动,实现人口政策、产业需求、服务内容现场宣讲,政策疑问现场咨询。利用浙里办等网络服务平台,以在线智能答疑等方式,实现各类政策精准推送,提高公众对政策的知晓度。重点加强落户杭州以及流动人口居住证办理、居住登记等相关政策宣传,做好劳动力人口就业、创业等政策解读,进行图文并茂的宣传引导。发挥媒体优势,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短视频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新型自媒体,及时有效开展信息推送,为钱塘区有关政策实施和规划落地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二是精准化摸清人口统计底数。加强人口信息队伍、人口服务队伍和人口管理队伍建设,完善以人口普查为基础,以人口抽样调查为主体,以多部门行政记录和网格化管理信息为依托,以人口大数据分析为补充的年度人口统计体系。重点梳理确定工业园区具体范围,依托浙江省常住人口登记管理系统摸清工业园区人口底数,并对特定时间段内人口迁入趋势进行分析;依托流动人口居住管理系统掌握工业园区内流动人口实时数量以及未来流动人口数量变化趋势,以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数据为住宅、商业、娱乐、餐饮、菜场、教育、卫生、文化设施等城市规划建设做好数据支撑,持续探索建设人口均衡型城区。
三是全方位落实规划编制任务。联动区发改局、区公安分局、区教育局、区人社局、区社发局、区卫健局等相关职能部门,以“部门协调+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为机制,进一步明确分工,细化任务,推动相关工作分解落实。高度重视人口发展、教育提质、公共服务设施增量等工作,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和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人口发展政策体系,共同推进钱塘区打造育儿友好、儿童友好、青年发展、老年友好服务保障型城区、智慧管理型城区建设。
杭州市钱塘区发展和改革局
2023年6月1日
(联系人:蒋燕利 联系电话:89535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