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版入口
退出老年版

思政课怎么上?他们来支招

发布日期:2023-06-12 11:46    信息来源:钱塘新区报

2022年底,下沙中学、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附属学校作为共建单位,被列为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共同体建设试点。钱塘“红潮”大思政工程推进会现场,不仅有这两所学校的校长展示他们的实践成果,还邀请了两位教育界专家学者作分享发言。四位专家代表分别从大学、中学、小学三个层面,从理论基础、方法路径等不同角度,结合优秀案例,为钱塘推进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教育提供了理论思路和实践经验。

教育部概论课教指委委员、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渠长根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本质上应以人的品德发展的阶段性为基础,以大中小学学段为经,以思政课程的要素(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为纬,形成一个纵向衔接、横向贯通、螺旋上升的全学段思政课程体系。这样才能使思政课各要素的一体化变得无缝衔接,让学生们学习思政更具连贯性和延续性。

钱塘区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围垦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钱塘人奋发图强、敢闯敢拼。

我认为区内各学校可以协调优秀的历史、语文老师开门办学,鼓励特色探索和多形式、多元化的表达,“结出”学生和老师共同栽培的成果。这类共建共享、系统集成的思政课教研系统,将大大加强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思政教育资源建设。以此为蓝图,我希望到2025年,中小学思政课的关键地位将进一步强化,充分激发出学校的思政课堂活力:优质课程资源更加丰富、实践教学深入开展、思政课教师队伍专职化专业化水平明显提升、“大思政课”体系更加完善、评价机制基本健全的思政课。我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这样的思政课,定将落实在每一所大中小学的校园中。

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统编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主编  王习胜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是对党和国家多年持续探索的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深化和升华。将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提升并聚焦到具有主阵地、主渠道地位的思政课一体化是时代的要求。

在我看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从“素质教育”取向的“科学思维”,到“科学思维”训练的“立德树人”,是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我认为,要进一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首先要强化党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领导;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开展建设,与学科知识融合起来,让具体的学科知识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要注意“破”“立”结合,在“破除”那些错误的偏颇的思想认识的基础上,“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承上启下,结合不同学段学生认知特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扣紧、扣牢每一环节,与时俱进,努力实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附属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  魏强

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附属学校以“求源启慧”为办学理念,运用“成长型思维”理论,创新建立了梦想课程体系,进一步激发学生活泼的生命力和学习力,通过“种梦+圆梦+释梦”的模式,实现梦想课程的大思政一体化教育目标。

大思政教育“梦想课程”,如钱塘“红潮”中的一朵浪花,要为孩子们点亮一盏照见未来的心灯,在心中种下一颗梦想的种子,让脚下充满坚毅前行的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附属学校还探索建设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场域共同体,先后和浙江理工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等高校建立党建共同体,推进思政一体化建设。浙江理工大学连续三年来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浙江财经大学体育部师生来校开展体能与意志训练;浙江警官学院开展学生国防教育;建立启帆幼小教育联盟体,打通校园壁垒,策划构建大中小十二年的习惯、体艺技能等核心素养一体化培养路径等。

梦想课程也是创新思政课的一次有益尝试。我认为,在推动钱塘“红潮”大思政工程建设中,要进一步丰富思政教育成长空间;拓展思政教育实践路径;提升思政教学育人水平。

杭州市下沙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  童永圣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是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出的新的重要决策部署。

杭州市下沙中学创建于1965年,是全国射箭重点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全国体教结合师范学校、浙江省现代化学校、浙江省精准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学校……下沙中学以“至善”为学校精神,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致力于把“善”根植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求真、向善、至美成为孩子们一辈子的坚守”。

作为一名中学校长,我认为,中学思政教育的教育形式既要基于课堂,也要高于课堂;教育内容要突出本土特点,深挖本土资源,让思政教育“潮”起来;教育评价更要抓住学生不同年龄段特点,进一步完善教育评价体制,重点培养学生以“家国情怀”为核心的思政教育素养。

未来,下沙中学将继续立足本土特色,发挥课程育人价值;构建精品课堂,挖掘思政教育资源;组织德育活动,培养至善至美少年;汇聚八方力量,形成协同育人格局,为我区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贡献力量。(记者 徐红燕 施诗)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