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版入口
退出老年版

浙江省首届孤独症脑神经研究暨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研讨会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3-04-07 17:15    信息来源:钱塘特教

2023年4月2日是第16个“世界孤独症关注日”,主题口号是“关爱孤独症儿童,关注与支持孤独症人士的照顾与专业工作者”。正值此际,浙江省首届孤独症脑神经研究暨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研讨会于3月30日至31日在杭州市钱塘区成功举办,旨在推进孤独症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更好地帮助孤独症孩子接受教育、康复和技能培养。

此次研讨会由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浙江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浙江省神经科学学会孤独症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杭州市钱塘区启智学校、杭州市钱塘区月雅河小学承办,浙江省神经科学学会、杭州市钱塘区残疾人联合会、杭州市钱塘区教育局指导。

07.jpg

为了深入开展对孤独症儿童的实践研究,为高校开展孤独症儿童的基础研究提供更多基础依据,推动临床医学对孤独症儿童的康复干预工作。浙江省神经科学学会确定了首批“浙江省孤独症脑科学研究实践基地”。许均瑜副教授宣读“浙江省孤独症脑科学研究实践基地”确认文件。随后,由罗建红教授、董晓虹教授、周煜东院长为乐清特殊教育学校、嘉兴特殊教育学校、金华特殊教育学校、衢江特殊教育学校、温岭特殊教育学校、钱塘启智学校授牌“浙江省孤独症脑科学实践基地”;由余永林医生和竺智伟医生为浙江省康复医疗中心和宁波市橄榄树儿童康复中心授牌。

赵小飞女士从基本情况、工作进展、工作的总结与经验、年度工作安排方面详细介绍了孤独症科研专项基金项目。这既让在场所有人感受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也推动了孤独症研究的科学化发展。

多名教育及医疗工作者进行了有关孤独症研究及实践工作的经验分享。杭州市钱塘区启智学校校长蒋辉军、乐清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叶圣海、丽水市特殊教育学校主任谢潇冰、浙江康复医疗中心儿童康复部主任朱晓、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医师李晨曦分别以《特殊教育是高尚的服务》《十五年,我和孤独症孩子的对话》《医教结合背景下基层特殊教育学校孤独症康复实践分享》《融合背景下儿童康复机构的挑战与应对》《应用行为分析技术在孤独症的应用实践分享》为题,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就医教结合、教育康复等方面分享了孤独症研究及实践工作经验。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博士徐佳露和华南师范大学脑科学与康复医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博士王馨分别作了题为《孤独症干预的循证实践》的临床医学主题报告和《关于孤独症我们究竟了解什么?》的基础研究主题报告,引导大家科学、全面、专业地看待孤独症儿童及孤独症教育康复。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教授王辉作题为《融合教育中基于评估的自闭症学生课程与教学调整》的教育康复主题报告,共同探讨如何提升融合教育中孤独症儿童的教育质量,以提升融合教育质量。

与此同时,会场外还有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竺智伟医生和余永林医生、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的刘艳医生,一同为钱塘区内的特需儿童家长提供咨询服务。

在课例展示环节中,岑笑含、方倩、罗建明三位老师分别以《春天的公园》《它们都会跳》《我会跳——纵跳》为题,展示了个训课、集体课、小组课相互关联的三节教学录像课,并现场说课。随后,金琦钦博士从教学目标的适切性、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教师教态和语言的专业性等方面进行点评。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