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孩子们的欢乐“编织展” 一个学校的“劳动实践周”
发布日期:2023-12-29 10:56 信息来源:钱塘发布
编织是我国的传统手工劳动技艺,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并世代相传的智慧结晶。最近,在杭州市实验外国语学校的校园里,一场来自孩子们的劳动课编织展,将学校内的蝴蝶广场装点得格外热闹。
“这是我的作品,使用的材料是竹子,我把它们编成了一艘小船。”三年级的徐同学介绍道。色彩斑斓的小提包、创意十足的编织画,圆滚滚的编织球……编织展上的作品式样多变,色彩丰富,体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每天都吸引着一大批在校师生前来欣赏观摩。
据了解,这一场编织展是杭实外以“纸线竹藤指尖绕,经纬交织编新作”为主题开展的劳动周活动的一部分。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成长特点,学校为每个年级的孩子都准备了独一无二的编织主题,如一年级的“编织色彩”,四年级的“‘兜’到网里来”,五年级的“足够精彩”等等,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利用劳动课的时间动手制作编织作品,并最终在校园内进行集中展示,这不仅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了非遗项目的魅力,更促使学生树立了劳动观念,锻炼劳动能力。同时,在展示作品的过程中,还让大家感受到了收获劳动成果的快乐。
重视劳动教育,助力学生成长。一直以来,杭州市实验外国语学校践行着“成绩与素质同时抵达”的理念,在学生素养类课程的创新与开发中巧思频出。“生活三十六技,劳动第一技”,除了必要的“劳动周”活动外,作为学校众多素养开拓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劳动课也是培养学生劳动兴趣,体悟生活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通过每周设置一节的劳动课,引导学生参与必要的劳动实践如叠被子、整理衣柜、摆放物品、洗短裤袜子等,贴近学生生活场景,并以“未来生活我创造”为主题,培育孩子们的劳动素养,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劳动的美好与快乐。
未来,杭实外将继续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上奔跑前行,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有趣、有意义的学习环境,以全方位的劳动实践课程,激励学生全面发展。(记者 蔡依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