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才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3-01-09 11:34 信息来源:区统计局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精神关键之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统计局紧紧围绕党政工作中心重心,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全面落实中央、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和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围绕人才统计工作,紧盯人才统计短板弱项问题,认真做好人才资源数的统计调查工作,扎实推动区人才统计工作开展。
一、履职情况
(一)坚持党建统领,提高人才政治素养
我局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坚持人才工作正确方向,不断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全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精神,提高政治站位。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争当“两个确立”的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示范引领者,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认真开展“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以提高执行力建设为重点,开展全局大讨论,打全面提高机关内人才作风效能建设。。
(二)坚持素质培育,打造统计队伍
1.多方面锻炼人才。联合区委组织部举办风鹏大讲堂之统计常识专场,联合区经信局、区商务局举办经济条线科级干部能力素质培训班,对街道、平台、企业分层分类组织开展业务培训、集中轮训,合计培训2000余人。今年全局累计参与疫情防控工作130人次,隔离点长期驻点人员8人次,亚运保障组2人,从各方面对人才能力进行了锻炼。
2.多举措提升力量。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及相关配套制度规定。积极做好1名雇员的晋级晋档工作。在区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下,新进1名党政储备干部,3名参公编制人员,1名雇员,商调1名公务员,推出2名参公编制人员招考,充实我局干部队伍的专业力量。
3.下功夫培养人才。我局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工作,通过各种日常工作中对人才的能力进行综合性锻炼提升。今年统计局有一名雇员通过竞岗成功竞聘为科长;宋国泉同志荣获优秀助企员,获得企业高度好评。新进党政储备干部、参公编制人员进行初任培训,学习公务员行政管理、行为规范等知识,提升个人能力。
(三)严格把控数据质量,做好人才统计工作
根据市统计局返回的人才资源数显示,2021年我区每万名从业人员拥有人才资源数为3584人,人才数17.08万,其中党政人才0.18万,农村实用人才0.38万,社会工作人才0.11万,经营管理人才4.93万,专业技术人才7.27万,高技能人才4.21万。我区人才情况存在以下趋势:
1、人才资源总量及全市排名提升
根据市统计局测算,2021年我区全社会就业人数47.65万,人才资源总量17.08万人,每万名从业人员拥有人才资源数量3584人,同比增长6.3%,增幅位列全市第3位。人才密度位列全市14个区县(含名胜区)第8位,相比去年提升2个名次。
2、六支人才队伍人才资源总量不同程度增长
和2020年相比,我区2021年人才总数同比增加1.26万人,增幅为8.0%。各类人才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人数增长最多的是专业技术人才,同比增长0.84万人,增幅最高的是社会工作人才,同比增长37.5%。
3、高学历人才比重稳步增长
从2021年四上单位从业人员学历情况看,我区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12.3万人,同比增长7.9%,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大学本科学历和大学专科学历三类人员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中专及高中学历以下人员17.3万,同比下降4.4%,中专及高中学历和初中及以下学历两类人员均有不同程度减少,从业人员学历得到提升,结构进一步优化。
为做好人才统计工作,我局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一)落实主体责任,提升统计合力。由于企业三类人才数取自劳动工资报表,而劳动工资报表指标中涉及人员数量、学历、职业类型、工资总额等指标,需要企业人事部门、财务部门的协调配合,考虑到企业实际情况,我局特意编制《致单位负责人的一封信》,通过“亲清钱塘”转发给各企业单位负责人,希望通过企业领导的协调,统计员能更加及时、准确、完整的上报报表,确保数据质量。
(二)多层次开展业务培训,做到培训全覆盖。今年以来,我区共开展了10余场劳资报表培训会议,对区内18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分行业进行了线上培训;召开3场线下培训会议,培训非一套表年报样本单位200余家;召开街道、平台统计员业务培训会议2场,重点讲解了人才指标的含义。下发了《职业分类与代码表》和《专业技术分类表》,帮助报表单位确认从业人员是否属于人才及各类人才的分类。
(三)严把数据质量关,搞好数据质量核查工作。印发了《钱塘区统计局关于开展年度统计数据质量检查工作的通知》,通过重点核查,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区内200余家企业进行数据质量检查,区统计局复查企业40余家。对于检查反馈的错误情况,区统计局要求各街道、平台督促企业及时整改,并及时上报落实情况。要求各街道、平台在企业QQ群、微信群中及时转发相关报送要点、注意事项,不断提高数据质量。对核查中暴露的问题及发现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整改,并以点带面,举一反三,倒逼企业进一步规范统计基础,有利于更好防范统计数据质量风险。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虽然我区在劳动工资统计工作上开展了大量工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
(一)人才总量偏低、分布不均衡。
2021年,我区人才总量为17.08万人,占全区从业人员比重为35.8%,低于全市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每万名从业人员拥有人才资源数3584人,与滨江6587人和西湖5145人存在较大差距。
(二)技能人员比例庞大,高技能人才占比偏低
2021年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年报显示,我区32.90万从业人员中拥有技能人员14.64万,占比44.4%;高技能人员1.64万,占比仅为5.0%。究其原因,一方面受产业布局影响,我区一直以来是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主,一线员工多、劳务派遣人员多,高层次人才比例偏低;另一方面,建筑行业因行业周期性工作特点,工地员工流动性大,对人才的使用更多考虑短期使用,而忽略长期培养,导致建筑业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员比重只有6.2%。
(三)统计基层基础薄弱,数据质量有待提高
一是区统计局力量配备不足。我区现有劳动工资报表单位2000余家,但仅1名工作人员负责,且身兼数职,工作压力大,也给数据质量埋下隐患。二是街道平台力量有待加强。各街道平台对人才资源数统计重视程度不够,人员配备与其工作量严重不匹配,且专业素质不高,对报表不钻研,仅能承担催报工作不做数据审核,个别街道甚至催报工作都未开展。三是企业统计人员不稳定。企业内统计人员地位不高且变动频繁,甚至部分企业财务外包,同时人才资源数出现在劳动工资报表的年报中,一年仅需报送一次,致使统计人员对统计指标理解不深不透,部分企业统计员责任心不强,随意报送数据,屡教屡错。
三、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我局将紧紧围绕区委工作部署,对照人才工作要求,持续深入做好人才统计各项工作,为全面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提供坚实的统计支撑。
(一)加强统计业务指导,确保人才应统尽统
三支人才队伍(专业技术、高技能、经营管理)数据主要以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年报为依据。因此做好年报培训是人才资源统计的基础保障。我局将加强对街道平台和规上企业及规下样本单位统计专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同时,针对部分重点企业要做好跟踪服务,实行一对一、点对点的精准指导,确保人才数量应统尽统。
(二)强化宣传检查,进一步夯实基层统计基础
一是要加强宣传,通过会议,平时短信、qq、微信等方式,宣传统计法制,提高基层单位对人才统计工作的认识和重视;二是加强数据检查,进一步探索、创新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体系,加强数据质量检查,增加实地走访检查覆盖面,做到长期性的走访检查,增强与企业统计人员的沟通交流,确保统计数据质量。
(三)各部门协同合作,共同推进人才高质量发展
人才资源不仅包括企业的三类人才,还包括党政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需要几个主管部门通力协作,才能共同做好人才资源数的有效提升。经信等企业主管部门要加大对企业指导服务,做好企业培育;深入开展人才惠企政策的宣传解读,做好政策落实;鼓励企业探索建立技能等级与薪酬水平挂钩制度,对高技能人才实行技术创新成果入股、岗位分红等激励方式,稳定提高收入水平,激发技术工人学技能强素质、凭技能提待遇的愿望。总工会要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搭建平台加强产业工人职业培训,提升职业技能水平,鼓励产业工人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人社局要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对技能岗位工作人员进行职称评审和技能鉴定。税务等部门可以探索对高技能人才占总用工比重较高的企业予以相关政策倾斜,以此鼓励企业优化用工结构。
(四)强化统计政治担当,争做听党指挥的奋斗者
加强组织建设,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按照党的二十大对党的建设新部署、新要求,全面推进机关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提升思想政治水平,增强履职本领。紧紧围绕区委中心工作,以服务提升、质量提升、能力提升三大工程为抓手,自觉在统计高质量发展中找准坐标。严守政治纪律,锻造清廉队伍。加大法治宣传力度。通过各类培训会、法治宣传月、宣传视频等途径,加大对全区统计系统和企业统计人员依法统计依法治统培训宣传力度,强化“底线”“红线”“高压线”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