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区退役军人事务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3-01-09 14:39    信息来源: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202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全面贯彻落实省、市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紧紧围绕“让退役军人获得感成色更足”总目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奋力谱写钱塘区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

2022年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深入开展“七聚力”攻坚行动,实现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奠基启新、稳步发展,退役军人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不断增强。

(一)聚力扎根“党建引领”,政治站位不断提升。强化党委统筹部署,专题召开区委退役军人暨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推动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运作。扎实开展学习教育,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组织开展专题研讨15余次;组织“戎宣团”进校园、进村(社)、进部队宣讲活动20场,多维度展现退役军人活力风采。坚持将“规矩”挺在前,规范“三重一大”议事规则,引导干部职工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二)聚力完善“体系建设”,服务保障提质增效。构建钱塘特色老兵码健康养护智慧服务应用场景及数据驾驶舱,截至目前通过医保预警、死亡预警、失业预警,分别完成走访反馈295次、9次、897次;钱塘区老兵码申领率达73.72%,暂列全市第一,崇军商家入驻2000余家,增量暂列全市第一。推进服务站点提升,目前已成功建成区级服务中心(站)118个,其中区高校退役军人服务站1个,实现“三级服务”保障体系全覆盖。打造站点特色品牌,区级服务中心与区科协共建打造国防和军事科学科普基地,下沙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围绕围垦历史,积极挖掘红色资源,获评浙江省“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浙江省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先进单位”;河庄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融合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打造书法文化为特色的退役军人服务品牌。

(三)聚力夯实“双拥优抚”,特色关怀纵深推进。优抚保障到位,2022年累计发放优抚对象抚恤补助2798人次、680.34余万元;优待证申领发放到位,今年累计发放优待证5744张,优待证申领发放率位列全市第一。双拥模范区创建到位,建立军地“双清单”制度,开展拥军支前工作队伍演练,送文艺演出到驻区部队3场,送各类图书1000余册;社会化拥军到位,开展“千业万店爱国拥军”活动,成立“拥军联盟”,推进2个社会组织、100家企事业单位和部队结对共建;走访慰问到位,走访慰问部队21次,走访慰问困难退役军人等共计13000余人次,累计发放慰问金(品)150余万元,悬挂“光荣之家”光荣牌265张;特色关怀到位,与邵逸夫医院、华数电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退现役军人家庭提供优惠服务;通过向国家档案馆申请,为义蓬街道老兵赵锦焕找回1956年毛主席在接见解放军公安军积极分子代表会议上的集体合影。

(四)聚力推进“烈士褒扬”,红色血脉接力赓续。开展祭扫活动,重大节日开展“向烈士敬献花篮”纪念仪式,领导带队开展现场祭奠6次,约有26000人参与“云祭扫”活动。开展走访慰问,区领导带队对我区14名烈士遗属进行走访慰问,与区教育局对接,协调1名烈士子女入学问题。开展红色教育,组织我区部分参战参试老兵到萧山衙前农民运动纪念馆参观并开展座谈;组织“感恩·尊崇英烈进校园”宣讲会 12 场,向 3000 余名学生宣扬英烈事迹。

(五)聚力狠抓“权益维护”,涉稳环境和谐安定。推进政策落实,积极开展“法律政策落实年”活动,举办退役军人法律政策培训、专题讲座等学习活动20余场次。推进除险保安,制定《钱塘区退役军人事务系统除险保安百日攻坚行动方案》,开展2次专题部署,化解一起微信群煽动非法维权事件、一起群体性上访事件。加强部门联动,联合相关部门,建立矛盾化解联动机制,定期分析存在的风险,解决合理诉求17人次。截至目前,在全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率先完成积案化解工作。

(六)聚力提升“就业创业”,退役安置保质保量。提升安置质效,共接收退役士兵111人,做好9名营以下军队转业干部、1名退役士官、3名随军家属的安置;落实技能培训,组织退役士兵参加适应性培训141人,参训率达100%,参加职业技能培训92人。开展就业帮扶,举办钱塘区退役军人线下专场招聘会5场,定向招聘退役军人社工3批次24人,开展退役军人就业援助走访566次,为退役军人提供就业咨询1236次。优化创业环境,在杭州大学生创业园开设“钱塘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基地”,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创新创业大赛,为退役军人创业提供浓厚氛围。

(七)聚力强化“示范引领”,先锋模范不忘初心。开展典型选树,评选区级“最美退役军人”10人、“最美拥军人物”6人,荣获市级“最美拥军人物”1人、市级“最美退役军人”提名奖1人。打造志愿服务品牌,打造“钱塘老兵”品牌,建立117支志愿服务队伍;在杭州市首届“泰隆银行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我区选送项目获金奖1个、优胜奖1个;全区服务站实现“轮值站长制度”全覆盖,全区轮值站长人数811人,结对退役军人2452人。鼓励投身社会治理,鼓励退役军人积极投身基层工作,目前全区32名“兵支书”、120名退役军人社区干部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生力军作用。

二、2023年重点工作计划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钱塘区“全面展现高能级战略平台的政治担当”目标,努力打造退役军人“钱塘品牌”,切实提升服务“精准性”,为开创钱塘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新局面贡献力量。

(一)推进“体系建设”,基层基础实现“新突破”。 

一是护好“老兵岗”,强化党建引领。强化党员管理,做好退役军人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工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最美系列选树活动;开展“老兵永远跟党走-红色宣讲“活动,提升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发挥模范作用,倡导退役军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提供志愿服务。二是提升“老兵家”,打造特色站点。推进站点建设,持续推进服务中心(站)创建工作;打造特色品牌,打造全区“1+7+N”网络体系,积极打造“一站一品牌”服务站;拟建设企业服务站1个,为在退役军人提供个性化服务。三是关心“老兵事”,壮大社会支持力量。优化机构设置,推进协会成员纳新和关爱基金筹集;立足走访慰问,扎实开展救助帮扶和走访慰问活动;延伸困难帮扶,强化健康管理等“六大服务”延伸,鼓励更多的社会组织投身关心关爱退役军人工作中来。

(二)擦亮“崇军名片”,双拥褒扬展现“新作为”。

一是争创全省首批“双拥模范城区”。拟通过悬挂双拥公益广告牌、各类大屏幕播放双拥宣传片,营造崇军拥军浓厚氛围;完善硬件设施,拟修建约2000平方“双拥主题”公园,厚植双拥底蕴;拟培育“同心圆双拥社区”7家,举办“共续军民鱼水情”“服务亚运红色联盟”系列活动,落实部队服务保障工作。二是用好阵地引燃“红色引擎”。寻找“红色记忆”,邀请老兵讲述红色故事,用微视频记录老兵红色记忆;拟征集史料并举办“红色文物展”;开展“红色宣讲”,为全区中小学生讲述党的历史、英雄的故事。三是落实英烈褒扬纪念。运用“感恩·尊崇英烈进校园”宣讲会等方式,对全区19名烈士进行多维度宣传;开展“烈士公祭”“云祭扫”等系列主题活动;关爱烈士遗属,拟开展“最暖关怀送烈属”健康管理活动10场,切实让烈士遗属感受“钱塘温暖”。四是丰富特色社会化拥军举措。组织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开展“拥军支前 物资先行”“心系三后 情暖军营”等关爱活动,丰富部队文化活动和物资保障;常态化开展“军民心连心”走访慰问,拓展共建活动,不断提高军人的获得感;打造“崇军商家一条街”,拓展商家覆盖率,选树“崇军示范点”,助推退役军人优惠不断升级。

(三)紧扣“稳定精准”,服务保障取得“新质效”。

一是着力维护安全稳定新态势。拟持续深化开展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维稳攻坚行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极端事件;建立舆情研判队伍,重点关注网络挑头煽动群体访的预警;坚持重点关注重点群体的动态,拟开展区局领导“走访谈心”活动,确保思想平稳。二是切实加强优抚优待服务保障。强化基础保障,对特殊困难群体开展就业帮扶、困难慰问等服务;夯实精准帮扶,开展“帮扶军人心连心”活动,形成帮扶精准的新局面;建立困难退役军人需求清单,实现服务退役军人全区覆盖。三是大力发挥示范引领新担当。深入志愿服务,充分发挥117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的服务作用,加快扩展志愿服务队伍;推进“轮值站长”制度,新增百名站长,积极引导退役军人投身基层治理。

(四)瞄准“共同富裕”,创新发展形成“新格局”

一是就业创业开拓“新”途径。拟开展“退役军人职技教育大赛马”系列活动,加大从退役军人中招录社工的力度,拟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6场,完善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招募退役军人创业者30人成立创业导师团队,支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二是接收安置保证“高”质量。健全完善“阳光安置”,举行退役士兵返乡欢迎会,实时跟踪服务,全面跟进掌握退役军人安置就业满意度,确保安置工作的“最后一公里”畅通无阻。三是数字化改革凸显“用”功效。推行“互联网+退役军人健康管理”模式,跟踪反馈到位;拓展“码上医疗”,探索“一对一”全程陪诊模式;推进“老兵码”申领和崇军商家提质扩面工作,切实为老兵提供优惠服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