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钱塘分局2022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3-01-19 16:25    信息来源: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钱塘分局    信息作者: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杭州建设世界一流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加快推进之年。这一年,在区委区政府及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的坚强领导下,我局全体干部职工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和相关要求,围绕既定的发展战略和制定的工作目标,统筹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扎实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突出规划先行,奋力绘写“一带两城”蓝图。

以“产业高端化、城市国际化化”的产业新城为发展定位,积极引导城乡空间布局,擘画钱塘发展蓝图。一是加强规划统筹管理。牵头制定并印发《杭州市钱塘区规划委员会工作规则》,健全规划议事决策机制,共审议重要规划项目和重点区块设计方案32个,有效提升了规划工作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二是聚力“三区三线”划定工作。完成四轮试划并上报自然资源部,方案已于9月30日获部批复启用,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最大限度争取发展空间。三是开展重点片区城市设计。围绕“一带两城”,协同推进东部湾新城和江海之城城市设计,方案均已完成区级层面审查程序;完成青西三路站TOD方案市级层面审查;协同市交投集团完成高铁新城概念规划及核心区城市设计中期成果、钱塘站建筑设计方案中间成果。四是推进控规修编工作。坚决打赢详细规划攻坚战,城镇单元围绕核心区块编制,乡村单元围绕乡村振兴开展,开发区单元方案已通过市级规划项目专题会审查程序待上报市规委办会议,开发区西单元已完成市规划资源局编制中心技术审查程序。五是完善重点领域专项规划。启动雨污水、农村居住空间、农村产业空间等专项规划,积极提升功能配套。

(二)突出要素保障,全面推动经济稳进提质。

以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为导向,增存并举破解空间要素瓶颈,保障重点项目落地。一是积极筹措要素指标。通过全市“开门红、开门稳”赛马激励活动、盘活挂钩、存量土地处置等筹措指标3003亩。二是全力筹措耕地占补平衡指标。1、从江山、龙游跨市调剂入库耕地数量600亩、水田规模1100亩、粮食产能660000公斤;2、强化自行垦造,制定《钱塘区土地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垦造耕地(含旱改水)约819亩,质量等级提升约1.13万亩。三是大力推进用地报批。全面梳理急需用地项目88个约4258亩,目前已上报78个项目3003亩。四是有序推进征地工作。启动头蓬快速路等征地项目79个3729亩,已完成68个3437亩。五是积极向内挖潜。全面超额提前完成市“三块地”降存控新任务,其中批而未供完成5726亩,完成率211%,供而未用完成7122亩,完成率124%;低效用地再开发3500亩,完成率116%。低效工业用地盘活与存量建设用地盘活等其它工作任务均也提前超额完成。

(三)突出项目落地,加快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

以优质项目为重点,扎实推动土地出让,做好发展动能迭代升级、城市品质越级提升的空间保障。一是全面优化产业用地供应。合理编制“三个计划”,着力推进云上服务,全面落实“703020”,截至目前,共出让工业用地38宗3016亩,有效保障重大项目落地,完成市下达年度出让任务的158.7%,出让量占全市出让总量近三分之一,位列全市首例。同时强化标准厂房供应力度,共出让13宗1109亩,出让量占全市标准厂房出让面积65%,位列全市首位。二是全力推进经营性用地出让。紧紧围绕全年出让目标任务,区领导亲力亲为,充分运用大型推介会、点对点上门等举措积极推进招商工作。截至目前,共出让经营性用地10宗515.4亩。

(四)突出严格监管,切实守牢自然资源底线。

以自然资源保护为核心,严守耕地红线。一是严格落实耕地保护。1、全面推进田长制和耕地智保建设应用工作。出台钱塘区田长制文件,落实区街道村社三级田长和一线村级巡查员,合计227人。耕地智保应用场景建设全面建成,耕地监控覆盖率达71%,为全市最高,并完成应用场景下沉,全面融入街道级综合治理场景应用。2、积极打造“3+X”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样板。河庄全域报部试点项目已完成省市区三级审查,已申请报部立项备案,所涉及的土地整治、农业产业、水利设施项目等均已开工。3、全面推进永农集中连片整治“百千万”工程。杭州市首个永农集中连片整治乔司“万亩方”工程已全面竣工。2022年度新启动“千亩方”工程3个,合计达1.1万亩。二是扎实推动执法监察。 1、积极落实“大综合一体化”执法下沉。已安排6人下沉街道,全面配合推行“一支队伍管执法”,因地制宜开展日常执法监督。2、聚力推进卫片执法。共核查图斑2522宗,在市局多次抽检中,整改图斑通过率达100%,列全市第一;在土地督察问题整改进度晾晒中,多组数据名列前茅,其中国家卫片整改率全市第二,市级卫片全市第三,2021年部土地督察问题图斑整改率全市第三。

(五)突出数字化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以进一步提升企业和群众的满意感和获得感为出发点,深化改革,争先创优,全面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一是持续深化国土空间治理改革。1、聚焦登录率、意见建议数等重点考核指标,加快推进省域空间治理平台贯通应用,力争打造全省“最佳节点”,在“数字政府”空间智治改革中位居全省第五。2、充分发挥钱塘地缘特色实际深化场景应用,强化与市规划资源局行政审批处的合作对接,深化“土地码”改革试点,构建钱塘“资源智治”数字化改革特色应用场景,并作为优秀案例上报至省委改革办。二是不断提升不动产登记质效。落实无感考核要求,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推进工业项目“三零发证”全市领跑。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